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外贸虽然出现了进一步回升的势头,但是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我估计还需要一到二年,或者二到三年,甚至时间更长。”
——2010年1月19日陈德铭会见印度商务部部长时做出上述表示。
核心关注:2009年,中国的外贸经历了最困难的一年,庆幸的是出口份额在全球市场不降反升。
这为2010年的外贸恢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美欧等主要出口市场保护主义抬头,2010年,中国的外贸形势也将迎来最为复杂的一年。
贸易摩擦将成为一种常态,中国商务部在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扩大进口和开拓新的市场。
2010年政策扫描
◆充实完善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政策
◆提升内贸流通现代化水平
◆努力实现外贸“保份额、调结构、促平衡”
◆提升利用外资质量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强多双边经贸关系和两岸四地经贸合作
◆妥善应对国际经贸摩擦
◆研究编制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
◆加强商务系统自身建设
政策点评:
根据我们的研究,2010年的出口增速恐怕要超过10%。到2010年,中国外贸总额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与此同时,贸易摩擦将成为常态,这加大了出口回暖的不确定性。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2009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2010年商务工作的十项任务,其中第二项任务提到,要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构筑现代流通网络、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来提升内贸流通的现代化水平。
大部分产品在制造销售过程中,流通的时间占到80%以上,流通效率成为决定经济运行速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在中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
在2010年的工作中,商务部会进一步完善物流与仓储业等行业的标准体系、鼓励生产企业的采购和销售外包,以及研究制定支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的重组并购政策。结合物流产业被纳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我们可以预期,中国物流业后续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扶持,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
扩大消费,特别是城乡居民消费仍将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但是这方面的推进仍有较大的困难,商务部一个部门的推动力是有限的。
——李雨时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