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投资初探(二)
中国大量生产型企业近年来对于进入海外市场的兴趣日益浓厚。鉴于自身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而无法获得产业全球化所产生的高端利润,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纷纷尝试走出中国,试图通过进入海外市场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成本优势,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同时获得技术、品牌和服务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且可以有效抵御和分散风险。
北威州堪称生产型企业和配套厂商的理想基地。北威州信息与技术局的资料显示:2009年各行业产值排名中,首先是机械制造业,产值392亿欧元,化工业为366亿欧元,排名第二,其后依次为食品与饮料、金属生产和加工、汽车、金属制品、电子与微电子等行业。此地区的各类投资企业中,生产研发型企业也最具力度。华为、三一重工等中国知名企业通过在北威州投资建立研发与生产基地来进入当地市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及产品附加值。这些企业不约而同地将落户北威州的决定性因素归结为此地区在欧洲的核心地理位置、优越的交通基础设施和靠近销售市场。
北威州的基础设施远远优于欧洲其他地区,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坐镇北威州,将其作为创业起步的中心,与全德乃至全欧洲的客户开展业务往来。从航空而言:北威州两大国际机场连接世界各地,另有四座机场欧洲航线频密,450条直飞航线交织成四通八达的空运网络。从北威州出发,最多飞行三个小时便可轻松抵达欧洲各国首都;从公路而言:德国约18%的高速公路在北威州境内。2200公里的高速公路和17700公里的联邦及州级快速公路便捷连接了欧洲远程公路网络;从铁路而言:北威州拥有极其稠密的轨道交通网络,科隆是欧洲发车频率最高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再看水路:720公里的内河航线和120个港口通向北海、波罗的海、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杜伊斯堡港年吞吐量达1亿吨,若论起世界内陆港,就会先想到它。完备的交通设施使企业可以迅速地为客户服务,并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
欧洲是中国生产型企业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之一,而德国和北威州在欧洲更起到大转盘的关键作用。以华为为例,2007年华为在北威州首府杜塞尔多夫市注册成立公司,作为其欧洲业务中心。杜塞尔多夫是德国电信行业的核心区域,德国电信作为华为在德国最大的客户,使华为在短短几年内就占领了德国电信设备市场,并且迫使如北方电讯、阿尔卡特朗讯等国际顶级品牌重新审视这个昔日在国际市场上不被重视的中国企业。
同样,为使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能更加贴近终端客户并覆盖整个欧洲市场及周边市场,2008年5月,全球最大的建筑机械商之一—中国民营企业三一重工在科隆建立欧洲总部,计划在北威州投资1亿欧元,建立研发中心和工厂。此一举措从长远来看具有多重意义:既吸引了处于领先位置的德国工程机械领域的优秀人才加入;又靠近了欧洲众多优质供应商,有效降低了欧洲零部件和主机运输成本;同时能根据欧洲客户对产品的具体需求,更好地进行本地化设计和制造,使得三一重工在人才、服务、供应链和产品上更具备全球视野。
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北威州作为德国工业最发达地区之一,其相关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构成了具备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从而吸引研发生产型企业前来落户。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从生产基地建设、零配件供应商、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及创新咨询服务企业、物流网络到相关人才培训、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支持、市场调研及行业咨询服务商等等与产业生存相关的企业都互相依存、相互集中—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 (包括生产成本和交换成本),提高了企业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的效率,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并能使企业在一个相对透明度较高并且更加规范的市场环境中健康成长。
由于生产型企业会有大量的采购和生产成本,税务制度也是选择投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别于中国的税制,德国的增值税税率为19%,但该税种为全额流转税,企业之间可以互相抵扣,而无法抵扣的多余支出部分可以向当地财政局申请全额退还。这样一来,其实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成本,而更为有利的是,德国企业营业税和所得税都是基于企业盈利部分征收的。2009年各国企业税率 (公司所得税、营业所得税和其他可比较税种)比较得出,德国以29.8%的平均税率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法国。事实说明,对于实际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来讲,在德国经营的税务负担其实是相当轻松的。
研发生产型企业的投资是一个复杂、繁琐并且专业性很强的过程,对于初到海外、甚至还只具有初步设想的中国企业而言,当地官方机构的支持与帮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一德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贺东东曾就其亲身经历发出感言:“以北威州投资促进署为代表的北威州政府的有力支持,是外国企业在此落户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了解当地环境、选址、建造到投入生产与运营,北威州投资促进署一路陪伴,随时协助解决问题、满足需求。迄今为止,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已在华开设三家代表处(上海、南京和北京代表处),接近中国投资者,倾听与了解他们的意向、计划与要求,给予官方全力支持:www.nrwinvestchina.cn或致电021-50819362(执行首席代表:黄怀贞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