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可怕的蓝筹
本报评论员:孙健芳赵娟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孙健芳 赵娟 北京报道
  似乎是一场合谋——投资者不约而同地脱掉老的PE估值“眼镜”,换上高度数的PEG估值“眼镜”,于是,市场有了再创新高的理由
  似乎是一场合谋——投资者不约而同地脱掉老的PE(市盈率)估值“眼镜”,换上高度数的PEG(动态市盈率)估值“眼镜”。
  于是,市场有了创新高的理由——4000点、4200点、4300点……8月3日,上证指数又冲破4500点关口,由于估值体系的调整,更多机构表示近期看到5000点。
  但推动股指上涨的股票越来越少,蓝筹股成为4000点之上主要的做多动力。不管是散户、公募,还是私募,各路资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开始挺进蓝筹,市场从全民炒股进化到全民炒蓝筹阶段。
给上涨一个理由
  市场在大幅震荡中不断创新高,但股市的暴涨和暴跌都不在机构们考虑之列。
  因为,“指望股指下跌,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恢复到正常的估值水平,这个办法是不可行的,”华富基金在周报中指出,“牛市的格局不允许这样的大幅调整,广大投资者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那么,吹大市场的泡泡,让机构和市场主动承认越来越高的市盈率水平。“此办法也经不起推敲,与我们倡导的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方式是截然相反的。”华富基金再次进行否决。
  “回过头去,我们在2006年6月的1600点左右、2006年底2800点左右,以及现在4000点左右都有泡沫的争论,但是牛市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中信金通证券分析师于步越说,“所以市场仍然会继续上涨。”
  但前提是为股市的上涨找到一个理由。
  回到2006年,机构看好股市有很多是宏观因素,比如中国经济长期看好、人民币升值等,而现在,如果你还在基金公司谈论宏观调控与股市关系,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就会嗤之以鼻,“哼,我们只关注企业。”
  的确,从目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上市公司业绩给市场上涨提供了足够的理由,1-4月份,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数值在40%左右,1-5月份仍然保持在40%多。
  但机构投资者看得更远,目前机构给出的企业盈利预期在30%-70%区间,不少机构甚至将2007年企业中期业绩增幅上调至80%、90%以上。
  有了企业盈利预期还不够,市场还须摘掉老的估值“眼镜”。
  PE(市盈率)估值已经过时,大家要心照不宣、步调统一换上高度数的PEG(动态市盈率)估值“眼镜”。
  在2007年初,在题材股、概念股火爆时,很多机构表示,国内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经高企。而现在,在蓝筹股价疯狂飙升、拉动股价上升的时候,我们听到很多“与全球市场相比,国内估值不高”的说法。
  所以,问题不在于股价的高低,而是谁掌握了估值标准,标准又是什么!
  机构们新宠爱的PEG(动态市盈率)真是美妙的工具,透过它来看A股,昂贵的股价瞬间变得物有所值,以下有个好的例子。
  如果按照2006年的业绩,目前沪深300的静态市盈率在40倍左右,全市场的市盈率在50倍左右,这样的标准,买任何股票,在全球市场看来都算贵的。但使用一下PEG(动态市盈率)后,因为沪深300指数2007年、2008年的业绩增长46%,26%,则目前沪深300指数2007年和2008年的动态市盈率分别变成了26.4倍和20.9倍。
  “这样,从全球主要市场的PEG比较来看,仅仅俄罗斯与印度股市的PEG比中国要低,而其他市场PEG都要高于中国A股市场。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仍然是合理的。”上投摩根在报告中指出。
  既然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合理,就有理由把股指看得更高,天治基金认为未来市场很可能重复2007年初调整后的走势,而一个私募基金人士表示,“未来一个月,我们可以看到5000点。”
  可怕的蓝筹
  股指缓慢上涨符合大多数投资者对股市的期待,而且,让机构们欢喜的是,蓝筹股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5·30”之后,市场的个股走势开始分化,这次分化是以蓝筹股高歌猛进、非主流蓝筹股的原地踏步或下跌为特征的。6月之后,钢铁、房地产、煤炭、金融、电力、煤炭等板块的蓝筹股轮动上涨,推动大盘持续拉升。
  现在,市场的上涨和下跌是“成也蓝筹、败也蓝筹”,例如8月1日市场大跌是由于蓝筹股的集体调整所引发的,而随后一天的强势反弹也是由蓝筹股上涨所致。
  在5月25日印花税率政策出台前,上投摩根提出,小市值股和概念股的炒作将得到收敛,大盘蓝筹股和二线蓝筹股借此契机将重新获得投资者的关注。
  当时的理由有:一是根据国际经验,大盘蓝筹公司在各国股票市场的主升浪中都担当了主要角色,中国也不会例外;二是大部分蓝筹公司的利润增长均来自于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改善;三是在经历了上半年题材股鸡犬升天的炒作行情后,蓝筹股的估值优势开始显现;四是A股上市的蓝筹股绝大部分是服务于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内需型公司,将充分享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好处。
  现在,二线蓝筹已经被很多机构抛弃,机构一致唱多“核心蓝筹”,它也被称作“一线蓝筹”,“什么是蓝筹,也就是一个行业里面的前几名。”中信金通证券分析师于步越给出判断。
  “不涨的绩优股根本就不是绩优股,涨才是硬道理!”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可怕的蓝筹
  本文所版面
【第 17 版:钱与投资】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