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地产坚守绿色之路不容易”
——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态设计工作室主持人栗德祥教授
走进清华大学建筑馆,爬上二楼,建筑模型随处可见、墙上挂着规模宏大的装饰图,一看就知道是用设计图制作的。顺着通道往里面一走,就到了建筑学院的办公室,每间房的门上都挂着一个在建筑界如雷贯耳的名字。
敲响栗德祥教授的门,这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态设计工作室主持人,博士生导师,并有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于技术促进办事处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学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向我们谈起了国内的绿色建筑产业。
谈及绿色建筑起步之初的艰辛,栗教授感叹:一向稳健的招商地产能在绿色地产方面如此有胆识,真不容易!
胆识何来?
对话中,让栗教授称赞为绿色地产的先行者、倡导者正是招商地产董事总经理林少斌。
1983年,23岁的林少斌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就直接分配到了招商局蛇口工业区,以拓荒者的身份投身于深圳蛇口的开发。
招商局是家百年老企业,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感。
1872年,在风云动荡的政治变迁中,本着“顺商情而张国体”的目标,李鸿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自此,招商局敢为天下先,屡创中国近代经济史多项“第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航运企业之一——轮船招商局;第一批银行之一——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批保险公司之一——保险招商局;第一批煤矿之一——开平矿务局;第一批纺织厂之一——上海机器织布局;第一批铁路……
房地产开发是招商局核心业务之一。改革开放后,招商局开发的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多带有“第一”字样,对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起到了鲜明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例如:深圳乃至全国较早的外销房和商品房项目——碧涛小区;首批中外合资的股份制园区开发公司——中国南山开发公司;首批商品化的标准工业厂房——华建工业大厦;第一批以出租为主的,深受外籍人士喜爱的别墅区——鲸山别墅;首批“福利房”——水湾B区住宅项目;首份大型企业的职工住宅改革制度——《蛇口工业区职工住宅经营管理暂行规定》;实现居住组团设计的小区——玫瑰园项目;中国大陆较早的叠拼住宅——南海小筑……
百年沉淀、底蕴深厚;屡屡创新、胆识非凡。正是在这样的企业背景里,林少斌深知百年招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更清楚中国在新世纪科学发展的要求,率领招商地产创造性地踏出了一条绿色之路。
绿色尝试
在2010年4月19日召开“绿色地产,低碳生活——招商地产2010年绿色主张暨投资者交流会”上,林少斌发出绿色呼声:“绿色”是一种思想,“绿色”也是一种信念,“绿色”是一种方向,“绿色”更是一种使命,招商地产在绿色实践过程中,从绿色的思想做到绿色的建筑,再做到绿色的社区,到现在我们要去过绿色的生活,建立一个绿色的公司。
从大环境来说,绿色经济、低碳排放已经是全球大势,就我国而言,房地产行业恰恰是节能减排大户。我国目前现有441亿平方米存量建筑,真正达到节能标准的不到10%,九成以上属于耗能建筑。而且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30%,已超过工业、交通、农业等其他行业,居各行业能源消耗前茅,且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
清华大学的栗教授问了一个问题:我们能回到原始社会吗?如果回不去,又想住得舒适又想节能减排怎么办?
那就只有走绿色地产之路。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发展低碳概念是一次实现转型的大机遇,2002年林少斌提出“绿色地产”理念,并开始设计泰格公寓,2005年建成,,总体节能率为63.7%。2008年,招商地产把绿色实践推广到既有建筑改造的领域,蛇口南海意库三号厂房改造项目是其中的重头戏。招商地产采用适宜的节能环保技术,对八十年代建设的老厂房进行改造,使她成为节能率65%的绿色甲级写字楼。
2009年,广州金山谷项目的建成,节能率达到65%;而且还建设有广东省房地产项目售楼处中绿色体验区,宣传和推广绿色理念,提倡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干着实业的同时,从2004年开始,招商地产承办中外绿色地产论坛,向外界传播绿色地产理念。今年已经走到第七届,将于2010年11月3日在成都世纪城娇子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论坛主题为“绿色经济·和谐人居”。
绿色典范
在绿色地产的道路上,招商地产是先行者。
“他们很不容易”,栗教授感慨。要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成本必然会上升,尽管在使用时会把这些费用几年内回收回来,可是新事物的出现,被外界接受还得有一个过程。
“目前来说,做绿色地产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栗教授认为,政府没有补贴,没有税收优惠,而且对于不做绿色地产或者虽然名义做了但是根本没有节能减排效果的企业也没有惩罚措施,这样的情况对于真心做绿色地产的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可能不做还生活得更好一些。”
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少斌选择了绿色地产之路。他认为:这样做不但是国情使然,更是招商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敬畏自然平衡的表现;“绿色地产”之路,不但给中国房地产业注入了更丰富的内容,也成为招商地产继社区综合开发之外的又一制胜法宝。
招商地产认为,低碳、绿色化地产开发才是治本之道。
确实,低碳经济理念正在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未来的经济竞争将是以“低碳”为基础的竞争,谁能超前做出部署就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抢先将其发展为新经济增长点,如英国、瑞典、日本、美国等国抓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的巨大市场与商机,积极推销“低碳”为核心的技术服务,“低碳”服务由此正在逐步成为新兴的产业。低碳经济无疑也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尤其在房地产行业,同时更是难得的机遇。
据栗教授介绍,南海意库3号楼是招商地产对既有建筑改造的成功典范,并获得精瑞绿色生态建筑金奖。
南海意库3号楼原来是80年代建造的“日本三洋”3号厂房,招商地产为它取名为“蛇口南海意库”,是期望它成为代表新世纪创意产业的科技园区,招商地产采用适宜的节能环保技术对这栋老厂房进行改造,使它达到综合节能66%的绿色甲级写字楼。
2010年,招商地产的品牌绿化行动全面展开,其已在全国20多个项目同时启动“绿居行动”,从而打造绿色社区和绿色人文。
林少斌带领招商地产走过的“绿色地产”之路已经得到了公众的认同,“绿色文化”也深入每一位招商业主的心中。
招商地产董事总经理林少斌放言,2010年招商地产将以2009年为基数,争取四年内实现公司净利润翻一番,再造一个招商地产。
11月3日,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建筑促进会和举办地人民政府主办,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将在成都举行。
我们相信,在有胆识的林少斌率领之下,招商地产会利用绿色契机再次续写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