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炼油过剩
虽然并没有相关部门被列入产能过剩的行业名单,但2010年,国内炼油行业整体过剩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2009年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预计为2.21亿吨左右,产量2.27亿吨左右,实际过剩产能近600万吨。 2009年开始,包括中石油独山子千万吨炼油项目、中石化福建炼油1200万吨项目相继投产。从2010年开始,连续4年的炼油投资项目进入集中释放投产阶段,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全国炼油能力将达到7.5亿吨规模。 记者获悉,根据中石化经济研究院的预测,2015年国内成品油的需求量将达到5.3亿吨,这也就意味着有近2.2亿吨的炼油过剩。 从几年前下游市场的供不应求到如今的供大于求,随着炼油产能的不断扩张,石油石化行业将面临从投资方式、营销计划到竞争策略全方位的变局。 减缓投资 未来5年中国炼油能力将保持高速增长,2013年全国将形成20个以上千万吨级炼油基地、11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在内的炼油大户已经意识到炼油过剩的危机,他们都通过推迟项目投产时间、缩减投资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中海油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炼油项目规模一般都很大,工程分期来进行,炼厂可以根据需要调低负荷或者减缓建设进度的方式来控制风险。 记者了解到,中国中化集团公司首次投资200亿元规模的泉州千万吨炼油项目,原计划一期工程2009年底即可投产,现在已经推迟到2011年年初。 记者从中石化了解到,在内部讨论中原计划扩大产能的计划都将往后推迟一到两年再执行。“要根据今明两年国内成品油供需情况而定”。接近中石化人士透露。同样,按照原定计划,中石油广西钦州炼油项目也将推迟到2010年。 保出口 抗民企 随着炼油能力的过剩,两大石油巨头的下游产品的营销也将会发生重要的变化。更多的炼油产品如成品油等将通过出口来释放。 中信证券殷孝东的观点是,如果小型炼厂没有被关停并转,国内炼油产能可能在未来的2-3年内短期出现过剩,而不得不转向对外出口。 加大出口力度这一迹象实际上从2009年下半年就已经有所体现。数据统计,前11个月我国成品油出口总量增长超过41%,达到2136万吨,且出口量有逐月递增之势,其中11月份出口成品油达224万吨。 记者了解,2009年下半年,两大巨头已经多次向商务部申请成品油加工贸易出口配额,目前两大集团已各自斩获了450万吨的出口配额,其柴油配额同比增长了近13倍。 成品油销售主体多元化已经在2009年得以体现,记者了解,仅仅一年时间,楔入中石化领地的民营加油站增加了2万家,而且数量还在增加。 这些民营加油站再度崛起得益于油源渠道的拓展和定价机制的理顺。炼油能力过剩,民企能够以低价从地方炼厂、中海油、中化、延长石油等公司进油。 中石化称,2010年要全力以赴拓展零售市场,积极开展直销批发业务,继续推进非油品业务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燃料油经营和润滑油经营。 为了扩大销售,2010年,新一轮针对民营加油站的收购战将再度打响。记者了解到,中石化已经把收购民营加油站的审批权下放到省一级的销售公司,以加速收购进程,总部只负责监督考核。中石油、中海油也在积极和民营加油站频繁接触。 (姜雷/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