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史蒂夫·乔布斯
iPad会不会是史蒂夫·乔布斯的又一次大获全胜?甚至iPad开始发售的2010年4月3日,会不会被当作新媒体的诞生日? 且不用去考虑那些疯狂的苹果粉丝们的举动,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KatyHuberty已经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iPad2010年的发货量会达到惊人的800万-1000万台;而众多的媒体已经早在蓄谋推出自己iPad版本的报纸和杂志,企鹅出版集团也开始开放自己的书库给苹果,同时声称自己早就不堪亚马逊的“压迫”。 iPad引发的问题和变化,已经让它不仅仅是一部新的技术玩物。这些问题中,同我们自身的工作最为相关同时也最老生常谈的一个就是:iPad会拯救新闻业吗?在他不断被人提及的辉煌生涯中,史蒂夫·乔布斯已经改变和影响了以下几个行业:个人电脑行业、电影行业、音乐行业和手机行业,那么,为什么不能在这个名单上再增加一个:新闻和出版行业? 《时代》周刊的 HowardChua-Eoan在他发表在网站上的文章 《我和我的iPad共度的第一个24小时》中重提了这个问题,然后又用一个老练的新闻人的口吻回答说:“不。新闻业只能为自己的持续存在做自己的抗争,以证明新闻业因为提供阅读价值而值得存在。它的存在将会独立于它的载体。”但是iPad将会给杂志业带来更深远的影响。因为人们可以在iPad上获得完全相同甚至远胜于纸质杂志的体验。它会带来更加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也可能在盈利模式上开辟新路——至少,广告在i-Pad上的呈现也会更多样。 iPad,这个神奇之物的创造者是史蒂夫·乔布斯。他曾经创造了iMac、iPod和iPhone,被《财富》杂志评选为21世纪前10年的最佳企业家,理由是他在这10年中改变了三个行业(电影、音乐和手机通信)、他的公司取得了独立于经济周期的增长,战胜了经济衰退,而他则战胜了死亡。他成为整个世界上最传奇的人物之一。StephenFry,一位作家和演员为《时代》杂志撰写了对史蒂夫·乔布斯的最新颂歌。他说:“我曾经见过五位英国首相、两位美国总统、尼尔逊·曼德拉、迈克尔·杰克逊和英国女王,但是同乔布斯会面的这一个小时却让我比以往同任何人的会面都更为紧张”。 对史蒂夫·乔布斯最经典的描述之一来自于迈克尔·莫瑞茨。他出版过一本名为《小王国》的书。在这本书中,乔布斯是生活于小王国中的独裁者。 迈克尔·莫瑞茨和史蒂夫·乔布斯的关系已经成为硅谷的传奇。作为《时代》周刊洛杉矶的记者,莫瑞茨取得了当时还年轻的乔布斯的信任,苹果公司为他的采访和写作做了最大程度的开放。可是莫瑞茨并没有支持《时代》周刊将乔布斯作为1983年的年度人物,相反,《时代》将这一年的年度人物定为个人电脑,而乔布斯也被莫瑞茨对他的描述激怒。对于一名驻扎在洛杉矶、报道硅谷的记者,得罪了当时硅谷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其后果可想而知。于是,迈克尔·莫瑞茨选择了放弃自己的记者生涯。他说,他要重新开始一份职业生涯,这份工作应该不那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他去见了唐·瓦伦丁,红杉投资的创始人,也是苹果公司的早期投资人之一。随后的故事众所周知,迈克尔·莫瑞茨成为硅谷乃至全球最为传奇的风险投资人之一,在他投资的公司中,包括雅虎和谷歌。现在,我们来看看迈克尔·莫瑞茨在多年之后,如何重新描述史蒂夫·乔布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