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借道理财产品扩容信贷:此路不通
本报评论员:程志云
  程志云
  银行利用信托理财产品“出售”自己的信贷资产,调剂报表;而信托公司作为提供渠道的公司收取微薄的佣金。这条借助理财产品来放大信贷资产的通道将遭遇监管部门的封杀。
建立防火墙
  一位接近银监会人士告诉本报,监管层正在草拟新的银信合作规则。
  根据监管层的思路,未来商业银行的理财计划不得推介、购买本行的信贷资产。信托公司对于自己发行的信贷资产转让信托计划必须由信托公司管理而非银行,与此相对应的,信托公司向商业银行收取的渠道费用也将有望提高到千分之三。
  “实际上,这是银监会在努力建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和理财资金之间的防火墙。”一位信托经理告诉本报。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在传统模式中,信贷资产转让的人民币理财计划是模仿美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模式确立的操作流程。
  按照银监会的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把信贷资产打包委托给一个“特殊目的机构(SPV)”,以实现信贷资产与其所有者剥离,然后再对资产进行评估定价,最后销售给投资者。而信托公司依照信托法成为天然担任SPV的机构。
  以建设银行柜台上正在出售的“利得盈信托贷款型(全)09年第9期理财产品”为例。这款与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合作的理财产品所募集来的资金实际上用于购买建设银行向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发放的1.2亿元信贷资产。
  建设银行先把对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发放的信贷做成每年有固定利息收益的资产包委托给信托公司做成信托计划。然后建设银行的零售银行部门再以这个信托计划为标的向公众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用所募集的资金购买这个信托计划。
  在理论上,信托公司在整个信托计划中起到关键作用。不仅应该代表投资者审核信贷资产的质量,而且应该对这些信贷资产有独立的处置权力。一旦信贷资产出现风险,信托公司应该作为投资者的代言人努力做到保全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点很难做到。
  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告诉本报,这种银信产品商业银行的主导性非常强,银行自己有信贷资产项目、有产品设计队伍、还有销售网点和理财规划师,整个流程都是银行控制,而只是借用信托公司的渠道而已。再加上信托公司之间竞价激烈,所以支付的费用非常低,通常也就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五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做10个亿的信贷资产转让项目,信托公司收益才仅仅50万到100万,怎么可能去代表投资者进行独立评估和运作?信托公司都把这类业务归为跑量的业务,市场化的公司一年能够做上百亿规模,但赚钱其实很少。”该人士称。
  “正因为如此,银监会希望重新确立信托公司在信贷资产转让项目中起到防火墙的作用。不仅在流程上不允许银行控制整个项目链的上下游,同时,也要给信托公司一定的利润空间,以便于信托公司能够真正行使管理资产的职责。”接近银监会人士称。
信贷调剂阀门
  银监会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商业银行利用这种银信合作的信贷资产转让信托实际上变相实现了信贷资产的证券化。而购买这些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正是商业银行自己的理财客户。
  记者观察到,为了防止违约,建行这款理财产品有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该笔债权提供连带责任保证,但该产品在建设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级别为三盏警示灯,风险程度属于中等风险级别,也就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尽管如此,这款理财产品的购买起点仅仅是5万元。
  “实际上,商业银行很可能会为此类产品提供隐性担保。银行更多的是利用类似产品来打通理财资金和信贷之间的通道,利用理财产品接盘信贷,从而调节自己的报表。”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困境在于一旦卖给老百姓的信贷资产真的出现了违约,商业银行究竟是自己承担这些损失还是让投资者来承担?
  “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这种理财接盘信贷的操作方式大规模推广,就可能造成商业银行隐性杠杆在迅速扩大。一旦国内经济出现大规模触底,那么对银行的打击也会是内外夹击。”接近银监会人士称。
  这种危险并非空穴来风。
  根据权威预测,2009年的信贷规模可能在10万亿以内。而就在上半年7.37万亿天量信贷发放出来之后,下半年开始,信贷资产转让产品的数量也急剧飙升。
  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份用于购买信贷资产的信托计划仅17个,此后逐月增加,10月份用于购买信贷资产的信托计划创纪录地达到220个,今年以来发行的此类信托计划已经达到上千个,资产规模以千亿计,而且依然处于上升势头。
  此外,根据权威部门估计,明年信贷规模在6万亿-7万亿之间,依然是信贷高峰年。
  如此大规模的信贷资产流动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
  中东西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研究员孙立告诉记者,强调信托公司的地位,给予信托公司争取更多的中介费用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根本途径还需要信托公司自己苦练内功。
  “除此之外,尽快推出信贷二级市场也是当务之急。”孙立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并且开办得不是很频繁,总体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主要采用回购形式;二是期限很短;三是主要为了满足监管要求。
  而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深圳银行间合作高峰论坛上呼吁,监管层应该进一步创造条件培育和发展信贷二级市场,一方面用以满足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需要,另一方面为银行开辟获取低风险稳定利润的新途径。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借道理财产品扩容信贷:此路不通
  本文所版面
【第 20 版:保险/银行】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