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主题推荐馆
1
\罗阿案例馆
主题:城市环境下的环保能源和可持续家园造型亮点:保温砖案例位置:世博园区E片区
展馆选用可以回收利用的焙烧黏土建筑原材料建造。植被覆盖展馆的屋顶,不仅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温,还能在下暴雨时延缓落水,并及时排水。案例的生态建筑理念,主要体现在生活空间的利用和质量、建筑的节能效率两个方面。建筑材料的良好保温性能节省了大量能源:外墙使用低辐射双层中空保温玻璃,能过滤掉部分阳光辐射。能源自动监控系统自动调节室温度和亮度;可移动的墙壁、可改变的电器安装和计算机网络,提高了展馆的实用性。
2
\瑞士馆
主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造型亮点:未来世界的轮廓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展馆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最外部的红色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展馆外体还特别开发一个太阳能板,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这些动能用于外表灯光供电,使得瑞士馆灯光变化丰富多彩。科技的眼光加上美好的梦想——展馆极大地体现了现代瑞士面向未来、具前瞻性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3
\中国航空馆
主题:飞行连接城市,航空融合世界造型亮点:建筑外形洁白、柔软、光滑、圆润,如同浦西岸边一朵白云展馆位置:世博园区E片区
建筑外形洁白、柔软、光滑、圆润,如同浦西岸边一朵白云。航空馆展馆设计将世博会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利用双层屋面构造方法,导入自然空气,形成独特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生态夹层;同时采用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绿色照明体系,创造出声光交织的表演舞台,令上海世博会的夜景更加璀璨悦目。
4
\上海企业联合馆
主题:城市,升华梦想造型亮点:魔方展馆位置:世博园区D片区
展馆屋顶上布置了2200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屏,收集太阳能生成的95℃热水,通过超低温技术发电,为展馆魔方的魔幻变化提供清洁能源,这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最新技术。展馆的外围立面材料采用废旧光盘回收再造的透明塑料管,展馆场地范围内的雨水还将得到回收,可作场馆内的日常用水,更可作“喷雾”之用。
5
\远大馆
主题:方向造型亮点:环保节能展馆位置:世博园区E片区
展馆采用“天圆地方”的简洁建筑造型,腾空而起的DNA雕塑采用膜结构,在阳光下晶莹透澈。方形的可持续建筑恰如大地,静止稳定地承载着人们的追求和希望。整个展馆离地半米,被立柱“架”在空中,地面的浅水景可完美展示建筑倒影,使建筑显得非常“轻巧”。展馆外设“盘道”。“盘道”为金属结构,外墙为膜结构。通过“盘道”,可以从四米的高空俯视演出活动后,再进入馆内参观。
6
\贵州馆
主题:醉·美贵州,避暑天堂造型亮点:风雨桥、鼓楼、银饰和瀑布展馆位置:世博园区E片区
贵州馆体现低碳和环保的理念,所有的原木建筑都没有上漆。鉴于消防安全的考虑,木材进行了特殊的阻燃处理,开馆后为参观者营造安全有序的通道,无论电耗和水耗,都实现了最佳的利用。上海世博会为每个展馆提供每日1200千瓦时的供电量,但贵州馆只用了一半。通过循环水的方式,贵州馆每日耗水仅有两立方米。
7
\万科企业
主题:2049与尊重的可能造型亮点:七座金灿灿的麦垛展馆位置:世博园区E片区
展馆选用麦秸秆压制而成的麦秸板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此举将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量。展馆将通过热压和风压两种自然通风的模式,尽可能最大化自然通风,从而减少空调使用的时间,降低展馆在运营过程中对于能源的消耗。每个筒的顶端所镶嵌的蓝色透明ETFE膜气枕天窗,通过自然采光照明可降低照明的能耗。
8
\葡萄牙馆
主题:葡萄牙,一个面对世界的广场造型亮点:四大时刻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展馆用大量环保天然的软木筑成外立面幕墙和展区墙壁贴面。展示区以专题划分成四大“时刻”,配套设施区包括餐饮区、品酒区等。通过门厅、柱廊、电子屏幕和主题展区展示葡萄牙的历史、文化、经济和国民生活,展现五个世纪以来葡萄牙与中国的联系及其对现代葡萄牙的影响。
9
\上海案例馆
主题:沪上生态家造型亮点:生态环保零能耗案例位置:世博园区E片区
展馆用15万块上海旧城改造时拆除的旧石库门砖头砌成,集生态智能技术于一身的建筑——“沪上·生态家”,这座立足上海的城市、人文、气候特征,通过“风、光、影、绿、废”五种主要“生态”元素的构造与技术设施的一体化设计,展示了未来“上海的房子”。“沪上·生态家”的原型是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我国第一座生态示范楼。作为国内首座“零能耗”生态示范住宅,该建筑的一大优点是高效利用太阳能,屋顶上巨大的太阳能光热设备可为整幢楼提供能源。采用了外遮阳系统、地源热泵等住宅技术。
\印度馆
主题:城市与和谐造型亮点:万象和谐展馆位置:世博园区A片区
古色古香的印度馆使用了含高科技、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建筑设计中大力推行低能耗的手工材料,鼓励重复利用。采用最先进的制冷与照明系统,实现低能耗高效率。小型风车与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充分利用永久性的可再生能源。零化学物质的场馆设计,安全排放无污染。经过工厂处理的再循环水将用于绿化灌溉,并将展示一个雨水收集系统。中央穹顶外覆各种草本植物,配以铜质生命之树,楠竹网格与钢筋混凝土的使用织就了一个吸音天花板。太阳能电池板、风车以及穹顶上草本与竹木等建筑元素的运用,充分体现节能高效的理念。
\麦加案例馆
主题:麦加米纳帐篷城造型亮点:白天遮阳,晚上散热,遮阳伞下的帐篷城市案例位置:世博园区E片区
由于朝圣者众多,沙特阿拉伯的米纳山谷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该案例展示如何在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解决300万人的居住问题。帐篷布采用特殊材料,可以防火、挡风、防腐蚀、防滑,使用寿命长达25年,特殊的“太阳光滤镜”仅容许10%的阳光透入帐篷中,确保帐篷内的温度适宜。参观者可以看到帐篷城的总体模型,领略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蓄水池的独特风貌,了解保护帐篷城免受泥石流和洪灾损害的先进工程。
组委会联系方式:
经济观察报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兴化东里甲7号楼联系人:陆小妹 010-64209025-122813699166138
韩易默 010-64209025-111915011503160邮箱:luxiaomei@eeo.com.cn
hanyimo@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