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像野草一样生长
本报评论员:易洪波

  易洪波
  对于21世纪早期的中国文化生态,798算是一个意外——就像是一片野草,它在一个不可能的地方出现并疯狂地生长,长得郁郁葱葱,茂盛可人,甚而吸引了众多生物来到这里,自觅其食,各自欢腾。原本的除草者,竟也改变了看法,将其视为另一种“景观”,用以装点城市,招揽游客。
  当野草变成了城市风景,还会有人惦记它的野性吗?在读叶滢的《窑变798》时,忍不住会这么设问。在这本记录798的发展的书中,叶滢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在哪儿”。从2002年左右,她就在这个艺术区出没,追访那些发现、推动、并造就了798传奇的一群人,以他们的讲述,勾勒出这片野草之地的过往与今天,它所映衬出的这个时代所经历的种种嬗变。
  在此之前,像纽约SOHO区的那种后工业时代才会出现的LOFT概念,已经零星地散布在北京、上海等地,只是它们都没有798这么集中、这么招摇、这么戏剧性——艺术家们在非典时代的抗争成功地吸引了主流社会的关注,一种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呐喊,崛起,很快它成了这个时代的一出传奇:在不可能的地方有了可能。
  这就是一座城市的真正魅力:它来自意外,甚至来自错误。当798还不叫798的时候,叶滢跟艺术评论人皮力在这里进行了对话。798这样一个社区,对于这座城市,对于21世纪早期的中国可能意味着什么?在经过了三十年的粗糙而生猛的冒进之后,中国竟然出现了798这样一个民间自发生长起来的、独立的、有着全球化视域的艺术社区,它并不在规划者的考虑之内。一个日渐衰落的国营老厂,本来被规划成电子城,结果竟被一群来路不明的艺术家、策展人、画廊经纪、媒体人、设计师所占据,他们摇旗呐喊,聚众而居,以保卫文化的名义,将这一片工业遗产改造成当代艺术的根据地,变成了一个类似于纽约SOHO区的人声鼎沸之处——这听起来有点像柏林墙倒下之后出现的“占屋运动”(Squatting),年轻人盘踞在原东柏林的社会主义公寓中,把它们改造成工作室、画廊、艺术书店、咖啡馆,成为后工业时代的创意温床。798的这种变化被形容为 “窑变”,这名字来自于洪晃的比喻:“宋代的陶瓷因为窑变成了一个系列,这个窑变实在太漂亮了,就开始把这个窑变研究成了一个系列。798实际上是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窑变。”
  将798视为经济现象,而非文化现象的,还有另外一位:策划过北京“胡同游”和“什刹海”的徐勇。他以烧开水来形容798,“它没有到真正沸腾的时候……我希望它就保持五六十度,不温不火”。他跟艺术家黄锐都是798最早的发现者,在引入了迪奥时装等一系列商业活动之后,他也被视为798商业化最重要的力量。798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集中地,更是国际资本最新的一个炒作点——西方的参与像一枚催生剂,促成了798神话般的繁荣茂盛。这个已然破裂的泡沫背后,是中国经济前所未有地加速度发展,和极其深入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很多人把北京看成是六十年代的纽约,把798看成是当年的方兴未艾的SOHO区,连这种漂亮的“窑变”都能让人联想到柏林的变化,其实可以说,798在短短五六年内的压缩性变化,几乎是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最突出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自身故事的一种片断式讲述。
  然而就像艺术评论人皮力所说的,“所有我看中的地方,最后都会消失”。任何一种独立的、野生出来的品种,最后总是会被培养成一种“另类风景”。798的勃兴自然与那些野草们的生命力顽强有关,也与养殖者的观念变化有关,更与市场起伏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当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突然降临,这个附庸在全球艺术市场繁荣基础之上的艺术社区,一下“失重”——失去野性,失去关注。如今我们对798的描述似乎已经是过去式一种回顾:它所象征的可能性,似乎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
  记者的“客观性”与史家的“全局性”在书中似乎是缺位的——作者用一种个人化的视角,来讲述她所看到的798之一斑,她所触摸到的这个时代表皮之一种,那些有关时代的种种,不在她的目的之内,读者自然会有所反应。就像一株野草,它只要争取到阳光、空气,和水,尽到野草所生长的本分,就够了。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像野草一样生长
  本文所版面
【第 46 版:文化】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