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东盟:连通亚洲财富的十字路口
本报评论员:张斐斐
  张斐斐
  如果把世界上所有与东盟十国签署过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用线相连,你会发现这幅经贸关系图的密度如此之高。通过10+3、10+1、东亚峰会等政治经济合作机制,这个以“大国平衡”战略著称的区域联盟正在利用其在亚洲特殊的地理位置,将自己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集散地之一。
  现在,东盟的这幅经贸地图即将揭开全新的一章。
  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步建成。随着7000多种商品零关税时代的到来,一个拥有19亿人口、GDP总量近6万亿美元、贸易总额4.5万亿美元的自贸区正在向我们走来。
走出去第一站
  你可以毫不费劲地从一大堆的数据当中找到支持近年来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迅速增长的证据。
  从2003年的782亿美元,到2008年的2311亿美元,双边经贸年均增幅达24.2%。即使在全球出口一片惨淡的2009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下降幅度也保持区域最低水平。而根据商务部网站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11月单月,中国对东盟出口 107.6亿美元,同比上升20.78%,与美国、欧盟、日本相比,率先实现了正增长。
  由于东盟在农产品、橡胶、机电等产品上保持出口优势,自1998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逆差状态已经保持11年之久。
  “但如果双方经贸按照今年的趋势发展下去,到2010年,中国将实现对东盟的贸易顺差。”中国-爱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说。
  长年的贸易趋势发生转向,让东盟国家担心自己是否会成为中国商品的倾销地之余。
  但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光辉认为,零关税的7000多种产品当中,有一部分已经在2003年的“早期收获”计划当中享有关税优惠,而越、老、柬、缅等东盟新加入四国将在2015年才会正式启用零关税,东盟在中国贸易伙伴当中“老四”的地位近期之内并不会出现本质性的改变。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意义,也许并不仅仅是促进双方的贸易输出。中国企业更应该利用东盟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自贸协议,使得东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站。”许宁宁说。
东盟自由贸易的竞合
  中国与东盟建自贸区可以追溯到1997年。彼时的金融危机让中国更加意识到改革开放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
  在2001年的“10+1”会议上,中国和东盟达成共识,并发表主席声明,开始了双方建立自贸区第一步。
  中国与东盟如此迅速地签订自贸协议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震动。自二战以来,日本将东盟长期作为其传统的势力范围来经营。二战后,日本对东盟进行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东盟也成为日本制造的世界工厂。
  不过,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在自贸谈判的过程中采用了“两条脚”走路的方法,即先与东盟主要国家单独签订自贸条约,再与东盟整体签约。2003年10月,日本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框架协议》,2012年,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将正式启用。
  “中国与东盟建自贸区是缘于1997年的金融危机;而日本和东盟建立自贸区,则缘于跟中国竞争,”许宁宁总结道,“现在东亚各国之间三个‘10加1’的进程同时在进行着,有竞争,有合作,竞争的成分多一些。”
  韩国虽然起步比较晚,在2005年12月才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但近年来,谈判迅速,2010年,韩国-东盟货物贸易自由贸易区将启动。印度也于2009年8月14日与东盟签署了《货物自由贸易协定》。
  “与这些国家相比较,我们是先走一步的,其他国家是快速跟进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我们是最全面的,包括货物、服务与投资三大协议。”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张蕴岭说。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唯恐美国在东南亚的经济利益被边缘化,迫不及待地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重新拉回到东盟合作框架之中。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表示,美国相信东盟对全球的繁荣、和平与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这意识着美国在政治原则上做出了一定的牺牲。因为《友好合作条约》当中规定,美国不得干涉东盟内政,由此,美国对缅政策开始产生调整。”许宁宁说。
  “另外,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也提出了‘亚太共同体’的概念,在2011年由美国主办的APEC会议上,澳新和美国会不会一唱一和来加强对东亚经贸的参与力度,也是值得关注的。”张蕴岭说。
东盟:小马与大车
  这也许是东盟很愿意看到的一种情景。“大国平衡”战略在此时被发挥到了极致,但此时,隐忧也开始产生。
  “现在对于东盟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其内部的经济一体的进程必须要加快,否则的话,签署对象都是经济大国,外面拉力太大,市场承受不起。”许宁宁说。
  印尼的最新举动充分证明了许宁宁的担心。2009年12月,印尼十几个行业协会一致表示,担心零关税将导致中国廉价商品涌入印尼市场,使国内产业受损,印尼希望推迟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协定。
  “这一方面要求,中国企业在进入东盟市场时不能一哄而上,将其作为廉价低质商品的倾销地,中国商会组织也应该积极介入,从产业链的角度对行业发展进行规划;而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东盟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建议,中国可以和东盟新四国达成单方面免除关税协议。”许宁宁说。
  东盟十国都实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战略,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大致相似,出口产品也有重合。另外,东盟内部新老成员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采取一致措施也容易引发不公。
  “中国企业应该在这个开放的市场当中有更大的作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自贸区的重点不仅仅在于 《货物协议》,还强调 《投资协议》。另外,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帮助东盟实力较弱的国家取得发展,平衡利益分配,也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张蕴岭表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东盟:连通亚洲财富的十字路口
  本文所版面
【第 08 版:国际】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