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陕西:不跟“政策泡沫”
本报评论员:张延龙

  张延龙
  1月25日上午,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特地打上一条鲜艳的红领带的陕西省省长袁纯清,神情肃穆地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186.65亿元,增长13.6%,完成财政总收入1389.5亿元,增长25.8%。”这几个数字说罢,台下掌声雷动。
  这一被当地称作“说得出,做得到”的成绩单,在陕西“两会”召开前夕的陕西省政府全体会议上就已经被透露,袁纯清说:“2009年的经济总量有望超过山西,进入全国排名的中游位置。2010年,陕西进入一个关键期和攻坚期,各地各部门从现在起要有向中看、向东看的志气,有信心、有志气、有头脑地度过这个关键期。”
  从2005年开始,陕西省GDP排位平均以每年跃升一位的速度增长,时局困难的2009年初,陕西省制定了全年GDP增长13%的目标,这一目标曾经被许多人认为不切实际。
  当地人士说,陕西排位从“四西”之末(山西,广西,江西,陕西),跃升四西之首,是坚持实事求是理念,没有一味地抓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的结果,传统服务业和能源重化工产业为陕西经济这一轮高速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投资
  投资仍然是陕西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石,2009年陕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53亿元,增长35.1%。
  2009年伊始,陕西亦面临工业增速下滑的局面,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的委员、西安石油大学教授曾昭宁告诉本报,去年2月份,许多大型企业效益急速下滑,由于接不到订单,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天甚至只生产十几辆汽车,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的亏损也让临潼当地的财政收入下降得厉害。
  随后,大量央企、省属大型国企的投资项目开始集中启动,袁纯清说:“先后与十多家商业银行和央企达成了3000多亿元信贷投放和8000亿元项目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有效引导了社会投入。全年安排省级重点项目334个,其中新开工69个,有23个提前开工,资金到位、在建项目、工程进度均创历年最高水平。”
  “在建铁路2600公里,其中6天内开工了5个项目。”袁纯清说。
  一家排名前三的陕西省属国企高管告诉本报,“能开工的项目,2009年全开了。下面的公司需要钱,直接向集团公司打报告,集团筹措资金。”
  这些投资主要由央企和陕西的大型国企主导,在投资的急速拉动下,“大企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陕西省属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9.9%,全省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6户,新增了3户,其中延长集团突破800亿元、煤化和有色集团分别突破300亿元。1-11月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较上半年提高28.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达14.8%。”
  延长、煤化和有色集团,同属于资源、能源类行业,大量投资项目都集中于陕北地区的能源化工基地,此外,央企、省外国企在此间的大规模投资也包括了神华陶氏榆林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兖矿100万吨煤间接液化、延安100万吨乙烯等一批重大转化项目。
  由此而来的日趋集中的社会资源和财富问题也逐渐被当地重视,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当地也开始进行探索,“两会”上,陕西省人大代表、神木县县长雷正西提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出台《开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税(费)》有关法规的议案。
  神木县是陕西的能源第一县,并曾以全民免费医疗名噪一时。雷正西说,神木是通过公共财政调整利益关系,坚持的原则是民生建设全方位、多角度、高标准、广覆盖、可持续,“在这个原则下首先搞的是免费教育,学费全管,每天每个学生还补助5.5元的伙食,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每学期享受5000到10000元的补贴,免费教育一年的总量是1.8亿元,免费医疗1.5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1.2亿元,城乡居民供暖补贴近1亿元。五保、低保都是全方位、高标准,没有遗漏的。”
内需
  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说,“实事求是的理念不仅体现在陕西抓了能源重化工这类以前不敢讲、其他省份进行调整的产业,也体现在,大量包括餐饮、美容、家政、装修等有些地方看不上、瞧不起的普通服务业,有了一个比较快的发展。”
  他说,“现在大量地区都在抓金融、电信等高端服务业,全国各地都做了一些地方性的规划,这实质上是一种 ‘政策泡沫’,陕西不要盲目跟风。正是那些别人试图淘汰的产业让陕西升位,让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提高,陕北地区有资源优势,可以跨越发展,但关中地区仍然是传统城镇,聚集了大量传统行业,想跨越很难。”
  袁纯清说,陕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0亿元,增长19.7%,尤为可喜的是农村消费潜力得到释放,县及县以下零售总额增长19.4%。
  同时,咸阳机场、榆林机场旅客吞吐量增幅分别为全国十大机场第一和支线机场第一,咸阳机场已进入世界百强机场行列。
  这实质反映了陕西内需的逐渐旺盛,曾昭宁说,“陕西的外贸依存度不到10%,大量产业均依赖于内需市场,因此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尽管一些行业也受到了冲击,但比沿海地区要小得多。经济一旦复苏,内需拉动也会比较快。”
  袁纯清提醒,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小城镇发展滞后于大中城市,承载工业化和拉动内需的能力不足;县域经济实力不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存在诸多发展的瓶颈制约”。
  去年11月,《时代周刊》在封面文章报道称,通过在西安发现的各种充满乐观的消费行为,看到中国经济的转型,“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引领这种转变的,是像西安这样的省会城市,这座人口800万的城市的经济繁荣,有望使中国能顺利完成其下一个经济转型——中国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促进增长,它有必要重新平衡经济,让国内消费在增长方面贡献更多。这种转变不仅对中国有好处,而且有助于稳定全球经济。”
  这篇没有提到什么高新技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的报道在后来被西安当地媒体反复引用佐证,在过去,西安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曾是当地的骄傲,并一直以建设中国最像硅谷的地方为目标。
  可一位不愿具名的西安当地官员说,“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发展这些有技术含量的产业,这当然很好,是谁都看得到的政绩,可是归根结底,造飞机、研发基地这些东西,解决不了大多数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和收入提高问题。我们要发展,但不能盲目发展,现状仍然是,北京、上海要搞那些高端的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就提供能源,提供劳动力,提供服务型的产品,全国一盘棋。”
  但是曾昭宁的观点与此稍有不同,他说,“近几年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是慢了下来,这背后既有金融危机等外部原因,也有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等内在原因。但是,人家一旦完成转型升级,我们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陕西需要有忧患意识,在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大调整结构的力度,推动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升级。”
陕南再定位
  相比于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陕北、关中,陕南地区的发展则一直是陕西当地的心结。
  由于地处秦岭山区,陕南地区在过去交通相当不便利,而南水北调、小南水北调等工程的相继提出和实施,则又进一步提高了当地水质保护的标准,大量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
  “陕南仅存的优势就是矿产和生态资源,但是为了保护生态资源,许多矿产开采被限制。”张宝通说。
  发展思路正在被当地逐渐厘清,袁纯清说,要制定陕南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破解陕南突破发展的路径与模式难题。
  2009年陕南三市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14.6%,高于全省水平,但实质上,大部分增长依然依赖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李侃社回忆说,在2005年以前,从汉中农村到西安,需要辗转几次,换好几辆车,一至两天才能到西安。
  而随着西柞高速、西汉高速公路的全面贯通、西合和银武高速公路商洛段工程建设,以及一批国省道及出省通道改造与建设,陕南天然的生态环境、清洁温润的气候以及丰富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批关中、陕北,甚至全国各地游客的青睐,陕南旅游资源开始被逐渐激活。
  而循环经济规划也让工业在陕南有了发展的载体,袁纯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积极实施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榆林、杨凌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和汉中、安康、商洛循环经济园区以及延长集团靖边循环工业产业园建设,支持铜川搞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
  据了解,刚刚印发的《陕南循环经济规划》,明确提出了陕南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方案和实施步骤。陕南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水泥、钢铁、铅锌、电石、铁合金等行业准入条件,优化核心聚集区布局,统筹各工业园区上下游产业项目及关联项目,通过 “补链”工程,引导和吸纳企业、项目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向聚集区、园区集聚,完善产业链条,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对于2010年,陕西省提出了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15%的工作目标。这两个数字均未超过刚刚过去的一年,“该指标已经综合考虑了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既有利于保持陕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又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促进就业和维护稳定。”袁纯清说。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陕西:不跟“政策泡沫”
  本文所版面
【第 11 版:特别报道】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