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有工作就可以租?
重庆细则正在论证
本报评论员:张晓晖
  张晓晖
  4月底,在重庆内环高速与外环高速之间,位于渝北大竹林处有一个在建小区,工地上机器轰鸣,大型车辆正来回运送着土石方。
  这个由重庆地产集团建设、中冶建工有限公司承建的项目,在没有建成之前,就获得了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的赠名,除此之外,黄奇帆还亲自为项目覆土奠基。小区的名字叫做“康庄美地”,它是重庆2010年开工建设的第二个公共租赁房(下称“公租房”)项目。
  2010年2月28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出席了重庆的第一个公租房项目——“民生佳园”的奠基仪式,该项目位于重庆渝北鸳鸯镇附近,占地25公顷,规划建设100万平方米,建成约1.8万套商品房。
  包括大竹林片区和鸳鸯片区在内的重庆目前在建的几处公租房项目,其土地来源是政府储备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对于农村集体土地,由重庆国资委下的重庆地产集团作为业主负责征地和建设。
  一场关于住房保障的变革正在重庆发生。
2020年需求2000万平方米
  本报从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处了解到,目前重庆政府正在按计划兴建大规模的公租房项目。
  重庆市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局在3月底的一份给人大的汇报材料中表示,公租房增加了住房供应类型,有利于调控房屋市场的出租价格,抑制部分投资性购房需求,间接地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从长期看,公租房实行 “租售并举”可以有效缓解购房者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资金压力,起到“缓冲器”的作用,促进整体房价保持在合理水平,有利于实现重庆市政府的调控目标——将房价收入比保持在6.5之内。
  建成多少公租房比较合适?由哪些单位来修建?修建的地点位于城市的何处?公租房的建设规模有多少?公租房的土地来源?以及公租房的房型结构是如何设计的?重庆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详细回应了本报提出的诸多疑问。
  修建公租房之前,重庆市政府首先对公租房需要多少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进行了一个计算。2008年,重庆主城区常驻的约220万户城市家庭中,住房私有率为78%,22%的家庭租房居住,这一数字约为48.4万户。按照规划,2020年,重庆主城区常住人口预计达到1000万人,按户均2.5人计算,约有400万户家庭。
  如果20%的家庭需要租赁住房,那么一共需求为80万套住房,减去近年来通过廉租房等方式保障的13万户,需要67万户租赁房。再按照租赁住房中50%为公共租赁住房测算,未来10年,重庆主城区约需提供33.5万套公租房;按照每套建筑面积35~80平方米计算,公租房的总建设规模为2000万平方米左右。
2010年投放20万平米
  近年来,重庆提出了将城市打造成为“宜居重庆”的称号,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亦要求,“降低主城区人口密度,提高住房舒适程度”。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称,公租房的建设按照“均衡布局、交通方便、配套完善、环境宜居”的原则布点和建设。
  因此,重庆的公租房建设点将在主城区一、二环线之间新规划的21个聚居区中均衡布局,建设的总规模约2000万平方米,容积率控制在3.5~4.0。21个公租房建设点建设用地占整个聚居区净用地的4%~5%,居住人口占聚居区人口的17%~27%。
  而重庆主城区外的远郊区县2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则根据各区县的城市化进程合理布局,有序推进。
  本报获悉,重庆主城区前三年启动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将布局在10个规划的聚居区中,具体为:鸳鸯片区、大竹林片区、华岩片区、西永中心片区、蔡家片区、茶园新城片区、钓鱼嘴片区、龙洲湾片区、悦来片区、空港片区。
  把公租房小区和商品房小区混建在一个大区域里的目的是不形成新的城市贫民窟。
  重庆主城区2010年、2011年各开工建设500万平方米。2010年底向社会投放2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这是第一批公租房。2011年底竣工约500万平方米,2012年底建成1000万平方米。
  2010年开工建设的5个公租房项目,布局在规划的轻轨沿线、交通条件较好、公共配套设施较完善的鸳鸯、大竹林、华岩、西永、蔡家片区,建设总量553万平方米。
  在户型设计标准方面。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表示,新建的公租房建筑形态均为高层电梯房,户型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以内,其中:50平方米以内的约占60%,其中包括单间配套的户型 (约占20%),50~60平方米的约占25%,60~80平方米的约占15%,具体户型比例将根据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每种户型都做到厨房、厕所等基本功能齐全,并进行简单装修,可直接入住;每5户设置一个地下停车位;小区周边有小学、幼儿园和社区管理房及商业配套设施;小区绿化率在35%左右,建筑外观具有文化内涵,有充足的活动场所,交通出行方便。
面向所有常住者放开
  据悉,重庆主城区三年完成工程建设总量1000万平方米的投资估算约为250亿元,这的确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
  公租房的主要资金仍然来源于政府财政,建设成本的回收靠租赁金。本报获悉,重庆的公租房项目建设,主要由重庆市国资委隶属的重庆市地产集团、重庆市城投公司等大型国有控股公司承建。
  在全国各地来看,重庆的公租房建设规模已属庞大。而据透露,重庆的公租房将不限户籍,面向所有城市常住者放开。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曾对媒体表示,“凡在重庆找到工作,常住在重庆的中低收入群体,只要有工作,付得起公租房租金,都可以租。”
  这一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政策,令重庆备受关注。北京和郑州也在尝试在公租房领域放开户籍,但两者都伴随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比如北京,只有村建公租房才考虑取消户籍限制,城区在建公租房仍需要申请者有北京市户口,这种限制将逐步取消。而郑州,政府投建的首批公租房面向具有郑州市户口的人群,没有本地户籍的务工人群,目前只能通过劳动密集型企业自建的公租房解决居住问题。
  重庆已在政策层面上定调取消户籍门槛,但具体操作上依然缺乏实施细则的支撑。届时非户籍人口如何申请、有无纳税年限之类的要求、重庆非户籍人口的需求缺口大概有多少,公租房的规模能否承受户籍放开所带来的蜂拥而至,对于本报提出的这些问题,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均称,目前《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正在论证之中,还没有正式出台,因此无法回复上述问题。
  通常情况下,中国的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着短期逐利的特征,即尽可能的通过土地的招拍挂获得土地出让金收入,从而实现获利。
  也正是这一土地出让制度,在房价越来越高的今天,被民众所诟病,情绪激动的抗议者称,中国城市的高房价,正是源于地方政府不顾一切的追逐土地利益。
  重庆市政府的做法截然相反,大规模的公租房建设计划,一经推出就广受民众好评,有很多网友评价,也许重庆做法,能够成功解决目前电视剧《蜗居》中所反映的80后们的艰难生活。
  另据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张定宇透露,为了管理好公租房,重庆市将组建一个副局级单位公租房管理局,它是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二级局,专门负责主城九区的公共租赁房的管理。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重庆细则正在论证
  本文所版面
【第 14 版:特别报道】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