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投资手记
“感情投资”的理性成分
本报评论员:邓锋

  邓锋
北极光创投创始合伙人
  五年前,NetScreen以42亿美元出售给Juniper,我从NetScreen离开回到中国开始了创业投资的历程;三年前,我亲手主导投资了国内一家公司山石网科(Hillstone)。山石网科与NetScreen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多少承载着NetScreen的意志和文化,投资三年时间来,我亲自见证着这个公司的发展和壮大,也期盼着这个公司能够延续并超越当年NetScreen创造的辉煌。
  与当初NetScreen的方向一样,山石网科专注于信息安全,是专业的新一代安全网络设备提供商。公司创建于2006年,从创立之初就确定了以打造世界最强的UTM产品为目标,UTM产品是新一代的防火墙,是网络边界安全防护中必不可少的产品。
  现在整个社会对于信息安全已经非常重视,信息网络技术是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也关系到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对于微观个体如企业而言,网络安全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所以,站在山石网科的角度,如果能够推动中国整个信息安全的水平这无疑将是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实际上,山石网科不仅仅和NetScreen从事的行业一致,还有一个事实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团队主要来自于NetScreen,有着明显的NetScreen的影子。尽管我对信息安全领域有很多的感情和经历,但这和外界想象的“感情投资”并不尽相同,这是一笔非常理性的投资。
  作为风险投资,我们会注重要看三方面因素:市场、团队、创新,我认为在中国最重要的就是看团队。回想当初投资的情形,我们还是更多的是基于对创业团队的信赖和认可。
  山石网科公司创始人均是国际网络安全业界的专家,他们也是一个典型的海归创业团队,在国外学有所成后回到了国内,对国内的环境进行了适应之后才开始创业,立足于本土,又有国际化的视野,这样的团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公司的核心团队由来自NetScreen、Cisco和Juniper等中外著名企业的精英组成,带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
  当然,他们和我在NetScreen共事的经历无疑让我对他们了解得更多,可以说这种老同事、老部下的关系让我们之间的信任更多了一层。童建之前是在NetScreen硬件部担任研发总监职务,在我眼里,童建是一个学习能力非常强,价值观和商业道德都值得认可的人。我们的运气还算不错。其实对于投资的团队具体在做什么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风投往往把注押在的还是人身上。
  一个有战斗力的和很强执行力的团队,这是我比较看重的。回想起当年我们做NetScreen的成功原因,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个非常有激情和能力的团队。我们当时的团队大多数都是第一代中国移民,两手空空,三十来岁,对成功非常渴望,有激情,也有能力,剩下的就看运气怎么样了。
  而这个团队的敬业精神、工作努力程度比过去做NetScreen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难能可贵的。一个细节是,山石网科的管理团队当时是放弃了国外的高薪职位而选择举家回国创业,这样的勇气和胸襟从风险投资的角度看是非常值得投资的。
  另一个方面,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在IT技术方面进行投资是个很大挑战,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投资已经是比较谨慎了。中国公司在软件和IC方面,早年都是跟随美国的模式,但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造成大家对高科技的投资比较悲观。坦率地说,我们的技术和世界领先水平还差很远,比如软件方面与微软的差距很多,硬件如Intel,系统如Oracle等。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没有机会,但的确会更难一些,比如与清洁技术相比,中国在清洁技术行业成长出一个世界级的大公司概率要比IT行业大很多。在IT行业我们基本上是一直在追赶,所以投资这个领域我们一直特别小心。
  但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有些细分的行业还有一些投资机会,其中我非常看好的就是信息安全领域。IT技术在不断的更新,与此对应的信息安全技术也会要求不断的提升以适应应对的要求,这个细分行业的天花板非常非常高。据IDC2008年9月发布的市场调研报告,中国的IT安全产业在未来的5年内复合增长率在30%左右,与全球15%的复合增长率和亚太地区15.8%的复合增长率相比,超出世界与亚洲平均水平的一倍,至2012年中国IT安全产业规模可达202.54亿人民币。而在这个领域内,竞争者之间更多的是靠技术实力和产品性能来进行竞争,很难有打价格战的情形,因此,一般来说,这个行业公司的利润率都很高。
  山石网科从起步开始就凝结了网络与安全的精华,针对应用层的多核处理器、高性能的交换架构、与路由进行整合、配合专用ASIC处理。而另外,山石网科也一直都有国际化的战略远景,目前,更多的是立足中国,打好根基。在网络安全领域,中国市场有些独特——研发水平还没达到国外成熟企业的水平,但应用需求却是全世界最为领先和最为复杂的。
  因此,投资山石网科正是基于这两大原因。其实我本身是干半导体出身的,照理说对这个行业也很有感情,但我在中国并没有投过一个半导体方面的企业,所以在做项目时,我还是理性胜于感性,并不能说我对山石网科的投资是基于感情的因素,我更多的是希望山石网科能够超越当年的NetScreen。
  我们是在2007年时对山石网科进行了投资,见证到了公司的快速成长的历程,近些年来,公司的营收以超过200%的速度快速增长。
  实际上,我们对于山石网科前三年的要求也不是“盈利”而是将产品做好,只要将产品做好、做成功,自然就会有用户和市场,盈利就可以通过上市实现。NetScreen在被Juniper收购之前,成立的头三年根本没有盈利,在上市的前一个季度还在亏损,而且上市前后总共花掉了5400万美元,但是却拥有了大量的用户基础,最后通过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走向良性循环。我们把这样的理念也带到了山石网科这样的企业中。
  从山石网科和其他一些案例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中国并不缺顶尖的技术型人才和创新的能力,但要寻找到非常有吸引力的团队仍然是有难度的事情,中国的技术型创业人才在创业时还需要突破许多问题。
  首先,从IT行业来看,中国有着大量的聪明的工程师,但是却只有很少的人有带过成百上千的工程师团队并长期坚持做过一个产品的经验,除非是在其他公司的大型平台上有过这种工作经历。毕竟技术实力并不是体现在一两个应用程序的编程上非常厉害,反而是许多程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整个产品的开发和管理比写程序更具有挑战性。
  其次,而对于许多IT行业的创业团队来说,更重要的是改变一些传统的理念,专业出身使得他们往往沉溺于技术,却忽略了应该以客户和市场为重心。山石网科的团队也都是有很强的技术背景,因此,他们也同样面临着这种观念转变的挑战。当时从NetScreen一起过来的人大概有十余个,他们当时都是工程师,对他们的挑战就是不能一天到晚都沉溺于技术和研发,而应该更多的关注消费者的需求。经过这三年下来,公司团队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转变,比如山石网科CEO的重点已经开始转变到了市场行销。
  我们在投资山石网科后,更多的是与创始人团队探讨公司战略定位和产品定位方面的问题,同时对公司团队的搭建和企业文化的建设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在产品的具体功能设计方面,不需要我们去指导,因为客户会告诉他们;在流程管理方面,也不需要我们告诉他们,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强项。
  不得不承认,对北极光来说,山石网科是个非常特别的案例,NetScreen的因素交错其间。令人感慨不已的是,尽管NetScreen被Ju-niper收 购 已 经 有 六 年 了 ,但NetScreen当初的精神和文化却延续了下来,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当时那一批人,现在有许多曾经NetScreen的人出来创业,其实都做得比较好,甚至很快就会有公司上市了,期待着它们超越NetScreen。
  (邓锋口述,本报记者胡中彬整理)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感情投资”的理性成分
  本文所版面
【第 31 版:商务之思】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