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来买A股?八月场景疑重现
本报评论员:黄利明 申兴 赵娟 欧阳晓红
黄利明 申兴 赵娟 欧阳晓红 11月27日,上证指数大跌2.36%。深沪市场继续着近日以来的资金净流出态势。 据“全景数据决策终端”的监测数据显示,当日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出资金179.86亿元,在行业方面,有八成半行业的股票都在被净卖出。上周上证指数跌幅达6.41%,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买入量大幅减少。在11月24日这一天,A股流出资金更是达到惊人的911亿元。 其实自11月下旬开始,就有大的机构开始回撤资金。有两家投资机构甚至认为,这一段时间以来平安保险赎回的基金就高达70亿元。而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以及社保基金据称也在进行减仓。 有消息称,政府方面已经认为现在存在“两高”,即房价高与股价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27日召开的会议强调,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让此前多数机构的“明年将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落空。 但是,这种担心加上年底的到来,还是让股市处在了资金收缩境地。 “领跑者”平安 11月24日,上证指数大跌115点,就有消息称,平安保险已赎回30亿元。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告诉本报,平安保险自11月19日起向基金公司发出赎回指令,并同时降低自己的股票仓位,涉及资金规模近百亿元。 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人士则称,平安保险近期一共赎回了约70亿元的基金。 资料显示,最近的7个交易日,中国平安保险三季度重仓的双鹤药业、深发展、建设银行也是步步下跌,跌幅均超过大盘,其中双鹤药业累计跌幅更是超过10%。 有市场人士把平安保险赎回基金解读为是为了锁定年终收益,并已否认是看空后市。但上述太平养老保险那位人士则表示,平安保险的做法并不代表行业的趋向,所谓保险资金年度结算集中赎回的说法并不成立。赎回、减仓在实质上更多被理解为看空之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就表示,“要说年底‘做账’,如果不是看空后市,保险资金完全可以下个月赎回。” 平安保险的“领跑”行为,起着先导作用。有一家机构的人士声称,中国人寿与社会基金也都加入了减持行列。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说,股指也到了一定阶段,存在技术上的调整。他坦言,对于后市“失去了方向感”,趋势上存在压力,他们自己也在观望微调。 此前,中国平安副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就今年三季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年末行情,中国平安仍偏谨慎。平安保险此番赎回、减持行为与上述表态有契合之处。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8月上旬中国平安曾赎回80亿股票基金。当时,其他保险资金也紧随其后参与减持。整个8月的近17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展开了今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波调整。 因此,有不少机构担心11月24日的大跌正在复制“7.29下跌行情”。 “买”者难觅 来自渤海证券监测的数据显示,11月24日A股市场净流出资金911.89亿元,从行业看,23个行业资金全部净流出。次日,A股反弹虽有421亿元资金净流入,但根据华泰证券监测显示11月26日又有181亿元资金净流出A股市场。 因此,虽然很多机构都觉得股市的基础没有变化,但是在本报采访的几乎所有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人士都没有提议“买入”股票的。 高华证券在它每天的收盘小结中坦言,24日与26日,其国外客户全天以卖出为主。还有社保基金三季度末重仓的北大荒,股指大跌两日时分别下跌5.93%和4.71%。 深圳龙腾资产管理公司上周伊始准备提前建仓,周四大跌,为了减少净值的较大波动,其总经理吴险峰备感“苗头不对”,因此再度将仓位减到七成。 吴险峰被认为是深圳私募界激进派的代表,不过他也坦言这几天“这样做很累”,最近几天市场的风云变换让他有一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在吴险峰看来,现在的市场是可上、可下,投资的可预期性则大大减弱。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从周一开始降低了5%仓位。有基金经理则感叹“变化太突然,来不及思考,净值损失很大”。 大部分接受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均认为,现在经过前期的上涨,市场上有安全边际的品种确实不多了,从9月底这轮上涨以来,涨幅30%、40%的股票不少。不过,他们均认为,经济向好的大背景没有改变、热钱涌入等预期依然存在。 利空隐忧 11月26日,统计局网站转发署名高远的评论文章《2009年三季度经济述评之十二:资产价格上涨风险值得关注》,指出通胀预期产生的根源是流动性过于充裕,并警示关注资产价格上涨风险。同时有传言称,高层已经认识到股市、楼市太高。当日,A股上证指数大跌3.62%。 不过,更直接的利空因素来自于IPO加速以及巨额再融资。上周,有消息称中国银行有意进行千亿元再融资计划。中国银行就此回应正积极研究资本补充的多种方案,但暂无可披露的资本补充计划或融资方案。 同时,中船重工正式获发行批文,计划融资64亿元,预计最终融资约为75亿元。而华泰证券IPO亦被披露即将上会,预计融资规模在160亿元左右。而今年自IPO开闸以来,76只新股募资达1433亿元。 而据Wind数据统计,已确定计划增发的上市公司还有287家,若按增发价格下限计算,其募资金额也高达2555亿元。这令市场进一步产生对扩容的担忧。 然而,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在没有更好理由支撑的情况下,连续的上涨,也为市场带来了风险。10月份以来,上证指数涨幅近20%,获利资金兑现的压力也很大。 鹏华基金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由于10月以来市场一直在上涨,确实也需要调整,有一些小股票涨得离谱,基金都觉得不怎么踏实。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研究总监认为,最近几天的交易量很大,也很异常,也跟大家一样还是在等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多空分歧非常大。 中金公司在其近期的报告中坦言:“虽然我们对宏观经济的增长势头乐观,但近期一些迹象与8月初市场大跌之前极为相似,让我们不得不警惕市场可能产生的年底流动性紧缩预期。” 不过,大部分人士预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重点关注“通胀”,并有可能因此收缩货币政策。“虽然中央对货币政策的说法没变,但是微调是会有的。”民生证券的一位研究员说,“虽然强调短期通胀不是压力,但是这是明年要防的重点。” 实际上,一些经济专家樊纲、李扬、李德水等近期都纷纷表示要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在年底,这些都成了股市产生分歧的力量汇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