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未来60年:中国创造
本报评论员:王翔遥

  王翔遥
  下一个60年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否能支持我们继续走下去?传统工业化能否扮演新的角色?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工业一直是影响到中国发展的重大命题之一,在过去60年间,中国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20亿元,到2008年已经增长到57万亿元,在2008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即使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今年,中国还将保持GDP8%的增长速度,大规模的工业投入将是实现保8%的基础。
  现在经济增长与早期经济增长重要的区别在于,现代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资本积累,而是效率提升来实现,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工业化的模式不仅对于中国,甚至对于世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困局
  这个冬天来得特别早,北方的一场大雪也给11月的上海带来了几分寒意。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这里如期举行,对中国的工业企业来说,这可是一场盛宴。很多企业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自然带着不少期许。遗憾的是,这个寄托着不少企业期望的地方,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热闹,偌大一个展馆甚至显得有些空旷。“可能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吧,去年是几百人排队等车,今年是几十辆车排队等人。”连的士司机都大发感慨。
  “展览会展示什么?无非是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过去的一年中,很多企业连生存问题都难以解决,哪儿还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去,甚至连之前的研发项目也不得不停止,何来的新产品、新技术啊”?一位参展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也许,这更能代表大多数企业的现状。
  当然,再严重的危机都只是暂时的,不足以阻挡中国工业自主创新的步伐。但也正是这场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启示,也把一些之前还在探索中的关于中国工业自主创新的论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11月3日,由世博集团、经济观察报、西门子联合主办的“新型工业化战略下的中国工业发展之路”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与工业博览会同期举行,恰恰展开了中国工业化之路如何向前迈进的问题。
  中国的自主创新走了很多弯路。世界创新研究院院长马俊如表示,中国企业的创新动力是比较薄弱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这样的独立科研院所,国家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动员大学和研究所在实验室武装起来,搞技术和产品,以国际上大的企业、新的产品的目标作为我们的攻关目标来攻关。最后人家产品进了市场,我们的产品进了展览会。
  后来发现这个办法不行了,大家在大学和科学院的基础上延伸,他们办企业,他们的企业搞产品和国际竞争,这样也不行。因为大学和研究所的企业都是在孵化当中的,不是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所以这样的企业竞争,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没有显出特色。
  “我们的创新竞争在产业这个层次上是有声无势。有声就是声势浩大,无势就是最后成效没有,我们看到了展览会上的东西,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市场上大量的创新成果。最后我们还是依靠进口,我们的技术比较落后。”马俊如表示。
  2006年,国家把中国自主创新的主体定位回归到企业身上,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措施。诚然,很多企业都乐于看到这个质的转变,中国庞大的企业群体是市场的直接践行者,因为市场才是创新成果的最有效的评判标准。
  方向是有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新的鼓励与扶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毕竟中小企业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流,再说中小企业的长大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西门子在全球就有7个研究院,并且都是相对独立的大型研究机构,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几十亿欧元,每年输出的创新成果和专利数以万计,这是一组多么惊人的数据。
  研华科技全球副总裁何春盛曾告诉记者:“研华近几年花在研发上的投入高达数亿元,虽然中国刚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峰,但在五年之前就为此专门组建了研发团队,专门研究轨道交通的自动化控制。”
  华硕一位研究人员也对记者表示,华硕仅在大陆就有2000多名研发人员,按每人每年6万元的研发经费算,每年的投入就有一个多亿,这还不算研发设备购置费用。
  细数中国的大型企业,有几家能真正达到如此规模,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中国的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还很缺乏,中国创造,前景堪忧。
软骨病
  在企业界,“中国创造”是一个时髦的名词,很多企业和企业家为了显示实力,都喜欢在自己的技术或产品前面加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种堂皇的描述。难道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已经贯彻到如此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工博会是一个大平台,给了企业一个展示新产品、新技术的绝佳机会,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最好体现。但从记者在工业自动化展区收集到的12家企业简介里面,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鲜有介绍。无论是展台还是宣传资料,均无一例外地把引进国外技术的描述放在最显眼位置。在展厅上演的俨然是一场外国先进技术的角逐。
  诚然,这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企业本身。有分析人士认为,企业作为商业组织,利润最大化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在自主创新能力、动力不足的前提下,企业需要发展,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引进现成的资金和技术。毕竟自主研发肯定存在时间和资金上的风险,大多中小企业还不具备承担这种风险的能力。但也有专家认为,自主创新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根本因素,一个企业如果过分的依赖外资和外国技术,老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要付出惨重代价,最好的办法是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才是长久之计。
  依赖别人,没有核心技术,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在技术市场领域的话语权,自然也失去了在知识产权上的必要保护。
  知识产权缺失的背后是研发意识的淡薄和基本实力的羸弱。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研究与试验经费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6%,并且2880家重点企业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均没有达到国家提出的3%的基本要求,平均每个科技项目投入的经费还不到120万元。这一系列尴尬的数据再一次暴露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短板”所在。
  终极创造
  10月20日,2009年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在一汽隆重下线,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
  “中国汽车消费超过千万又怎么样,放眼中国的大街小巷,有几辆是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如此大数量的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机动车与环境论坛秘书长赵国通深表担忧。
  在成为汽车市场大国之后,未来中国汽车企业在缔造汽车制造强国之路上又怎样前行?2009年初,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开展了“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也表示,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推进交通能源转型,已成为中国以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支持的重点。
  无疑,这对中国的汽车企业来说是一个追赶世界的良机。由于历史原因,在很多主要领域我们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但在电动车行业中国并不落后,部分技术甚至领先于世界。很多汽车企业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借电动车的兴起打一个翻身仗。
  前景一片大好,很多中国的汽车专家很乐观。很多人认为,中国只要掌握了电动汽车的动力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清华大学教授马贵龙告诉记者:“这只完成了自主创新的初步工作,终极的创造是品牌的创造。”
  一个国际品牌的建树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完成的创新不仅是技术和产品方面的,更为重要的是品牌属性、品牌的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的提升和完善。但凡世界知名品牌,其附加值的产生主要不是在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上,而是它身上糅合的某种特有的文化和精神,这是任何竞争都取代不了的。“我们虽然有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但要真正的完成中国创造的过程,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马贵龙表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未来60年:中国创造
  本文所版面
【第 39 版:专题】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