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周锡
山西省政府刚刚高调宣布煤改“完美落幕”,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就在1月8日发布了一封 《致全球浙商公开信》,将山西省列为2010浙商投资预警区域的候选地区。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尽管这封公开信的影响力有待商榷,但至少说明了民资对“山西煤改”风险的一种高度警惕,侧面表达了在这场“国进民退”式改革中遭受重创的温州民资的不满。
山西与迪拜
在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于杭州发布的这封公开信里,山西省被提名为2010年浙商投资预警区域的候选地区。
在对山西省风险警示进行阐述时,这封公开信写道:本次山西煤改对浙商尤其是温商的投资信心造成了巨大伤害,导致很多浙商对去山西投资望而生畏,非常不利于山西投资环境的改善,最终也将影响到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
据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估计,此次煤改令约450家浙商投资企业受损,受损资金达500亿元左右。由于浙江煤矿投资者的资金多来自亲朋好友的集资,有的甚至是高利贷,山西煤改对浙商的影响人数超过数万。
“对于山西煤改的方向,我们毫不质疑。但对于山西煤改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我们深表担忧。”公开信说,“在这次山西煤改中,由政府指定交易对象、交易价格、交易时间、交易方式,剥夺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决策权;当初山西大张旗鼓地来浙江招商,现如今唯恐驱之而不及,视原定契约以及核准为废纸,置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于不顾。这种明显违背国家现行法律、与市场经济公平自愿契约原则冲突的煤改政策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和山西一起被提名为投资预警候选地区的是2009年冬天因房地产泡沫破裂而成为世界焦点的迪拜。据不完全统计,浙商在迪拜楼市的损失已超过人民币20亿元。
公开信在阐述迪拜风险警示时表示:迪拜世界公司涉及的对外债务高达590亿美元,占迪拜总债务的74%,如此巨大的外债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明显好转的大背景下,隐藏了巨大的风险,也将深深的影响着全球经济。
该公开信最后呼吁全球浙商: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做强做大是我们屹立在商界的唯一法则。
发布此公开信的促进会是一个挂靠在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面的民间社团,专为“浙商的资本找项目、为项目找资本”。截至目前已拥有实名制注册的政府用户600余家、资本类机构500余家、企业用户20000余家。
之前,该协会以“公民建议书”的方式上书国务院,为在晋的浙江煤老板奔走呼吁。并于去年11月以“地方产业政策延续性与企业投资信心”为主题召开研讨会,希望邀请山西省政府官员与浙商对话,最终未能如愿。
从最佳到预警风险
在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上,山西太原曾获得“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称号。短短4年时间,变化之巨令人瞠目。
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秘书长蔡骅说,之所以把山西省列为2010浙商投资预警区域,主要理由是:一、浙商投资山西煤矿出现整体性亏损;二、对山西煤改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深表担忧。“这就像在高速公路危险路段设一个警示牌‘此处事故多发,请谨慎驾驶’。”
自山西省煤改政策出台以来,浙江省高度关注但一直低调行事。
去年7月,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族春等受浙江省政府相关部门委托,赴山西调研,完成了一份名为 《浙商在晋投资的煤矿企业在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背景下可能遭受重大损失》的调研报告,上报省政府。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高度重视此事。12月初,浙江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副主任林骏带队访问山西省政府,与浙江煤老板、山西省政府进行了一次会谈,无功而返。在此之前,温州市经济协作办、平阳和苍南两地政府也在山西调研、协商,但均无显著收获。
在山西煤改接近收官之时,补偿问题依然没有被很好解决。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一位政府负责人说:“很多煤老板告诉我,山西签约的速度很快,但付钱的速度却很慢。”
山西煤改事件后,这位负责人一直与外水头镇的煤老板保持联系,据他了解,大部分煤老板至今还没有拿到钱,或者只拿到一部分。他督促说,山西省政府一定要讲信用,签过协议后要如期付款,那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
温州籍煤老板谢先生印证了这位负责人的说法。谢先生在山西忻州投资了一个煤矿,山西煤改大局已定,他迫于无奈只能赶在收尾前签订协议,评估价在1.3亿-1.4亿元之间,与他当时投资额几乎相当。
谢先生说,忻州当地矿务局的官员已经答应,协议签订后10个工作日,他可以拿回一半投资额;再过10个工作日,可以拿回30%。半年后再拿回10%,再过一年半拿回剩下的10%。“这还不包括各项税收,以及乡、镇、村各级的管理费用等。”
谢先生表示,忻州之前出台过收购指导价,因国有企业不同意而搁浅,现在每个矿的收购价都下调几百万元至三千万元不等。大同的措施更为严厉,目前已关掉煤矿140多家,其中浙江商人占了1/3左右;长治则让企业再生产100天,之后无偿归国有企业所有。
“本钱收不回已成定局,只希望当地政府能兑现协议如期付钱,以解民间融资的燃眉之急,否则后果会难以想象。”谢先生说。
温州平阳和苍南是此轮民资败退的重灾区。平阳县政府经济协作办一位负责人说,去年11月他们前往山西调查发现,平阳在山西投资煤矿共400多处,总资产超过300亿,在山西从事煤矿业人员约1.5万,遍及山西各地。
其中,水头镇在山西的煤老板最多,绝大部分民间融资与煤炭有关。
平阳县水头镇政府那位政府负责人说,因在山西投资煤矿亏损,现在水头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是该镇历年来社会治安压力最大的,这已引起平阳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据他透露,当地政府已把“综合整治”列为当前最重要工作,支持债务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该打官司的打官司,但绝不允许打架、斗殴。
该负责人说,如果山西省不及时支付补偿金致使矛盾升级,一些在外的温州煤老板会跑到北京“申冤告状”,作为水头当地政府会很难监控和管理。“我们很同情他们,也理解他们目前的处境,但作为地方乡镇政府,为保一方平安,我们只能保持高压态势。”
好坏的标准
在把山西和迪拜提名为投资预警区候选地的同时,这封公开信还把成都、昆明等61个城市,列为2010浙商投资最佳城市提名候选。最终获奖城市将在5月公布。
这是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第二次发榜。去年5月他们发布了《2009浙商投资(中国)最佳城市》,昆明、南宁等15个城市榜上有名。该协会称,评选通过问卷调查、提名推荐、实地考察,以及网络投票的方式进行,历时半年。
蔡骅说,2010年的61个候选城市是通过网络投票和测评两种方式选出。首先协会发起会员网上投票初评,促进会再对各个城市招商引资政策进行分析,通过测评体系对国内各个城市进行筛选,最终选出61个候选地。
“评选主要基于当地投资环境是否优越、产业基础是否良好、发展前景是否广阔,政府和企业关系是否融洽,浙商在那边是否赚钱,这些大家都是能看到的。像尺一样精确的评选标准倒没有。”蔡骅说。
以昆明为例,自仇和任职昆明市委书记以来,很多浙商纷纷跟随去投资,目前浙商在那里投资了3个项目,涉及金额200多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该协会称,自评选以来,昆明市作为浙商心目中的投资最佳城市,不仅吸引了广大浙商的广泛关注,更成为了本会的重点投资推荐城市。
针对外界对“榜单”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一些质疑,蔡骅称,“我们是请专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测评出来的,不存在商业利益。发榜是为了更好地引导资金走向,促进浙商与当地的紧密关系。”
“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位温州煤老板说,“基于浙商投资现状,这个年轻的协会发布榜单,或许存在作秀之嫌,权威性、影响力可以商榷,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看出民间资金在这轮国进民退式改革中的不满态度。”
蔡骅表示,把山西省列为2010浙商投资预警区域,并不意味着山西今后的投资环境会不好。他说希望山西省政府有关部门能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效、妥善解决煤改问题,届时他们将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为山西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