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中国足球是否应该学习朝鲜
本报评论员:朱冲
  朱冲
  不要因为郑大世的眼泪及打进巴西的一粒入球就对朝鲜足球顶礼膜拜,恨不得同呼吸共命运;但同样也不要因为一场惨败而对朝鲜足球冷嘲热讽、落井下石。
  朝鲜足球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比如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再比如,当朝鲜面对巴西、葡萄牙等豪门球队,曾有一种担忧:如果朝鲜像中国球员那样,屡屡粗暴犯规,斩杀众多国际巨星,国际足联该如何应对?处罚他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基本跟国际足坛隔离,属于两个世界,因此,全球禁赛对他们没有效用,他们本就不参加其他国际赛事。但朝鲜队没有这样做,他们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张弛有度,既尊重对手,也尊重自己的职业道德。这同样值得中国队学习。
  当朝鲜获得世界杯出线权时,当朝鲜队和巴西也能平分秋色时,很多人大呼:向朝鲜学习。学习他们的艰苦朴素,月薪12元;学习他们的视死如归,输球回国当矿工……但殊不知,其实朝鲜正是学习的中国。
  上场前得写血书,宁可断腿也不下战场,随便与人说话将遭严厉处分,这似乎不是足球,而是敢死队。30年前,我国的运动员不也是这样吗?那时输球是要写检查的,随便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是要受处分的,冠军是一定要入党的。直至1997年、2004年时,中国足球还在大赛前写思想政治汇报,在更衣室面对国旗宣誓;2008年更是成立了直接由行政领导节制的“队委会”。结果,大家都知道。
  那我们为何还不如朝鲜?因为我们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计划领导市场的双重体制。这比单纯的计划经济还要可怕,因为由市场带来的巨大财富,和计划领导下的行政命令结合,没有监督约束,必然滋生腐败、假球、黑哨等朝鲜没有的现象。所以,朝鲜能出线,我们还不如朝鲜。
  但朝鲜队的失败又是注定的。“伟大领袖金正日的注视”带来的精神胜利法只能维持一时,不能带来全部。足球,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实力的。
  这种实力源于科学而专业的训练,不是像朝鲜那样关在封闭的铁屋里,每天训练18个小时,那会把球员练傻,也不是像中国那样由行政领导越过专业教练而制定的每天万米跑,那会把肌肉跑僵。这种实力源于与国际的交融,神秘也许能带来一时的冷门,但最终,闭关锁国、闭门造车带来的只能是井底之蛙的封闭落后,而不可能实现知己知彼。
  试想一个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全国只有一家电视台,大多数时间都在播放领袖讲话的国度,怎么可能了解对手?
  0比7的惨败正说明了这一点,缺乏国际大赛经验,比分落后随即猛扑上去,造成后防空虚。
  这种实力还源于足球运动的特点。足球,是一项全球化运动。它不同于举重、乒乓球等其他国家不玩儿的非职业化项目,靠长期集训就可以取得成绩。足球需要普及、需要时间、需要借用市场合理配置资源,包括球员收入的高低也该由市场决定。身价近1亿欧元的C罗住豪宅、拥美女,嘻嘻哈哈,奏国歌时也敢不随声歌唱,但这种被我们认为严重“不爱国”的行为并没有影响他在比赛中的表现,相反,在大雨中,在赛场上,他和朝鲜队员一样,拼得很凶,很爱国。
  更何况,足球本该是一项快乐的游戏。当我们在比赛前需要对着国旗宣誓、需要写思想政治汇报、每天封闭训练有武警站岗时,这还是足球吗?这还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吗?不是!这是政治。
  因此,朝鲜的失败也是一桩好事。既可以让那个国度不再因此而被蒙蔽,也可以避免中国退回到专业化的体工队时代。
  中国足球及各行业要学习的是更加的市场和更加的民主,而不是朝鲜。中国足球只有继续深化改革,走真正的职业化道路,才能取得进步。才能让我们派出的数百位或有或无采访证的记者,在未来的世界杯里,不被当做日本人、韩国人、甚至朝鲜人,被对方“不耻下问”地问同一个问题:“whyChinesehere?”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足球是否应该学习朝鲜
  本文所版面
【第 16 版:社论】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