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龙
火车缓缓驶向西方,几个小时后看到矮小的山坡、乡村、窑洞还有石榴树,临到西安,窗外闪过的先是一条河,这条河即“长安八水”中的灞河。
1300年前,李白在灞河边怀古忧时,写下“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彼时的灞河“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现在,这里跟其他城市没有什么不同,河边密布工地,悬挂着诸如“以全新理念构建和谐企业,靠科学管理打造精品工程”的各种标语。
随着大唐王朝的寿终正寝,被外邦人称作“东方天堂”的西安,无限辉煌和荣光也随风飘逝。而近几十年间,西安愈加犹豫徘徊于发展与保护的两难境地,皇城的背影愈行愈远。
2005年,西安开始实施了一项名为“唐皇城复兴计划”的项目,该项目估算投资500亿元,具体内容包括取缔城墙内的部分高层建筑,保护及恢复传统街区等,试图还原西安历史原貌。现在,一项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项目被提出,这个项目将把唐大明宫遗址区变成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
大明宫,道北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史学家公论,大明宫是长安城中最宏伟壮丽的宫殿,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它是贞观八年初,太宗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避暑而建,后逐渐成为唐王朝200余年间的统治中心,宫内的殿堂约有50余座。这座宫殿发出的指令曾经演绎着万国之都的繁华盛景,使长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国际性大都市,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集大成者。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只用了四个字评价这座宫殿:空前绝后。
如今这里没有宫殿,被西安当地人称作“道北”,意即火车道以北。一则关于这片区域的笑话曾在西安广为流传:在西安南郊高教区,居民见面问好往往是,“你娃考上没”,而道北的居民见面问好,则是“你娃出来没”,即询问对方的孩子从监狱放出来没;又有说法,“宁住城南村,不住道北楼”,皆以形容道北的贫穷和混乱。
道北的当地居民人均年收入基本在4000元以下,一度垃圾乱堆,乱搭乱建的收购废物的棚子,来自全国各地的小贩搭的小作坊,当地居民随意盖的小房子,甚至猪圈羊舍鸡窝等都杂陈其中。权威的数据是,西安全市棚户区面积300多万平方米,道北一带就有200多万平方米,占到总数的2/3强;这里还有11个城中村。
西汉时期,道北地区曾是长安都城和灞上咽喉之地的缓冲地带,且是通向中原的必经之地。隋时,有方士向杨坚进言,此地龙首塬有真正的龙脉龙穴,山上有帝王之气,依照《易经》之说,杨坚开始在龙首塬南坡兴建宫城。盛唐,政治枢纽之地大明宫坐落于此。元时,马可波罗曾描述说:“这里曾是帝都,现在依然幽静美丽,这里有一座安西王宫,宫观华丽,油漆绘画,用金叶、银叶和无数大理石装饰。珍禽异兽徜徉其间。”元代以后,这里逐渐变成了荒草漫地、村野零落、阡陌纵横的务农之地。
道北的现状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1935年,陇海铁路正式通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山东、安徽、河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广大难民和青岛、上海、武汉等地的工商业者,沿着陇海铁路大量涌入西安。他们的落脚点多是道北,因为那里是下火车后最方便栖息的地方。道北几乎是一夜之间棚户林立。
眼下,大明宫遗址区的保护改造和周边的商业开发已提上日程。脚下的路可能就要消失了,即使存在,路名可能也要改了,久居道北的70多岁的王老太说:“搬了好,以后不用再走泥路。”
长安,西安
“在中国,十年历史看深圳,百年历史看上海,千年历史看北京,五千年历史看西安。”前国民党中央政策会执行长曾永权在访问大陆时曾发出如此感慨。
“那时候,世界各国人都到西安学说陕西话”,西安一家茶馆的老板抖着报道大明宫的当地报纸幽默地说。在中国,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市民有西安人这样的历史自豪感,十三朝古都,数不尽的光荣历史,繁华春梦。他们善于缅怀历史,对过去念念不忘,然而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全国各大城市GDP统计数据显示,西安当年实现GDP1450亿元,排在全国第38位,这个数字仅相当于山东的东营、济宁或者浙江的台州、嘉兴等一些东部二线城市,略相当于成都的60%,不及重庆的一半。当年西安的GDP增速为13%,陕西省发改委一位主要领导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说:“经济增长的速度仍不理想,和全国相比,跟西部地区相比,速度仍然不理想。”
2007年,重庆、成都获批国家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陕西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张宝通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西安的发展已经落后于重庆和成都两个城市。”“为什么是成、渝,而不是西安?”许多西安市民通过网络发出疑问,随后有关部门回复说,西安正在争取第四个“新特区”,省市早已经和国家开始接触了。而后来,第四个“新特区”落户武汉和长株潭,西安再次被遗忘。
“书架上常年是霰雪一样均匀的灰尘,读书像下地干活,满手全是土”,西安著名学者肖云儒说,肖云儒的自嘲背后其实是西安乃至整个陕西产业结构的滞后。上述发改委官员指出了西安经济发展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工业运行效益下滑,是西安市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在短期内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后续的产业发展领域,效益都普遍比较低,特别是电子、医药、纺织、食品这四个行业,效益一直不好,增幅逐年在下降。”
长期以来,西安的军工、科研和高校一直是自成一体,是国家政治的需要,而不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政治权利空降到那里而形成的,也就是学者所说的“飞地效应”。建国之初,西安作为战略要地集中了当时中国相当部分的装备制造工业,一直是西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沿袭了计划经济的工业布局。“过去一直处于计划经济下的发展状态,改革开放后政策一放开,很多人观念转不过来”,西安市一位政府参事说,现在西安“在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市场培育程度以及市场观念上跟沿海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英雄老了,还是用大碗喝酒,拼着老命喊一嗓豪迈的秦腔,就已气喘吁吁”,一位西安的网民如此形容他眼里的西安,他觉得如今是西安在历史上地位最差的时期,皇城的背影愈行愈远。这种感觉激起了无数西安人的共鸣。
“一提到西安都想到古都、文物,可历史又不能当饭吃”,一位陕西经济学家感慨。周恩来总理早就有过指示,西安只能动一步看一步,看一步动一步,古朴得让人无从下手去改造。
终点,起点
有人说,几十年来,西安人对周总理的指示一直没有领会透,不能乱动不等于不动,保护和开发始终是矛盾而又统一的。西安的历史太厚重了,这厚重的历史既是西安人的 “定心丸”,又是西安人心头沉重的包袱。
西安不能被贴上一个完全属于历史的城市标签,或者与此相反,一个完全属于未来的城市,他们曾犹豫徘徊于作出何种选择,现在他们发现,好像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但又不完全是。西安市正试图寻找一条既能保护种种历史遗址,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的路,当地的学者将这条路称作“新历史主义”。
恢复唐朝大明宫遗址项目提出这样一个设想:简言之,就是在遗址核心区域进行绿化和保护,建设遗址公园,同时在周边地区进行商业开发。根据项目实施者的测算,该项目土地开发成本218.2亿元和预期土地收益194.4亿元,亏欠23.8亿元,可通过异地安置、申请国家文物局资金支持、降低资金成本等方法,实现经济平衡。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大明宫周边改造建设在理论上可行,能够基本实现经济平衡。
西安市政府为此专门组建了西安市大明宫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说:“大明宫遗址区的改造工程,不是重修,而是保护和周边改造。它将使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大的改善,对城市的品位也将是一次大的提升。其核心部分由政府建设,而周边则会通过市场运作完成。”
目前西安市已经出台了 《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实施方案》,项目计划周期为5年,分3步实施。整个遗址区保护改造规划面积为19.16平方公里,跨未央、新城、莲湖三区。其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3.2平方公里,周边改造区域12.76平方公里,北二环以外集中安置区3.2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400亿元,其中,政府投资350亿,其余的1050亿元实行招商引资。
据有关媒体报道,香港上市公司中国海外主席孔庆平表示,已与西安市政府签订合作开发框架协议,该公司将斥资逾200亿元人民币,参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及周边地区改造工程。“周边的开发将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现在的19.16平方公里里面,地价不过70万到130万。”西安市市长助理、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主任段先念说。
西安的官员们更愿意把这座未来的“中央公园”跟曼哈顿中央公园做比较:位于纽约的曼哈顿中央公园也曾荒郊蛮野,遍布低收入者的棚户,后来公园的建成大大刺激了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热潮,规整的林荫大道、茂密的树林、开阔的草坪和特色街区取代了昔日的蛮荒景象,整个曼哈顿的地价上涨一倍,房价上涨9倍,公园周边变成了置业的风水宝地。
“这实际上是经营城市理念与陕西文化自觉、文化复兴的一次结合”,一位接近项目决策层人士说,19.16平方公里的面积意味着将在西安再造一块“新区”。
秦腔的境界在于“吼”,从500亿的唐皇城复兴计划,到更加宏大的大明宫项目,西安市抛出这些大手笔的风格就好像他们的音乐一样——据说西安的摇滚乐队超过100支,张楚、郑钧、许巍,这些充满摇滚风格的歌者都来自西安,他们同时也是西安这座不擅张扬的城市内在精神的表露。
西安是一座空气干燥的城市,这座干燥的城市随时都会被激情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