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发债难续龙湖样本
本报评论员:周亚玲 欧阳晓红 胡蓉萍
周亚玲 欧阳晓红 胡蓉萍 14亿元——民营地产公司龙湖企业债的发行规模,被重庆媒体喻为“小型IPO”。6.7%的票面利率,对于地产公司来说,称得上划算的融资成本。这种做法有可复制性吗? 一方面,企业债的发行日趋市场化,发改委监管的企业债从额度审批制转变为核准制,也印证了这点。北京金隅集团证券办公室主任陈克良认为:“企业债的发行很市场化,是值得一试的办法。”金隅股份2009年发行了企业债。中信建投债券分析师田勤红认为,对于企业而言,还有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且只需在交易商协会注册,选择种类比以前多,所以理论上讲,债市融资比以前容易。龙湖地产新闻发言人顾伟介绍,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龙湖能通过发改委的审批,让当地的企业颇为振奋。 另一方面,记者采访了多位债券市场业内人士,他们普遍认为大部分民营地产公司和小型国有房地产企业靠近债市融资的难度依然存在。 谁也不希望第一例违约发生在 自己手上 监管层的态度和机构投资者的态度非常关键。 “交易商协会、发改委、证监会手里通过的债,至今没有发生过一例违约,谁都不希望在自己手里出现第一例违约,对风险控制都非常严格;而投资者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风险偏好。民营地产公司发债还是难。”一位债券行业的资深人士这么认为。 这种说法似乎隐含国有企业的信用要高于民营企业的逻辑,实际上,民营企业也被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 从市场层面看,投资机构普遍认为房地产企业风险高,利率要求也比其他行业高。 据统计,2008年度共有约60家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其中只有一家是民营企业,融资额为5亿元。民营企业在企业债券发行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微不足道。 对于房地产类的申请主体,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不同审批主体对房地产“不鼓励”的态度很明显。 在公司债、企业债以及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领域,都鲜见民营房地产企业的身影。 在公司债的审批上,一家地方国有地产公司董秘告诉记者,他们在证监会等待公司债的放行已经快一年半了,一样焦急等待的还有十几家上市公司。从去年9月至今,获批公司债的仅万科和泛海建设等少数几家。 在企业债领域,宏源证券固定收益部人士说,所接触的发行企业债申报项目中,房地产项目发改委都不予批准,除非是特殊情况。 这与国家产业主导政策有关,房地产业相对比较敏感,发改委一般不予以考虑,相对而言,发改委对国家重点扶持行业的重视程度很高。中信证券债券销售交易部人士告诉记者。 中信证券相关人士发现,短期融资券倒是有少量的民营公司。在中期票据市场则没有出现过民营房地产企业。记者查阅发改委中期票据公示发现,没有民营房企的身影,而多为一些能源、路桥、化工等大型企业。截至今年5月底,注册和房地产有关的有上海久事、厦门建发集团、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都是地方国资综合投资公司。 两位参与过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发行前期的人士都认为,央行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虽然在交易商协会发行的形式上表达为“注册”,按照相关的规定条文,一样存在通过上的控制,有放行的轻重缓急。 上述房地产公司的董秘也认为中期票据基本上只针对大央企,企业债偏好地方的城投公司。 “大央企和大国企还没做完呢。”业内人士的表述含蓄且有深意。 政策导向很重要 龙湖是否就是业内人士表述中的特殊情况呢? 龙湖的企业债资金募集投向有三方面:灾后重建、旧城改造和绿色建筑示范。当地的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和产业导向贴近,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龙湖发债审批的通过。陈家馆危旧房片区改造项目更是重庆市的重点建设项目,享有配套费减免等政策扶持。 这种观点似乎可以从2009年地产公司企业债的资金募集投向得到一些印证。 “从去年开始,监管层的主要工作精力都放在城投类公司的企业债发行申请,这些项目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券业内人士认为,“投向哪类项目是获得批准的关键。” 5月,金隅债正式上市流通。金隅的企业债用于海淀区清河小营 “两限”商品房项目和朝阳区东柳居住组团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投资、处置污泥工程项目,资金数额15.2亿元。 3月初,建发房产公开发行6.3亿元企业债券,是近年来厦门唯一获批发行企业债券的企业。本次建发房产获准发行的企业债券期限为7年,利率6%。 为其提供担保的集团公司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是伴随厦门经济特区诞生的市政府授权国有资产投资的资产经营一体化公司。这个集团公司还拥有建发股份这家上市公司和其他多个公司。建发房产这6.3亿元的投向是后埔枋湖旧村改造中的部分。这个企业债的发行从开始准备到发行通过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一般而言,国企发债多有集团公司作为担保,而作为民营企业的龙湖选择用房租来做担保。 操作时间、项目募集投向和政策导向的吻合、当地政府的支持,这些对于绝大多数尤其是民营的地产公司,显然是难以企及。龙湖从起意到完成审批,经历了10个多月的时间。期间一边申请债券融资来完成投资项目,一边耗资4亿多在北京大兴买进土地。显然,急需用钱的民营房企没有办法保持这种优雅的等待。 不仅仅是对房地产行业,虽说已经出现一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试水,但对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信用评级等配套体系非常缺失。用高利率来覆盖风险的机制一直没发展成熟。现在发行债券的企业鲜有评级在A-之下的企业。 龙湖是寥寥无几的几家销售额过百亿还没上市的公司之一,企业债的成功获批对中小地产商的精神鼓励远大于实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