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周锡
离春节还有两个月,温州瓯北镇叶先生的阀门企业订单已经很少了,进入了一年工作的扫尾阶段。他说,很多同行都存在类似现象,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已经停产,大多数工人提前回家。
“工业确实好了一点,但没有领导说的那么乐观”,叶先生说,“工业各项指标好起来,才算是真的经济回暖。现在,走在路上的工人明显减少,晚上没几家工厂在生产。”
位于楠溪江与瓯江交汇处的瓯北镇,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温州的第二大经济强镇。2008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07亿元,在温州众镇中位居第二。目前,该镇拥有中国名牌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29枚,是全国品牌最多的乡镇之一。
瓯北的一位乡镇干部说,品牌最为集中的瓯北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工业更可想而知。“现在好多地方说经济回暖,那是在说假话、说瞎话,他们是在数据上做文章”。据介绍,去年瓯北的GDP同比增长约为3%,低于全国8%的目标。
萧条
1月6日,叶先生驱车从瓯北赶往丽水,在那里他有一个拥有300余名工人的阀门生产基地。临近年末,他要去对产品质量把关。
叶先生的阀门企业,创立于1998年,在温州、上海、丽水拥有三大生产基地和丽水铸造基地,总注册资本达1.2亿元,现共有工人500余名。2009年该企业产值约为1亿元,位居瓯北泵阀行业纳税前列。
叶先生说,公司目前已经很少有订单,在当地1000多家泵阀企业中,他的企业情况还算好的,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停产,工人也提前回家过年,今年春运估计不会成为难题。
2009年,叶先生的企业成为中石油、中石化上下游的产品供应中标单位,额度为六七千万元,供货时间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但是去年第四季度,他们没有下一个单子。今年单子能下多少,我也只能等他们电话。”叶先生说。
叶先生表示,现在的情况是表面看上去还不错,实际却不怎么样。公司去年1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20%左右,这在同行企业中已算优秀。但仔细分析,其中1000多万元为2008年的产值,去年实际只增长10%。“把2008年的部分产值计入2009年,这种情况在企业非常普遍。”叶先生说。
他的说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证实。瓯北去年前9个月泵阀企业上报产值54.1亿元,但实际产值比这数字要低。因为2008年第四季度很多工程延迟或没钱提货,2009年工程重新上马,发票开为当年产值,实际上这部分产值是2008年的。
叶先生说,为保住生存,避免员工流失,他放下架子多做了一些中低端产品。即便如此,对工人影响还是很大。去年他的工人每月工资最高不超过4000元,比金融危机前至少减少了1/3。
鉴于2008年之前,企业每年产值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瓯北基地产能已达到极限,叶先生2009年启动了丽水基地。他说,产能是扩大一倍,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产值实际只增长10%,这又导致部分厂房被闲置,原先订好的1000多万元设备也只好退单。
叶先生说,金融危机前,他的产品外销占30%、内销占70%,如今外销已压缩至10%、内销上升至90%,“预计国内市场下半年会有所好转,国外市场还遥遥无期。”他说。最让他担忧的是,如果今年市场还没有好起来,企业只好裁员。
瓯北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柯一杭说,原来瓯北的企业一到晚上就灯火通明,现在没有几家的灯还亮着;原来一个月工人只休息一天,但现在每周休息一天。
2009:时日之艰
目前,瓯北已形成了阀门、泵类、服装、皮鞋四大支柱产业,国家火炬计划将其列为泵阀特色产业基地,是“中国泵阀之乡”。去年瓯北规模以上泵阀企业的产值,与产值直线下降的2008年第四季度相比,仍然下降了2.3%。
瓯北镇经济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柯一杭说,从去年前10个月看,瓯北工业稳步回升态势明朗,全年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和去年持平,但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明年保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工业经济总体形势还不容乐观。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去年的统计数据还不算难看,这与地方统计方式的变化、监管力度的加强有关。一直以来,企业都存在偷税漏税、少报瞒报现象,于是政府部门用耗电量倒推工业产值,这样产值就补上去了。
柯一杭发现,20%企业对工业经济回暖不看好。目前企业反映的最大问题,是国内外市场都不景气。
除泵阀之外,鞋革是瓯北的第二大产业。柯一杭说,占据瓯北鞋业总产值55%的奥康、红蜻蜓、蜘蛛王3家企业,金融危机至今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但整体行业仍不理想,去年前11个月瓯北规模以上鞋革企业总产值69.1亿元,同比下降4.8%,这说明其他鞋革企业时日之艰。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说,鞋革行业回暖仅仅只是开始,没有外界所说的那么乐观。
相对泵阀、鞋革两大产业,服装是瓯北的第三大产业,去年表现还不错。去年前11个月,瓯北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总产值31.2亿元,同比增长17%,龙头企业拉动效应明显。另外还有十几家贴牌服装企业,去年生产倒是没问题,但利润已被压缩至最低。
企业不得不参与残酷的价格竞争。为别人贴牌企业,无论是泵阀还是服装,现在只有10%左右的利润,比以前下降了一半。同样款式的产品,一家企业卖12000元,另一家卖7000元,难怪有企业主感叹,这么低价格的产品不知怎么做出来的。
为渡过难关,众多瓯北企业“省”字当头。王振滔说,仅去年公司差旅费就节省了6000多万元,“原来出差会临时订机票,现在一般都提前7天。”上市公司报喜鸟的董事长周信忠说,节约是2009年很多公司的一大措施。
与中西部地区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同,瓯北的经济回暖只能依靠工业回暖。据介绍,在国家4万亿投资中,瓯北两个项目仅获得1000余万元,而且款项至今未到。
分管工业的瓯北镇副镇长王林海说,产业结构比较合理,是瓯北还能保持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泵阀、鞋革下去了,但服装等其他产业上来了。”
2010:品牌立镇
去年 6月至今,瓯北的超达阀门公司每天都有自主研发生产的阀门发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一款名为“煤气化装置用锁渣阀”的自主研发产品,为超达带来巨大的销售额,在国家重大工程神华煤液化等项目上,超达替代了进口品牌。
“龙头企业的经济效应已经非常明显。”柯一杭说,瓯北29家驰名商标获得企业,去年前10个月实现工业产值95.4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3.1%;仅29家企业就占了全镇3600来家企业总产值的1/2份额。
柯一杭说,去年瓯北技术改造项目44项,计划总投资20.3亿元。同时,为鼓励企业科技进步、自主创牌、自主创新、兼并重组就发放了143.5万元。“今后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强。”
瓯北镇委书记金丐旦在去年12月建镇20周年大会上表示,未来10年,瓯北将实施品牌战略,落实质量立镇。今后10年内,瓯北的中国名牌产品要增加10个,驰名商标达到50个,使瓯北成为全国的名牌大镇、经济强镇,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瓯北镇镇长徐孟鹤说,因为土地空间有限,瓯北将打造成精加工生产基地、企业总部中心,把品牌、企业家留在这里,然后鼓励他们上市。同时,鼓励企业把生产基地搬到外面去。
镇政府尤其重视泵阀行业。他说,对于泵阀行业要进行科技创新,这个占当地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行业,高端产品还做得不够,至今还没有产品进入核电、电力、西气东输等重大高科技领域。
于是,瓯北镇政府鼓励重组联合,给予优惠政策、资源优势,培养5-10家年产值10亿-20亿元的泵阀龙头企业。徐孟鹤说,如果把这个产业做起来,支撑今后瓯北5-10年经济发展没问题。目前,由政府投资5000多万元,联合高校成立的泵阀研究院已经开始运作,成为当地泵阀行业的“脑库”。
去年12月,瓯北镇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若干规定》,对制度创新、自主创新、争创品牌、引进人才、“走出去”5大方面的20种做法,给予1-10万元不等的奖励和补贴。
叶先生说,目前他的企业每年研发投资约占产值的2%-3%。“目前寄予厚望的主要就是这些燃气闸阀系列等。”
和浙江诸多乡镇一样,工业投资目前已成为软肋。去年前9个月,瓯北镇完成工业投资9.1亿元,同比下降15.7%,工业投资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当地镇政府的分析材料表示,经济形势不确定,企业主投资观望气氛浓厚是主要原因之一。
柯一杭说,当地政府一直在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但是尚未取得明显效果。据介绍,一家做化学品的企业,去年兼并了两家阀门企业。由于市场不好,再加上跨行业收购,目前效果不太好。
徐孟鹤建议那些观望的民间资金投资服务业。据统计,2008年瓯北第三产业仅占国民经济的27.25%,与发达国家约占70%的比重差距甚远。
柯一杭认为,2010年瓯北工业经济将会呈现缓慢增长态势,不可能像之前经济学家预测的全国经济走势的V字形或W字形,“增长是肯定的,但还是微小增长,在3%-5%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