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兰州石化爆炸事件”解读
“事城”兰州:重化工隐患
本报评论员:陈勇

  陈勇
  “地震了!”三个字还没喊出口,张学忠已经坐在了地上。随后家里的屋顶和天花板哗的一下塌了,门窗上的玻璃也全成碎片散落开来。
  巨大的冲击力把张学忠掀翻在地。他跑出门后才知道不是地震,是附近的兰州石化分公司303厂316罐区发生了爆炸。此时,工厂上方的天空已经腾起一股白色蘑菇云,滚滚浓烟不断冲天而上,红黄色的火焰足有20层楼高,一股热浪迎面袭来。
  张学忠是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桃源村6社的村民,长期以来他一直与303分厂做“邻居”。在他印象中,此次的爆炸是这些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
  根据甘肃省的官方通稿,发生于1月7日的这次爆炸由轻烃液化气爆炸引起,造成6人遇难,1人重伤,5人轻伤。经当地环保部门监测,无有毒气体排出,消防用水全部进入隔离缓冲池,经检测,对水体没有污染。
  在这起事故中,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的迅速应对和对媒体公开透明的做法,赢得了中央高层和社会的认可。但事故所带来的反思,更值得回味。
  迁村的念头
  1月14日,最后一处明火熄灭,惊魂未定的张学忠叙述起当天的经历仍心有余悸。他说:“搬,一定要搬,说啥也要搬,这地方没法活了。”
  张学忠搬家的念头并非突如其来,早在2007年时就已萌生。当年2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发生闪爆失火事故,造成6人轻伤。
  “那次也是非常严重。”张学忠说。当时为了避免更大的伤害,当地政府组织他们集体到排水公司二水厂后门处临时躲避。
  “不过人到那了,就没有人管了,政府都忙着救火去了。”张学忠埋怨说。
  桃源村分布在西固区广河路附近,南北两面是兰州石化分公司的各类球罐,西边是废弃的兰州铝厂遗址,铝厂旁边是一条铁道专用线。
  桃源村有村民3000人,900余户,村子两面都紧挨着兰州石化的厂区和球罐区。爆炸发生后,由于爆炸产生的巨大震荡和冲击力让村民的房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防止房屋进一步坍塌伤到人,许多村民来到西固区政府大厅避难、取暖。
  桃源村村民陈立功表示,自己已经在区政府大厅呆了4天4夜,乡里派人一天管两顿饭。
  “这个只是暂时性躲避,谁能保证以后不爆炸?”陈立功说,而且我们也已经受够了污染和爆炸的威胁,我们要求政府迁村。
  “有家不能住,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长期以来也没有任何的污染补偿,村民反应十分强烈,现在都要求搬走。”桃源村村长管齐林苦笑着说。
  对于管齐林来说,现在是两面为难。一面是来自上头的压力,一面是村民的压力。作为村长的他非常清楚,村民们惧怕的是什么,因为自己和村民一起都在遭受粉尘、异味、噪音甚至射线辐射的威胁。
  兰州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处一名官员坦言,那些地方确实不能居住,拖延到现在没有搬迁,是由于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积累所致,而且造地、盖房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表示,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苦,企业有企业的苦。
  兰州石化公司另一名高层管理人员透露,这次发生爆炸是因为产品存在“三老”问题:老设备、老技术、老工业。这些产品一般年限在15年左右,如今都40年了。
  该高管坦言,目前总公司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初步答应进行更换、更新,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过去40余年,兰州石化公司鲜有重大事故发生,但近年来却事故频发。从2002年起至今就已经发生过6起重大事故,造成19人死亡,32人受伤,45人中毒。
  根据兰州市西固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瞿伟的介绍,目前大厅里的村民已经离去,事情正在进一步解决当中。
  中共兰州市西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书林表示,区政府和石化公司已经召开过联席会议,第一步是把农民的房屋修缮好;第二步才是组织搬迁问题。
  杜书林说,先由中介公司对受损房屋进行估价,计算出补偿费用,然后再发放。他强调,区里一定会将老百姓的受损情况实事求是地统计出来,客观公正地进行补偿,石化公司也在积极处理善后事情。
  他直言,村民的最终目的是要整体搬迁,这个要求三年前就已经提过,但这牵涉到很多部门,也需要上级批准,还有搬迁的费用问题,这都需要时间解决,希望村民能理解。
  “三年又三年,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张学忠无奈道。
下转10版
上接09版
布局的伤痛
  发生爆炸事故的兰化316罐区,距离兰州市中心30公里,爆炸中心距居民区仅500余米。
  在石化行业,除了安全事故可能引发爆炸之外,其主要污染物有硫化氢、挥发酚、胺类、烃类、苯类、丙烯腈、环己烷、氨等。这些污染物会给工厂周围居民的健康带来影响,因此国家有公开规定:“为保护人体健康,必须在石油化工企业与居住区之间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否则周围的居民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是慢性的,它不会一下子显现出来,而是在身体里沉淀,时间一长就发作了。”兰州大学资环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教授张明泉说。
  桃源村村民王菊花因长期与化工厂为邻,皮肤上出现了斑点,并且开始腐烂。她为此求医5年,始终不知何因。医生叮嘱她别吃海鲜,注意水源的洁净。
  张明泉认为,在一些发达国家,将化工企业和居民区混在一起是不被允许的,也是不符合改善生存环境理念的。
  几乎没有人愿意和化工企业为邻,但是兰州市居民却大多饱受这种折磨。属于石化重地的西固区更是遍布了化工厂,一旦发生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西固是兰州西郊中心区,过去以农业为主。“一五”期间,国家在西固投资建设石油、化工等重点项目,奠定了其雄厚的工业基础,西固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大型石化工业基地。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西北创造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安江林介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重化工业转向中西部。在中国内地的沿江、沿河地带,重化工业项目几乎星罗密布。
  兰州盆地是哑铃型河谷盆地,西固位于西面,和主城区连成一体又相对独立,出于战备布局考虑,为了在“隐蔽”的同时更好地提供物资,当时许多大型企业都是建在河流上游。西固这一现状是由于特殊的地理布局和历史战略造成。
  “从当初的规划来看是合理,不过从环境角度上的风向、河流流向来看就不合理。当时对河流保护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但现在看来,这种布局不合理。”安江林说。
  张明泉指出,这样的布局具有两面性:从大气环境来看,将石化企业布局在兰州市西侧,是相对合理的,因为兰州市的主导风向以东北风为主,西侧正好处于下风向。但他认为,兰州是一个狭长的河谷盆地,静风天气较多,在静风天气下,也有可能出现污染物扩散,这对处在河谷盆地的兰州市区有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从静风天气角度思考,如此众多的化工企业布局于河谷盆地一端,无疑有其危险性。况且,化工企业主要排放的是碳素化合物。
  甘肃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一名官员表示,西固密布化工企业在兰州已经成为一个很难更改的既成事实,目前政府也在寻找突破口和平衡点。
  西固区当地一名政府官员直言,矿产资源天然地属于国家所有,而央企的财政又不归地方管辖,因此即便作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实际也没有监督权力。一旦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当地居民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地方政府的角色也比较尴尬。
重化工依赖的隐忧
  通过发展重化工业拉动经济增长是中国许多城市的惯用模式,而对于甘肃这样经济不发达的省份来说,更致命的是对重化工业的依赖。
  2006年,甘肃省出台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壮大石化支柱产业,依然是甘肃省产业布局的重点。同年,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化工产品价格也在节节攀升。
  安江林表示,正是这种良好的市场前景促进了当地化工产业布局的加快。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对GDP的需求和渴望,也加快了化工产业的发展力度。以西固区为石化工业基地的战略布局开始浮现,大量的化工厂、肥料厂、农药厂涌现在黄河上游。
  黄河贯穿兰州而过。如果没有爆炸,不会有人反思这种布局是否合理,而每次事故后,从省里到市里再到区里都会刮起一阵整顿风。
  2009年9月,兰州西固区陈坪街道小坪山半山坡的兰州飞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有害气体突然泄漏,数千学生、群众连夜冒雨“出逃”,在混杂着刺鼻气味的雨夜里,这些人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
  事情发生后,甘肃省召开了全省安全管理生产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全省范围内彻底清查这些化工企业,并要求西固区进行整顿。与会者回忆,甘肃省副省长石军的表情异常愤怒。
  尽管如此,化工企业前进的脚步并没有阻挡。一组数据显示,仅兰州市就有1834家化工企业,这还不包括中央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仅2009年,兰州石化公司以主营业务收入620亿元,名列甘肃工业百强榜首,为甘肃省的主要经济支柱。
  当地一名官员坦言,甘肃的经济发展可以用“重污染、高回报、负重前行”来概括。
  甘肃省环保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马晓军则认为,中国任何城市的发展都伴随着污染。甘肃是重化工城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它到了年老色衰的时候,如果你不加区别地对待,这不符合科学发展概念。
  马晓军觉得,现在对甘肃的污染问题,中央必须有补偿,有政策支持,否则不公平。没有资金补偿和政策支持,只是说要达标要改造,这要牺牲很多发展。
  安江林也表示,在甘肃、宁夏这些特殊地理位置的省份,由于历史原因,它们不得不依赖于过去的发展定位。而如今主政者已经意识到这种定位的不足,但在从过度重型化到轻型化转型上,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再加上地理位置、央企过多的历史原因,转型效果并不太好。
  安江林认为,只有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发展高加工度产业,更多地发展轻工业和服务业,而且让央企能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利用太阳能、风能、沙能去替代现有的资源,才能解决根本困境。他指出,当时的战略布局是适合的,如今必须改进。如果不及时调整产业布局结构,那么以后沙漠化将扩大,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大气污染日趋恶劣,城市将走向末路。
  1月15日,张学忠接到电话,说同村一个朋友死了。他觉得很慌,这位朋友才五十出头。近年来村里死亡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年纪越来越轻,去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病。
  张学忠说,如今站在银滩大桥上,向市区的天空展望,看不到一颗星星,到处是一片白雾笼罩。
  (文中张学忠为化名)
链接兰州石化近年来发生的事故
  2002年8月27日 兰州石化公司动力厂污水处理车间门前、兰州市西固区环行东路东西方向约1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不明有毒气体,导致沿线过往的15辆机动车的驾乘人员中5人死亡、45人中毒。
  2006年2月11日 兰州石化公司助剂厂发生闪爆,3人当场死亡。
  2006年5月29日 兰州石化正一正停工检修的有机厂发生爆炸,4人死亡,11人受伤。
  2006年6月28日 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发生泄漏失火。在消防灭火过程中,兰化消防支队1人死亡,10人受伤。
  2007年2月6日 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发生闪爆失火,6人受伤。
  2009年1月7日 兰州石化分公司303分厂316罐区发生爆炸事故。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事城”兰州:重化工隐患
  本文所版面
【第 09 版:中国】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