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政策步入中性?官员学者调门不同
本报评论员:席斯 汪雷
席斯 汪雷 最近,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有了一个新 “发现”,他认为,现在的财政政策已经接近中性,而不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王志浩一直对中国的财政政策充满兴趣。 这似乎是一个有风险的判断,因为目前的宏观政策定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不变。 财政部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并不认可上述的判断。这位官员表示,应该从全年的投入来看,如果今年赤字还是达到了3%,那么就还是扩张性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王志浩的判断来自渣打银行的估算。测算结果显示,二季度中国财政政策刺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0.3个百分点,而在2008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这个贡献率达到了2%和5%。 中国的财政支出数据似乎也在支持王志浩的判断。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34.8%。而上半年财政支出增长26.3%,这表明二季度财政支出增速明显放缓。紧接着7月份的财政支出增速更是快速回落至9.3%。 与财政支出紧密相连的是,投资增速的放缓。有公开消息称,7月份中国新开工项目3万个,而二季度平均每月新开工项目是4万个。7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1.2万亿,环比下降43%。 王志浩说,他也不知道这是否是中国政府主观上的刻意为之,他只是从事实层面的分析得出上述结论。 渣打银行通过测算财政预算逆差也得到了上述结论。今年二季度预算逆差与去年二季度相比变化不大,王志浩认为这说明财政政策至少是中性的。因为在去年四季度中国实施四万亿刺激计划之前,中国已经连续几年保持中性财政政策。 王志浩认为,尽管中国会继续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下半年实质效果还是紧缩的。从2009年预算支出内容看,下半年,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器材购置,学校和诊所建设,以及政府公务员薪资增速会放缓。 针对单纯靠数据分析得出的上述结论,王志浩认为很多数据和经济走势存在季度性特征,这使结论存在不确定性。 例如,财政支出虽然现在处在下滑趋势,但根据以往经验,四季度尤其是12月财政支出会有大幅增长。往年,很多政府部门在这个月为了完成支出预算而加快支出进度。渣打银行测算,每年政府支出中约有23%发生在12月。 此外,GDP的季度性走势也比较明显。通常四季度GDP占全年比重在30%左右。 对于四季度经济增速的判断,王志浩与财政部人士不谋而合。上述财政部人士表示,按照预算安排,四万亿计划中,四季度还有2000多亿中央投资可用。这一额度远远超出了此前几批中央投资的额度。除了一季度中央投资1300亿之外,二、三季度的投资都没有超过1000亿。中国的宏观调控部门显然为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准备了充足的弹药。 财政部人士说:“你现在说财政政策转中性了,如果未来一个季度(财政支出)又多了,怎么解释,不能说又扩张了吧。” 财政收入的疲软,是王志浩认为财政政策趋于中性的另外一个依据。税收收入不好,预算逆差就会加大。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宏观经济目标又必须保证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充裕的财政收入。 由此,中国在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情况下,通过强化征管增加税收收入。使得企业原本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却上缴税收,这可能导致此轮中国财政刺激政策的终结。 王志浩认为,目前到了对刺激政策调整的时候,但货币政策紧缩还不是好的时机。货币的紧缩时机可能是CPI达到4%到5%的时候。而财政政策现在调整应该是个时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