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关中-天水经济区:“双芯”齐动
本报评论员:张延龙
  张延龙
  “即将有实质性推进动作,”接近决策层的陕西当地官员称,“一是规模上做大,也就是成立西咸新区,进一步探索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具体方案将会在近日公布;二是调整结构,大力发展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性产业——现代服务业,目前我们正在争取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等部委的支持,力求综合保税区早日获批。”
  这距离《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仅半年时间。该《规划》提出,将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 “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做大西安
  “1000万规模的人口,800平方公里的土地,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中央已经给予了这么充分的条件,你还等什么?”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说。
  对于西安的上述定位是在今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所作出的表述,该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完成。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省长袁纯清说:“过去我们将西安定位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城市,这次《规划》中把西安定位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我认为这是一个提升,是一个新的要求,也是一个新的机遇。”
  正是在这个新的“机遇”和“要求”下,一些“新动作”开始紧锣密鼓地“张罗”起来,一位西安市发改委官员对本报记者说,“首先推进的就是西咸新区方案的调研和筹备。”
  这项工作之所以被放在首要的位置,是因为在过去,陕西一直存在中心城市太小,核心城市规模不够大,未形成城市体系等掣肘因素,而《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获批后,做大中心城市规模显得更加迫在眉睫。
  西咸新区的核心,是两座直线距离仅为25公里的千年古都——一座是八水相绕的灵秀之地——西安,一座是山水俱阳的中国第一帝都——咸阳。
  “如果不抓紧时间进行整合,西安将丧失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作用。”张宝通不无忧虑。十年前,中央政府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获批则被视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入。
  但是,在西部几个中心城市中,西安正逐步落后于成都和重庆,最明显就是规模上的差距。重庆直辖市并入了万州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的22个区县,而在2002年,新都、温江先后并入成都核心城区,眉山、资阳等地也于今年与成都实现了通讯并网。相比而言,西安逊色不少。
  “今年成都的西博会上,温总理做了主题演讲,可你看西安的西洽会,几时得到中央这样的重视?”张宝通说。
  张宝通是在2002年最早提出西咸一体化的当地学者,他的想法在当时虽然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但推进并不顺利。2003年,西咸两地互相对开了3条公交线路。2006年9月16日,西咸两地通讯本地网并网,咸阳的区号也从“0910”改为“029”,两地固定电话、手机通话开始按照同城标准收费。两地的融合也仅仅如此,此后,西咸一体化进展不尽理想,直到《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获批,相关工作开始被迅速推进。
  一位西安当地官员对本报记者说,有关设立“西咸新区”的规划方案已于近日经过省委常委会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如无意外,方案将会很快出台公布。”
  据称,陕西省一位副省长将担任西咸新区领导小组组长,该领导小组编制将极为精简,只有20余人规模,包括规划、招商、综合办等职能部门。
  而西咸新区将由 “沣渭新区”和“泾渭新区”两大区块组成,前者包括西安120余平方公里和咸阳7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由西安市成立班子主导,后者基本位于咸阳,由咸阳市主导。同时,两个新区之间将建设“渭河生态带”,成为连接贯穿两大经济新区的纽带。
  据称,沣渭新区内有包括投资48亿元的子午轮胎、13亿元的西电工业园、16亿元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等36个在建项目和年产值达10多亿元的49个建成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龙头,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文化教育、房地产稳步发展的产业格局。
  而泾渭新区内建成投资37亿元的天宏多晶硅和60万吨煤甲醇、大唐电厂技改等项目,正在着手规划五大产业板块,以提升发展层次。
突破口
  “西咸新区是规模上的冲刺,西安还需要找对路子,进行结构调整,发展真正与‘国际化大都市’定位对接的产业,”一位研究西安产业发展的学者说,“综合保税区将承担这样的使命——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以西安目前的条件看,在高端的金融业上进行突破还不现实,因此,以物流为代表的生产型服务业将成为突破口。”
  据称,正在筹划中的综合保税区将以目前西安已设立的国际港务区为班底,“我们的相关建设实际上都已经按照综保区的标准进行建设。”一位国际港务区官员对本报记者说。
  “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取决于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组成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发达程度。”西安市副市长韩松对本报记者说,目前,现代服务业产值已经占到全球GDP的40%以上,而国际化大都市中的现代服务业占当地GDP的比重已经达到60%以上。促进国际化进程,必然要推动经济大发展;经济大发展离不开产业大聚集,而产业大聚集的前提要素,就在于以现代商贸物流为核心内容之一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据称,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西安保税物流园区已经开工建设,占地两平方公里,主要建设标准仓库和配套附属设施。项目建成后,将与沿海的上海港、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等港口形成战略合作。
  同时开工的还有国际港企业总部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吸引更多商贸物流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推动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
  “目前国家已经批准建立了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关于综合保税区,我们正在积极申报,上报材料已上交给国务院,并已批转至海关总署,正在研究批复阶段,”上述国际港务区官员说,“实际上,不止对港务区而言,对西安、陕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而言,保税物流园区都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实现将西安这样一个内陆城市变为特区城市,西安亦从此迎来港口时代。入区即视为出关,出区即为入关,它的特殊意义与经济作用,绝非一般。”
  “在整个西部地区,目前只有两个保税物流中心,而没有一家综合保税区。如果能够在西安设立一个综合保税区,那么,它也将成为西部内陆地区唯一一个陆港型的综合保税区。除了它的仓储、保税、加工功能以外,它与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完美结合,能够实现‘境内关外’,真正将‘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构想变为现实。西部地区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对发展现代物流,构建西部物流节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需求日益迫切,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的两大龙头项目——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西安综合保税区建成后,将与国内商贸物流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共同组成强大的物流、口岸和产业功能。”这位官员说。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关中-天水经济区:“双芯”齐动
  本文所版面
【第 10 版:时局】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