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广告
本报评论员:CoatesLorilleUS
  天龙集团发力水性油墨 低碳谱写精彩世界
  投资者即将有机会分享我国高速增长的低碳油墨行业所创造的财富。3月16日,广东天龙油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龙集团,300063)发布在创业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将公开发行1700百万股。
  公开资料显示,天龙集团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低碳的水性油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依托于公司在国内领先的水性油墨研究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合成树脂技术,形成了集水性油墨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在行业中处于引领地位。
油墨行业低碳龙头
  天龙集团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的产品包括水性油墨、溶剂油墨和胶印油墨,其中主导产品环保型水性油墨占公司产销量的80%以上。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23439.33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45.37万元,是国内水性油墨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油墨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全国油墨行业信息中心公布数据也显示,在2008年全国前十名油墨企业销量、销售收入排名中,天龙集团实现销量16274吨,排在第五位。根据《中国水性油墨研究报告》(2009年)统计数据,2006-2008年我国水性油墨的产量分别为5.65万吨、6.79万吨和7.97万吨,天龙集团的销售量分别为9921吨、11762吨、12572吨,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56%和17.32%和15.77%,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行业前茅。
  低碳的水性油墨作为公司的主要产品,目前公司在该领域占有绝地优势。印刷油墨的环保安全问题催生了水性油墨的巨大需求。长江证券认为,公司作为该行业龙头,将在油墨的转型中充分收益。
  资料显示,传统的印刷油墨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残留溶剂、有机挥发物以及多环芳烃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发生化学迁移,对包装内容物造成污染,从而导致包装物中含有甲苯、二甲苯、铅、汞、砷、铬等有害物质,其中苯类残留对人的危害最大,易引起癌症。
  而水性油墨具有无毒、无污染的特点,符合环保政策的要求,已成为油墨行业发展的主流。由于水性油墨使用的溶剂是水,不含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避免了溶剂型油墨中的有毒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和对被包装商品的污染,改善了印刷作业环境,在环保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行业内被认为是 “非常具有发展前途的印刷油墨”,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使用。
  美国最早颁布法令规定医药、食品等软包装行业禁止使用含苯等有机溶剂油墨,必须使用环保型的绿色油墨,其中水性油墨是目前所有印刷油墨中唯一经FDA认可的油墨;英国、日本和欧盟等也有相关规定。
  油墨的安全环保问题同样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2009年6月1日起,我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正式生效,对包装材料和印刷都有严格规定。
  天龙集团在油墨行业占领引领地位的同时,还通过技术、渠道和品牌等优势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有效地阻止了追随者的赶超。
  综合参与询价的券商的研究报告,询价机构一致认为公司是核心竞争力突出的水性油墨龙头企业,技术和服务优势确保公司盈利能力行内领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研发优势。公司在水性油墨系列产品及合成树脂等方面的研发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拥有目前国内领先的水性油墨研究开发基地,已开发出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第二,根据我国印刷产业分布状况,公司选择在肇庆、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7个生产基地,构建起科学的生产基地覆盖网络,能够迅速满足大型包装印刷企业油墨需求,确保了公司在国内水性油墨中、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第三,“驻厂调墨”销售服务优势。公司在在业内率先推行的 “零距离”、“零损耗”、“零库存”的驻厂调墨销售服务模式日趋成熟和完善,最大限度地保证客户产品印刷质量。
  第一创业证券认为,天龙集团背靠稳定增长的油墨行业,将获得高于GDP的发展速度,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而水性油墨行业发展速度高于油墨行业,是油墨行业的发展方向,天龙集团作为行业龙头公司将最大程度的分享行业成长。
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对油墨节能环保政策的推动,我国水性油墨的产量从2004年4.08万吨增加到2008年7.97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22%,高于同期油墨总产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9.69%,产量占油墨总产量的比例也由2004年的13.74%增长到2008年的18.53%,呈持续提高态势。环保型水性油墨市场需求的增长直接带动公司水性油墨产品销量的增加。
  水性油墨低碳环保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油墨行业的发展方向。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印刷包装业发展势头迅猛,这直接拉动了油墨需求的增长。我国油墨2008年产量达到43万吨,销售额约为91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水性油墨无毒、无污染的特点,在环保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符合环保政策的要求,已成为油墨行业发展的主流。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扩大水性油墨的使用范围,以逐步取代传统溶剂型油墨。从国际包装印刷的发展趋势来看,水性油墨已从单一的纸箱印刷向各种基材、多色套印方向发展。
  近年来,我国对食品的包装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使得水性油墨印刷的市场地位不断提高,2008年水性油墨产量7.97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22%,高于同期油墨总产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产量占比也由2004年的13.74%增长到2008年的18.53%。根据中国油墨协会预测,未来几年内我国水性油墨的产量将保持20%左右的速度增长,水性油墨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水性油墨市场需求的增长将直接带动公司水性油墨产品销量和收入的增加。
  而国际市场上巨大的油墨需求,也催生了巨大的油墨制造市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下游出版印刷、包装行业的推动,全球油墨行业持续增长。据中国油墨网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市场油墨销售额约150亿美元,油墨总产量约360万吨,其中北美洲105万吨,南美洲25万吨,欧洲120万吨,亚洲110万吨。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胶印油墨需求比例逐步降低,新型环保柔印方式得到广泛应用。2001年美国油墨市值42.4亿美元,其中柔板印刷占42%,胶印油墨印刷占24%、凹版印刷占14%、丝网印刷占4%。而柔印方式印刷及凹版印刷主要采用水性油墨,其中,大约有95%的柔印产品、80%的凹版印刷采用水性油墨。
  我国油墨工业起步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油墨产业的规模相比,差距较大。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下游包装、印刷行业的发展,我国油墨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我国油墨行业的技术改造,也促进油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油墨行业协会规划,我国油墨行业技术改造投资重点为各种版型水性油墨的研发和生产。国内印刷行业的高速增长更是提升了对水性油墨的需求。据中国印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4年至2008年,我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15%,印刷工业的发展直接拉动了市场对油墨需求的增长。我国油墨产量由2004年的29.7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43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达9.69%。
  券商研究报告认为,参考中国油墨协会的预测,我们假设未来几年国内水性油墨的产量将保持20%左右的速度增长,天龙集团募资增产由于规模化生产以及 “驻厂调墨”模式下核心客户的增多,毛利率未来三年均保持在40%左右。
募集资本助推
天龙集团招股书显示,此次天龙油墨预计发行不超过1,700万A股,所募资金主要用于扩大产能、完善销售与服务网络以及技术改造等,具体将用于五个项目:(1)水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北京市天虹油墨厂房扩建项目;(3)销售与服务网络扩建项目;(4)水性油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主营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
  长江证券认为,天龙集团此次募投项目有效缓解产能不足。此次天龙油墨募资主要用于扩大产能、完善销售与服务网络及技术改造等。完全达产后将拥有年产3.42万吨水性油墨产能,是目前的2.8倍,这将有效解决公司产能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天龙集团作为行业的引领着,其优势已经初步显现。基于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的优势,公司水性油墨产品毛利率持续提高,2008年和2009年分别同比提高了2.95和4.21个百分点,毛利率和盈利能力远高于同行。
  而此次募集的资本将让天龙集团更快进入高速车道,完成产业链和行业整合。
  资料显示,我国油墨行业生产企业众多,规模较小。截至2007年底我国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油墨企业达400多家,水性油墨生产厂商有200多家,年产量达到1000吨以上的水性油墨生产商不到10家。国内油墨龙头企业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2007年度销售收入为71,775万元,与2007年世界排名第十位的油墨企业日本东华公司3亿美元的销售额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较低的行业集中度为行业龙头提供了较好的收购机遇和成长空间。
  但是国际市场上,行业一体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世界油墨行业竞争激烈,各大企业并购频繁,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如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DIC)通过收购美国太阳化学(SunChemial)和法国高氏·劳瑞(CoatesLorilleUS)公司,成为世界规模排名靠前的油墨企业,2007年油墨销售额达65亿美元,约占全球油墨市场的三分之一。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广告
  本文所版面
【第 31 版:中小企业】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