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汽车评奖季
本报评论员:耿慧丽

  耿慧丽
  1月15日,多位业界专家与车企高管、资深媒体评论员齐聚北京。这次他们不是参加论坛,而是参加新浪汽车“年度车2010”评选的颁奖典礼。
  颁奖仪式设在一家五星级饭店,来自媒体、高校与专业测试机构的评委统一身着唐装,请来歌手郑钧、演员秦岚等四位明星做颁奖嘉宾,中间穿插额尔古纳乐队表演。在进行了数月的专业严肃评选过程之后,新浪年度车2010评选以一场星光熠熠的盛典落幕。
  以上只是近期国内汽车业大大小小的颁奖活动中的典型一幕。近几年,随着国内汽车消费的繁荣,每到岁末年初,各路媒体的汽车评选便陆续登场。而仅仅新浪汽车,最近就接连举办两场较大规模的评选颁奖。年度车2010的评选一周后22日,还举办了一场“2009中国进口汽车风云榜”颁奖典礼。
遍地开花
  名目繁多的评奖已经是眼下国内汽车行业的一道“景观”,也是汽车行业繁荣的一个衍生物。
  在年度车2010颁奖典礼上,获奖企业代表说得最多的词是感谢。感谢2009年红火的车市,感谢新浪汽车提供一个业内盘点总结的平台,更感谢这次评奖给自家企业的产品所给予的认可与肯定。
  “2009年车企销售业绩好,大家也乐于参与这种锦上添花的评选。有些企业获得的奖项加起来多达百余项,真是领奖领到手软。”某自主品牌宣传部的一位员工表示。
  在这位员工看来,车企如此看重评选,主要是因为获得的奖项可以作为今后宣传的亮点,而且是简单但很有效的宣传点。大多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与产品并不是很了解,销售顾问苦口婆心说半天车上的先进技术或配置,消费者往往将信将疑,但如果说在某某权威媒体、众多人参加投票的评选中获得什么奖项,消费者一下子就增添很多好感。
  “这也是很多汽车广告上喜欢标注获得某某年度车型、获得几十个奖项的原因所在。当然,获奖多也能成为企业公关部门乃至销售部门一年工作成绩的一部分,借此向领导表功。”该员工表示。
  源于国外的汽车评选传入中国后很快呈遍地开花之势,但也有些变了味。国外媒体也有年度车型评选之类的活动,但人家往往是专业汽车媒体或媒体与专业测试机构一道评出,不收取费用,独立公正,而且只有一个年度车型,当选车型往往代表今后技术或消费趋势,有很强的公信力。
  “现在国内的汽车评奖很多,但能像国外那样代表趋势性、有很强公信力的评选不多。有些不过是媒体与汽车企业之间的一种自娱自乐行为。”一家合资企业的公关部负责人表示。
大浪淘沙
  面对档次、目的不一的车型评奖,企业心中自然有一杆秤。近两年车型评选也开始分化,那些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重在打造评奖公信力与影响力的评选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从颁奖的嘉宾阵容上,往往能看出该评奖的含金量与影响力。在新浪这次年度车颁奖,颁奖嘉宾包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沈进军、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滕伯乐等协会专业人士,企业领奖代表则有上海通用汽车副总蒋泰瑞、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副总田聪明、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副总于洪江等,阵容堪称“豪华”。
  从记者对几家主流车企的了解看,新浪汽车、《汽车族》杂志等少数车型评选,属于车企比较认可的评选。前者是联合多家媒体共同合作,传播范围较广,影响力提升很快;后者曾举办国内首届年度车型评选,开创国内汽车专业评选之先河,从2002年一直坚持至今,且奖项较少,积累了一定的口碑。
  在资深汽车媒体人士李安定看来,这些受厂家看重的车型评选活动都有明确的评选标准、评选过程还比较认真。“这些评选结果都是经过专业评委实地试车、投票后得出的,虽然不能做到完全的客观公正,但评选过程还算比较认真、严格。”
  “目前国内能称得上严格、客观的车型评选,真是太少了。”虽然最近拿了很多奖,那位合资企业公关负责人依然心中遗憾。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汽车评奖季
  本文所版面
【第 44 版:汽车】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