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暂不涉民用住宅 险资投资不动产即将开闸
本报评论员:欧阳晓红
  欧阳晓红
  数千亿保险资金全面投资不动产的闸门一触即开。
  本报获悉,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管理办法细则或将于本月中下旬出台,其中保险资金不允许投资居民住宅,这意味着险资不会成为房价“高烧”的助推者。
  据消息人士透露,不动产投资监管细则拟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倘若保监会内部审批进展顺利,则有望在今年1月20日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出台。
不动产投资占比争议
  据悉,险资投资不动产的具体占比尚未确定。在险资总资产10%及超出10%甚至20%的问题上,监管部门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早在去年3月,为拓宽资金运用渠道,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通知》(保监会43号)规定投资占比即投资债权投资计划的余额,人寿保险公司一般不超过上季末总资产的6%,财产保险公司一般不超过上季末总资产的4%,基础设施投资其实也在不动产投资范畴之列。
  去年底,保监会公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保险资金可投资不动产,包括基础设施类不动产、非基础设施类不动产等。
  换言之,不动产投资占比或许至少不低于10%,否则全面投资不动产的空间将不足以包括商业楼宇及办公写字楼等。
  如果以10%测算,截至2009年11个月,保险总资产为3.9万亿,昭示届时将有3900亿的资金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不动产业;如果分别以15%、20%测算,则有5850亿、7800亿的保险资金为不动产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为保证保险业的长期投资收益埋下伏笔,与此同时,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助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这是因为监管细则对不动产的投向作了明确安排,对于不符合国家宏观政策,不利于环保、不利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动产项目等,险资不允许涉足。”业界分析人士称。
  此外,“运用借贷、发债、回购、拆解、等负债性资金进行不动产投资;直接进入房地产开发建设;提供无抵押担保的债权融资等”均将在不动产投资管理办法细则中被明令禁止。
  对于投资风险的管控,据悉监管层自有一套思路:如通过对“投资占比的限制、偿付能力要求,甚至于资本认可影响(即每笔投资对资本的影响程度)”多方面来权衡保险机构的投资能力与风控水平。
投资路径
  眼下,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路越走越广,如自用名义购买写字楼、通过集团旗下信托公司投资、直接购入上市地产公司股份、与房地产公司联姻、成立专门的不动产投资管理公司等,而不动产投资管理公司将会被视为“正规军”,因为,即将颁布的不动产管理办法细则中,将其做为要求之一。
  以自用名义购买写字楼始于2006年,在当时不少保险公司以不同方式购入土地或写字楼,获取租金回报,并将此部资产纳入固定资产项下。
  通过信托公司投资则源于平安保集团。
  中国人寿则以入股方式进入房地产业,最近其入股远洋地产。
  兴业证券分析师田辉认为,在《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保监会未明确各项投资比重,但是与此前预期出现大幅变动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保险公司先以自有物业转为不动产投资为主,但是从目前占投资资产的比重看,未来相关投资仍需加大。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为提高投资收益率,未来保险业的投资渠道将会全面打开。“不断开放拓宽投资收益来源,与此同时,开放又是为了化解保险业资金运作风险,但开放的前提是建立一套风控机制。”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暂不涉民用住宅 险资投资不动产即将开闸
  本文所版面
【第 20 版:保险/银行】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