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联华股东内耗乱象
本报评论员:陈旭仇子明
陈旭仇子明 去年8月份,*ST联华(600617.SH)迎来新任第一大股东江苏省建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下称 “江苏建丰”),资产注入预期之下,如今股价涨幅已超过35%;继连续亏损两年后,*ST联华预告2010年净利润约1800万元,保壳有望…… 但似锦前程中突生波折,*ST联华第三大股东——万事利集团一纸诉状将*ST联华告上法院,案由是债权人撤销权纠纷。3月17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二中院”)已经正式立案,此事上市公司方面尚未公告,但该诉讼将关系到*ST联华2010年盈利与否,进而影响保壳事宜。 经本报调查,上市公司及各股东方之间分合恩怨、金钱纠纷被层层揭开,而所有事件的起因与结果都围绕着一块地的故事,背后则是上市公司股东斗争的内耗和治理乱象。 起诉 初春的杭州已是满眼青翠,但雨后的天空流露出淡淡阴霾。随口问起是否知道万事利集团,出租车司机杨师傅称:“做丝绸服装起家的,很有名。” 2004年至2009年,万事利集团曾为*ST联华的第一大股东,2009年其因无法偿还借款而将19.36%的股权转让给北京多贝特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多贝特”),现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有1000万股,股权占比5.98%。 记者从法院方面获悉,万事利集团将*ST联华和上海市嘉定区政府告上了二中院,案由是债权人撤销权纠纷。由于3月17日刚刚立案,二中院目前尚未指派法官接手此案。 据*ST联华副董事长、华浙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曙华讲,上述起诉主要是关于*ST联华位于嘉定区菊园小区(沪宜公路4290号)原系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被政府收回相关事项。 公告显示,*ST联华2010年年度盈利预增的主要原因,就是上述菊园小区地块及地上建筑物的动拆迁补偿费收入,及其控股子公司所拥有房产的拍卖收益。本报查阅发现,其中,该地块相关动拆迁补偿费收入达8534.53万元,将会分三期支付。第一期5000万元已于2010年底之前交清。 “动迁协议签署为什么不通过董事会讨论?这是违反合同法的,我们有权要求撤销协议。”陈曙华说。 而处在保壳关键期的*ST联华,第一笔补偿款中已经被万事利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划走了3000余万元,如果这笔8534.53万元的拆迁补偿款协议被撤销,不能计入上市公司的报表,那么,*ST联华将有可能面临退市。 此外,万事利还想向上市公司追回2008年时的一笔2000余万元的直接借款。 本报另悉,万事利在黄浦区法院状告*ST联华选举新任董事长选举程序违法。 2011年1月30日下午,在*ST联华6届董事会9次会议上,万事利集团副总裁、*ST联华董事张建平对两项议案一次弃权,一次反对。其中尤以审议《关于公司董事会授权程鹏董事代为董事长履行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的职责的议案》时反对最为激烈,他认为,当时董事长王连景(来自*ST联华原第一大股东多贝特)尚未辞职,且该议案为临时加入,程序上存在问题。 副董事长陈曙华则激烈地表示并未收到董事会开会通知。1月30日,在外出差的陈曙华突然接到一个手机尾号为555的电话,对方问到:“你为什么不来开董事会?”陈曙华表示没有人通知自己去开董事会,而且自己正在外地。此时,张建平打来电话说:“不用来了,董事长都已经换了。” *ST联华新任董事长、江苏建丰检测总经理程鹏表示:“我们的选举是通过合法程序进行的,不存在故意不通知谁的情况。” 目前万事利集团和江苏建工系争执的焦点是,万事利希望建工系切实解决万事利和上市公司间的债务关系,并非真想让*ST联华退市。 而迟迟拿不出保壳方案的建工系,在万事利眼中,缺乏保壳诚意。由于建工系已经控制了*ST联华董事会,一些议案引发万事利不满,伴随着多位董事和独董辞职,势单力孤的万事利,虽然多次投出反对票和弃权票,甚至在最近一次董事会上集体缺席,但因为投票权较小,便诉诸法律。 缘起 2007年12月20日,联华合纤(*ST联华当时的简称)披露,当时的第一大股东万事利集团将所持联华 合 纤 有 限 售 条 件 流 通 股3036.7063万股质押给多贝特,为1亿元借款作担保。 “2007年时,万事利觉得自己没有特别合适的资产注入联华,正好有人找到万事利说想合作开发上海嘉定区的一块地 (即上述嘉定区菊园小区沪宜公路4290号地),经人介绍,找到了多贝特。””陈曙华告诉记者,之后款项用在了与联华子公司合作开发该地块上,该地块及相关开发成为了联华的资产。不过,“借款发生后的一系列事件都是意外。”陈曙华表示。 一年后,因逾期未还款,多贝特将万事利告上法庭。 “嘉定项目开发不成功,2008年金融危机时,万事利资金确实有些紧张,但是多贝特的起诉非常突然,可能也是出于对万事利财务状况的担心。”陈曙华表示。 2008年12月10日,联华合纤公告,持股占25.34%的第一大股东万事利集团同意将其持有3236.7063万股(占公司股权的19.36%)转让给多贝特商贸以抵偿上述债务 (含贷款及利息共计1.2亿元)。这标志着万事利系掌控联合化纤的终结。 2010年12月21日,*ST联华与上海市嘉定区菊园小区动拆工作办公室达成《动拆迁补偿协议》。上市公司将拿到动拆迁补偿款8534.5396万元,而这笔钱到底应该划归上市公司,还是应该作其他用途,各方股东发生了激烈交锋。 从借款并计划合作开发上述地块,到开发未果而痛失联华合纤第一大股东位置,再到因该地块动拆迁补偿而引发诉讼,万事利几年间步步失守。 江苏建丰入主 1992年10月登陆A股的联华合纤,2003年曾被ST,2005年5月被暂停上市。在张建平口中,2004年入主的万事利集团花了2年时间,帮助这家负债3亿元的上市公司走出困境,负债降至1亿元。2005年11月,该股撤销暂停上市,2007年2月摘帽。 但2009年初,多贝特成为第一大股东后,上市公司的实际资产只剩下上海和青岛的两块地了。多贝特控股联华后,命运多舛的*ST联华深陷各种官司中,让各方感到筋疲力尽,内耗令上市公司业绩节节败退,进而伤害的是投资者的利益。 联华近年业绩持续低迷,2007年实现净利946.42万元,2008年亏损达4878.05万元,2009年更是亏损至6652.38万元。2009年,联华合纤也再度被ST。2010年其预告的净利润1800万元,亦非主业营收所得。 2010年8月20日,多贝特将其持有的2036.71万股*ST联华转让给江苏建丰。加上当年2季度从二级市场入股*ST联华的另两家建工系公司江苏万邦机电(持股2.26%)和江苏天成设备安装(持股2.2%)的筹码,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总持股达16.64%,即2770.3万股,成为第一大股东。 自称对多贝特转让股权完全不知情的万事利立刻开始密集起诉上市公司。“我们希望不管谁做大股东,都能解决我们历年来和上市公司七八千万的债务问题。”张建平表示。 在2010年12月底,多贝特将剩余7.18%*ST联华以1.1亿元转让给江苏的神秘股东何云才。仅1年左右,多贝特就“倒手”*ST联华大赚约2亿元。在采访多贝特总裁王连景时,其马上挂断了电话。而多贝特位于北京的办公室电话也显示为空号。 记者获悉,现年45岁的何云才是无锡源泰投资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还在中天科技投资公司任职行政人员。 *ST联华新任董事会秘书白若熙,曾任上海泰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这家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投资公司,则曲线控股上市公司光华控股。 3月15日晚,*ST联华新任董事长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苏省建是有计划重组上市的,我们公司本身资产质地不错,一直也想寻求资本市场的再发展,所以就拿到了这个壳。”尽管程鹏明确表态,建工系拟对上市公司进行资产注入,但目前尚无具体的规划以及时间表。 而万事利方面对程鹏所称的方案表示“从来没见过”。 对于*ST联华能否顺利保壳,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2010年末上市公司拿到拆迁补偿,即便最后法院将这笔钱划给万事利,那上市公司已经把钱计入2010年收益了,我认为应采取会计上的追索调整,认定上市公司2010年收益为负。” 截至发稿,黄浦区法院仍从中调解万事利集团、江苏建丰系以及上市公司间的关系,希望协商解决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