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基金公司规模扩张捷径:争锋指数基金
本报评论员:龙开河
  龙开河
  指数基金正在成为基金公司规模较量战中举足轻重的砝码。
  股指期货渐行渐近之际,一场指数基金大战正硝烟弥漫。博时、广发等大型基金公司率先发力,通过打出股指期货牌,加大旗下挂钩沪深300等指数的基金产品的持续营销力度。与此同时,新发指数基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除了年初至今新成立的4只指数型基金以外,目前正在发行的8只开放式基金中,有5只为指数型基金。
  近几年来,尤其是从2009年起,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把指数基金作为必争之地,而指数基金也成为基金公司竞争规模排名的胜负手。
嘉实沪深300“样本”
  这是一场大型基金公司的盛宴。
  截至2009年底的数据显示,在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前十只指数基金中,有八只出身于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按2009年底最新规模数据排名)。其中,嘉实沪深300、易方达上证50、华夏沪深50分别以394亿元、263亿元、262亿元的管理资产规模位居指数基金规模排名前三甲。
  嘉实沪深300成立于2005年8月29日,首募8.67亿元,是国内首只沪深300指数基金。经过四年多运作,其资产迅速膨胀,目前与国内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规模相当。该基金不仅是国内最大的指数基金,而且也是嘉实基金公司旗下规模最大的基金,在嘉实1558亿元的基金资产总规模中占1/4。
  与被动型基金嘉实沪深300“越长越肥”相比,嘉实旗下主动型基金策略增长则在一直“瘦身”。嘉实策略增长成立于2006年12月12日,首募规模419亿元。截至2009年年底,该基金已减少到90亿元。从业绩表现看,从2007年至2009年的三年里,嘉实策略增长的回报率为46.16%,明显低于嘉实沪深300同期61.23%的回报率。
  嘉实策略增长由明星基金经理邵健管理,但面对单只规模达到三四百亿元的基金“巨无霸”,或许有些力不从心。而由他管理的另一只小盘基金嘉实增长的表现却很优秀,在2007年至2009年三年里回报率达101.42%。
  “远见者稳进。”通过发展指数基金,嘉实较好地解决了超大规模基金的管理问题。其实,用主动管理的中小盘基金做好业绩和品牌,用指数基金做大资产规模,这也是其他多家基金公司在规模排名竞赛中胜出的路径。
易方达晋级“指基王”
  在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易方达的资产管理规模仅次于华夏,位居第二。对易方达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之后,就可以发现,易方达旗下主动型基金的亮丽业绩表现成就了公司品牌,指数基金的壮大又丰满了易方达的躯体。
  早在2006年之前,易方达平稳增长、易方达策略成长等基金就以业绩优秀闻名,江作良、肖坚等明星基金经理及其投研团队名扬业界。
  2009年,易方达平稳增长、易方达策略成长的表现相对暗淡,但易方达价值成长异军突起,其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102.89%,在所有开放式混合型基金中位列第一。
  同时,该公司指数基金的地位在快速上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易方达旗下有4只指数基金,合计管理资产规模达690亿元,在其全部基金资产中接近半壁江山。易方达现正发行上证中盘ETF及其联接基金,旗下指数基金的数量将增至6只,覆盖大、中、小盘各类风格指数。由于不同指数间的差异较大,因此,指数基金间的业绩表现也有很大差距。在2007年至2009年的三年里,易方达深证100ETF的回报率为122.90%,在易方达旗下所有基金中名列第一,成为该公司指数基金获得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此外,博时基金也在加快在指数基金领域的扩张步伐。其从巴克莱国际投资管理公司(BGI)重金挖来王政等量化投资专家,以建立公司在指数基金等量化投资产品方面的优势。据悉,博时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投研团队共有9人,其中共有7人来自BGI。
中小公司紧追
  面对指数基金家族的快速壮大,以及大公司占据大部分份额的现状,中小基金公司正在发力猛追。今年2月份以来,长信中证央企100、中海上证50先后开始首发,正在填补旗下缺乏指数基金品种的空白。
  长信基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28日,旗下有银行精选、金利趋势、增长策略3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在2007年至2009年的三年时间里,它们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66.77%、72.08%、69.88%,在97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中,分别位于第68位、第64位、第66位,均居于后1/2的水平。
  鉴于主动型基金的持有人往往相对更加专业,对基金业绩的表现比较敏感,因此,主动型基金的规模一般与其业绩表现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长信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在60家基金公司中位居中游。而较长信晚半年成立的广发,截至2009年年底的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已达1104亿元,在前十大基金公司中位居第六,差距分外明显。如今,长信开始力图在指数基金上有所作为。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业绩表现和管理规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指数基金上体现得并不明显。从这个角度讲,指数基金堪称基金公司规模的稳定器。
  “对于很多非专业的投资者来说,选择一个指数产品做定投,即便不是最好的策略,但也不是最坏的策略。”长信央企100基金经理许万国说。
  指数基金缘何更容易得到投资者的青睐?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人们总是在市场上涨了一段时间后,才更加关注市场,关注市场的时候指数又涨得多,而手中的主动型基金则往往因股票仓位还没有及时提高上来而涨得少,这种近期情况的效应,对投资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对于大型基金公司,以及最新年度或者近几年业绩出众的公司,不管这些公司发行的是什么样的产品、适不适合自己,投资者都乐于追捧。此外,指数基金把跟踪标的指数作为投资目标,风格稳定,费用低廉,诸多特点成为很多投资者喜爱指数基金的理由。
  或许也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让基金公司对指数基金情有独钟。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基金公司规模扩张捷径:争锋指数基金
  本文所版面
【第 24 版:基金】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