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怪公司”梅高
本报评论员:杨阳
  杨阳
  这家广告公司经常在投标中从国际著名的4A公司手里抢走客户,深居简出不事张扬,他们决心不碰广告公司最赚钱的“媒介”业务,不能骂的客户不接,不能见到老板的客户不接——它就是:梅高。
  “我们做的是全套的解决方案。”梅高公司董事长高峻对梅高的定位是创意顾问公司。这家公司刚刚跨过成立20周年纪念日,服务过的客户中赫然有中粮集团、五粮液、燕京等著名品牌,他们一直或曾经作为梅高客户名单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桂林的漓泉啤酒和梅高合作了20年,梅高70%的客户合作时间都在三年以上。
  “北海”的“狼”
  1985年,曾经去美国学习一段时间的高峻执教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高峻开始白手起家创业——总共用47元在广西的北海办了一个“个体户”的执照,成立了“梅高设计事务所”。
  早期的梅高设计事务所与广告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为企业设计包装的公司。当时的高峻在设计界已经小有名气,并且在美国接触了企业识别体系——当时最先进的CIS(企业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而大陆接受这个概念则是1993年左右的事情了。
  就是这个先进的概念让高峻成了当时最“高端”的人,在为企业的设计招标中中标率最高。高峻设计的包装总是与众不同,带着洋味,带着时尚。高峻设计事务所成立仅仅3个月生意就开始越来越多。
  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南洋饼干厂的一次生意。那是高峻的一笔“大生意”,连同设计及印刷代理总金额超过10万元的包装设计费,饼干厂预付了7万元订金。他的设计让南阳饼干厂厂长很满意,不过由于印刷条件限制,他需要到广东顺德去印刷。每个袋子高峻可以从中赚到0.2元的差价,这次他要印的是10万个包装袋。
  谁知道由于当时印刷技术有限,所有的印刷袋上都易泛起绿色的小点,让饼干袋看起来好像发了霉,尽管别的品牌饼干包装也如出一辙,但南阳饼干厂厂长仍然心有余悸,提出要高峻包销全部代印的10万袋饼干才能结算费用。
  无奈中的高峻带着三四个人去了宜宾的糖酒会。他们从学校租来一些桌椅,又从街上买了纸笔,发挥他们唯一的特长——包装出了一个展台,没想到这些包装新颖的饼干一上午就按厂长定的价格被抢订一空。很多没订到饼干的公司还追到了北海。
  这一役让梅高公司的名气更大了,但并没有让高峻转型成为饼干厂的代理商,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对设计的信心,并且看到了中国全民消费的力量,当然,这次经历也让他认识到了如果永远在北海这个 “旮旯”里,是得不到更大发展的。
  转战桂林
  1990年是对高峻最具决定意义的一年,他从北海走到了桂林。
  当年,高峻的一位画家老师是桂林市工艺美术总公司总经理。当时广西漓泉啤酒刚刚建厂两年,希望重新包装啤酒,进行公开广告招标,甚至吸引了广东省的广告公司前来投标。
  漓泉啤酒厂一年45万的广告投入在当时已经属于巨资。高峻的老师从北海把高峻这支团队拉来助阵。但此时距离厂方规定的时间只剩一个星期的时间。高峻在去漓泉啤酒厂了解情况并且收集了大量啤酒标签资料后,带领手下不眠不休地干了一个星期,拿出了除酒瓶标签外的全套企业包装方案体系。
  设计方案送到漓泉啤酒,由该厂的员工和管理层先后投票。投票结果毫无悬念,高峻全套企业设计方案得票率高达90%。漓泉啤酒就此成了梅高公司20年的合作伙伴。
  漓泉啤酒这一战成了梅高公司发展史上最为关键的“一推”。
  应漓泉啤酒的要求,高峻也把公司从北海迁到了桂林。高峻知道,做广告这一行一定要往中心城市走,桂林可能是一站,但不是最后的终点站。
  漓泉啤酒的合作让梅高有了在桂林立足的基础,接下来的一桩买卖对高峻有了更深的触动。
  一家做胶布、绷带的半国营半集体小厂找上门来,该厂领导偶然发现一对四川海姓兄弟的膏药治疗骨刺非常有效,就想把膏药附在绷带上开发一种新药出来。
  高峻委托城市调查队帮忙调查的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当时中国十家医学院中有九家都是西医,只有一家才是中医学院。这意味着90%的西医渠道是没有了。
  高峻发现邦迪公司的东西其实也是膏药,但包装不一样,概念也不一样,摆在西药柜台里。
  于是,“祖传秘方”、“中药草本”等等概念全部被高峻抛弃,他给这款膏药的定位是国际化的西医属性的产品,12个小时源源不断为患者供药力,并且提高定价到10元。这样的概念果然被各家医院和消费者所接受,在广州一炮打红,为天和骨通创造了一个奇迹。现在,天和骨通已经是梅高17年的客户。
  “怪”公司
  在梅高的客户眼中,这是一家怪公司。
  1996年,高峻决心放弃广告界比较赚钱的“媒介”业务。用高峻自己的话说,梅高后来的发展思路是做企业竞争力工程——这在当时是需要足够勇气的,那个年代广告媒介业务的利润可以高达15%-17%。
  但高峻的抉择被时间证明是正确的,广告媒介业务的利润多年来一路下滑到了今天的几乎零利润,许多广告公司不得不被迫转型。此时,梅高已经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企业品牌、营销顾问策划公司。
  高峻习惯在仔细研究之后开始给客户挑毛病。“不能骂的客户我们是不接的。”高峻固执地认为,企业找梅高一定是因为自己的公司能开处方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花钱想听拍马屁的奉承话。见不到企业的老板或者说“决策人”会增加失败的风险,在高峻看来“企业”是抽象的,而老板的想法才是具体真实的。
  “资本对我们这个行业是坏事。我很看不起千方百计只图在金融市场上圈钱的公司,钱一到手,不到三年就做不下去了。我们这个行业的本质是洞察力、想象力和整合力,靠创造性去解决问题,必须站在企业家的立场,运用专家的思考,更重要的你必须有手艺人的功夫,才能干出漂亮的活来。这是不可复制的,也是拿不走的。”高峻认为。
  本着这样的理念,梅高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在,梅高公司以不过200人的团队创造着每年同行中不俗的业绩及可观的利润。但高峻对上市淡然处之。他调侃地说:“要不人死得快,要不公司死得快。烦恼会增加。”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怪公司”梅高
  本文所版面
【第 31 版:中小企业】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