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周洋现象
本报评论员:朱冲

  朱冲
  长春市卫星路恒光小区,一处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民宅,其前身为长春光机学院教职工家属社区,斑驳的墙壁和残损的台阶是这里的历史注脚。位于小区深处的一处彩票投注站便是周洋的家。
  如果不是刚刚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得女子速滑1500米金牌,没人知道这里,没人知道周洋及其父母。不过现在这里也许该被叫做 “故居”了——长春市政府刚刚赠送周洋一套两室两厅94平方米的住房。冠军效应在周洋夺冠的那一刻其实就已显现,周洋父母享受到了往日不曾有过的人文关怀:有航空公司赞助机票供二老去北京接女儿;有公司送去保健器械要给周洋父母强身健体;市领导也在夺冠后的第一时间出现,送来一万元慰问金和新房钥匙,并表示:“周洋是全市人民的骄傲。”
非典型性感言
  但这一切是所有奥运冠军的惯例,周洋并没有受到特别优待。她之所以瞬间被人熟知,远超过她夺取冬奥冠军的影响力,还在于 “两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的那句话——“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完感谢父母就完了。”这被认为是用来批评周洋的,因为她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取金牌后,颠覆了无数前辈的经典获奖感言,她既没有表示“争取再接再厉为祖国拿更多的金牌”,也没有“感谢党感谢人民”,而是“非典型性”的表示:“这块金牌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好一点。”
  周洋“火”了。这个年仅18岁,满脸青春痘的东北女孩自己都没想到,因为她不具备一切“火”的条件。奥运冠军最多只会带来数百万的奖金,并非人人都是郭晶晶。
  针对“国家和爹妈”的先后顺序,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讨论,甚至在严肃而重大的“两会”上也成为了热点。有讽刺于再清而力挺周洋的;有质疑周洋父母培养目的的……
  同时参加了那场讨论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前体操管理中心主任高健表示:“报道中有失实的地方,所以造成了不必要的误会。于局长在小组讨论会上根本没有提到周洋的名字。”高健介绍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跆拳道队总教练陈立人在小组会上谈到中国跆拳道队进行了‘励志教育’,每个队员都很有感触,爱国心、感恩心有很大提高。于再清这时候才插话指出,中国运动员是举国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取得成绩的时候,应该先感谢祖国。”
  面对争议,周洋疲惫不堪,“同样一个问题,我要回答很多遍,实在没什么意思,连我自己都觉得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特别虚伪。”她的父母也担心自己的孩子因此受到处罚,周洋父亲周继文说:“孩子岁数小,那话是发自内心的,出自肺腑,我听了很感动。”周洋母亲王淑英说:“孩子不善于表达,才18岁,经历少,很单纯。就算这句话说错了,大家也应该谅解。她不会油嘴滑舌地唱高调,我跟她爸也是普通老百姓,没接触多少社会,不是能说会道的,不会给孩子说那些大道理。”
  但这句话刚一说出,可能就注定被埋下祸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报道周洋夺冠时,特地删去了她的这句感言;更有人质疑周洋父母的动机:“是不是培养周洋的目的性太强了,纯粹用女儿改变你俩的生活?”
  不过,高健承认,“前两天的小组讨论会上,我们都谈到了周洋。我们都为周洋的话而感动,那完全是发自肺腑的话。她是个有孝心的孩子,她的这句话不是套话,发自内心,孝敬父母,非常好。”高健表示,“运动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第一时间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发自肺腑的话是最好的话。”全国政协体育界小组召集人胡家燕也指出,周洋很年轻,讲得很自然,也很可爱。全国政协委员、花滑教练姚滨则透露,有关领导在温哥华听了周洋的话说,这孩子年龄小,说出的话很朴实。
  周洋之所以如此朴实,是因为在夺冠那一刻,她想到了她家里60平米朽迹斑斑的蜗居住宅,上世纪80年代的家具电器,小儿麻痹的母亲,曾靠卖炸鸡养家糊口的父亲……
  在她家那个60平米的两间半小屋里,没有一件新式家具,所以那台液晶电视尤其显眼而格格不入。这还是有关部门为已经崭露头角的周洋参加去年在本土举行的大冬会而准备现场观看助威的。
  周洋早已登上过世界杯冠军领奖台,但在她家斑驳的墙壁上无法找到任何获奖的痕迹。金牌,被周洋的母亲王淑英珍藏起来——掀开床垫,再掀开床板,从床下翻出一堆盒子,都在这里。
  不过,周洋的父亲周继文对此瞟都没瞟一眼,说了一句:“这些一点意思没有,要的就是冬奥会金牌。”的确,这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思维。“两会”期间针对“国家和爹妈”还制造了另一句流行语——“你是冠军,祖国妈妈拥抱你;不是冠军,只有亲妈拥抱你”——这应该加个注解:冠军是指奥运会,即使是世锦赛也无济于事。
  周洋表示,每当她感到辛苦的时候,想想父母,就有了坚持的动力。她从小就跟比她年龄大的队员一起比赛,感受过众人捧王(中国短道速滑队头号明星),而冷落自己的辛酸。
  周洋的母亲王淑英患有小儿麻痹,行动不便,早在10年前就已下岗,曾买了一台毛衣编织机,靠给人打毛衣贴补家用。他的父亲周继文曾背着冰糕箱子走街串户叫卖过,后来又开过炸鸡店,但因禽流感被迫关掉。一个偶然的机会,孤注一掷的周继文抱着搏一搏的心态,承包了现在的彩票投注站,才让两口子的生活勉强有了一点保障。
  3年前入选国家队后,周洋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一方面因为训练紧张,另外也因为回来后实在没地方住,所以她通常每年只回家四五天,和她的母亲挤一张床,他的父亲则需要打地铺。
夺冠思考
  但一块奥运金牌瞬间改变了这一切。前后的鲜明对比,不得不再次引发对中国体育举国体制、金牌至上、为国争光理念的思考。
  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模式,注定了运动员应该感谢国家的培养,这一点连自称没接触多少社会的周洋父母都很清楚。“国家花这么多钱培养孩子,能忘了国家吗?再说,爹妈培养完,最后不都归国家了吗?始终是为中国争光。”
  所以,有人指出,与其在那么严肃高端的会议上,讨论高调的感谢词顺序,不如和与会高官一起探讨中国体育“唯金牌论”的思维模式。
  周洋很聪明,她的成长历程使得她懂得金牌的重要性,所以她很清楚自己因此事而面临的压力。“我觉得简简单单就很好。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各种各样的采访,真的觉得很累。”不仅周洋活动众多,他的父母也同样如此。据周洋介绍,在她夺冠后,一直无法和远在长春的家人取得联系,因为她的父母一下子成为了名人,活动众多。
  周洋深知,她在夺冠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训练时间严重不足,她非常担心如今的沉重压力会影响到自己接下来征战世锦赛的成绩,“这是我特别着急的一件事。奥运会比得这么好,谁也不希望接下来的世锦赛就比得一塌糊涂。所以我希望真正关心我和短道速滑队的人们,能给我们一个安静的训练环境。”
  可以想象,如果届时周洋失守,随之而来的会是什么。一如刘翔在北京奥运会前后。
  前中国奥委会秘书长魏纪中说:“周洋现象是举国体制下的特定产物,她的困惑其实也是很多年轻运动员的困惑。”
  一位年轻运动员的母亲则表示:“我很理解周洋父母现在的感受。孩子的荣誉属于国家和孩子本人。当父母的只会考虑如何让孩子成长得更好。相比之下,周洋的父母是幸运的,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运动员的父母,只有一直默默付出。”
  的确,假如周洋没有奇迹般地站上冠军领奖台,那么很可能,她将继续领着那每月500元的补助,她的家庭也将不被大众知晓,她的父母亲也注定将蜗居在那间几十平米的彩票店里。这样的例子在我国运动员中并不少见,大多数运动员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终其一生也拿不到哪怕一块全运会金牌。而就算拿了冠军,也还有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成为搓澡工、全国摔跤冠军张桐山沦为杀人犯给中国体育的讽刺。
  “不用冠军,不用金牌,不用重奖,运动员的基本生活不必前忧后愁,能够得到最起码的尊重,这才是真正的体育强国。现在的中国体育,应了古人成王败寇的说法,与其说是体育强国,更不如叫金牌体育大国或功利体育强国来得合适。人性的缺失,运动员保障机制的匮乏,导致了多数运动员都沦陷在了那枚熠熠发光的金牌的阴影下。然而姚明、刘翔、丁俊晖们的个例,仍然使得众多领导和家长趋之若鹜,却忽略了同样的汗水,大多数时候却不能同样功成名就。”一位网友在周洋的新闻后面这样留言道。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周洋现象
  本文所版面
【第 55 版:运动】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