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平板分流
本报评论员:张昊

  张昊
  如今的平板电脑行业正在印证着一个商业时代的铁律:创造,传播,普及,垄断。把这个命题放在去年,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那时的iPad看上去不可战胜。它的销量过千万台,人们甚至一度认为平板电脑就是iPad。
  iPad的“垄断”是一个非常规的市场现象。因为在IT行业,抄袭和“山寨”势力强大,往往一款伟大的产品诞生后数日,市场就会乱成一团。当具有一定的市场热度后,各大巨头纷纷进入,一个成熟的市场就此诞生。而平板电脑有些特殊,《纽约时报》曾在iPad上市后不久便撰文称 “中国已经迅速成为类iPad产品的故乡”。在那个时点,所谓的“iPadlike”的确有雨后春笋的态势,但忽然一下子就偃旗息鼓了,iPad背后变得冷冷清清,这个行业的竞争似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壹人壹本COO方礼勇认为这是个假象,“平板电脑的制作难度远超过手机和电脑,只是一个电池,就够山寨厂商们头疼的了。什么iPad-like、MID,它们还是使用 Wintel(Windows+Intel)架构,只能用两个小时,根本称不上是平板电脑,自然卖不出去。”
  而在那时,一众巨头也只能无奈地按兵不动,因为它们实在找不到一个可以挑战“A4芯片+ios(苹果操作系统)”的组合。因此,Android的成熟是个拐点,仅仅是它打破了Wintel时代的藩篱,就足以配得上一次伟大的颠覆。IT行业彻底解放了,它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如何从众多的芯片和操作系统的组合中找到那种难以言状的用户体验,它们不再只是个“躯壳动物”。
  “‘Android+ARM(芯片厂商)’给平板电脑的多元化提供了一个平台,所以你会发现,这些厂商并不是按照苹果的标准去做产品,而多是以我为主地去制定战略。”爱国者电子总裁曲敬东告诉本报记者。
  行业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各大厂商纷纷出招,仅仅是CES上,就有近80家厂商推出了自己的平板电脑产品。摩根大通、StrategyAnalytics等调研机构第一时间调高了对平板电脑市场的预期,例如摩根大通就将2011年和2012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的规模从之前的249亿美元和341亿美元上调至261亿美元和352亿美元。而这个信心更多的来自于Android的爆发,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为iPad的确需要竞争者。
  但情况并不是那么乐观,一些厂商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平板电脑的真谛,而它们的错觉则来自于PC时代深深的烙印。方礼勇曾亲身经历过联想抵抗国外PC厂商的日子,而在自己创业的今天,他深知“错觉”对于一个公司的致命性。在他看来,那个以计算能力和通讯质量为本质的年代过于伟大了,以至于我们还是习惯性地把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投射到PC时代的坐标系中,结果不言而喻,诺基亚和微软的例子已经足够有说服力。而苹果着力打造的用户体验则契合了移动互联的本质。它抽象地把互联网当成了第三个坐标轴,因此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立体化了,不像之前那么扁平。
  但我们在感叹时代变迁的同时,却遗憾地看到本该百家争鸣的移动互联,被苹果的声音湮没了。我们的眼中只剩下苹果这个点,而偌大的空间则被遗弃在视线之外。但实际上,平板电脑还没有普及,甚至没有得到足够的传播,当然不至于垄断。
  这再也不是一个谁能完全取代谁的时代,不仅仅是消费者,甚至众多调研机构也都认为平板电脑市场的未来将是个细分化的市场。在易观国际的报告中,未来的平板电脑市场将由三个阵营组成,第一类是以苹果iPad为代表的娱乐性产品,它们的功能集中在视频、音乐、游戏、阅读等娱乐功能;第二类则是以汉王touchpad为代表的商务性产品,因为它们采用的是Windows系统,因此强大的Of-fice办公软件使得这类产品拥有足够的商务功能;而第三类则是以壹人壹本为代表的综合性产品,它们兼顾了商务和娱乐,但各家厂商也会有不同比例的侧重。
  除了三大阵营,易观国际还认为会有更细分的市场,比如幼儿教育、医院等行业,而这些分类早已跳出了底层架构和系统的差异,它们更多的是在找自己的定位。
  方礼勇很认同“定位”这个概念,他最近在总结平板电脑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便携、娱乐、商务等,“这也是未来平板电脑最起码的几个细分市场,每个要素做到极致,都可以获得自己的空间,所以定位在市场初期尤为重要。”
  但凡市场上成功的厂商都赢在差异化上,而移动互联时代差异化的范畴则放大了无数倍。国内企业实力不足,也许细分的本地化市场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国际大牌并不逊于苹果的技术底蕴,使得它们有能力去挖掘平板电脑更深层次的含义。因此,爱国者、壹人壹本对本土特色的深究给自己赢得了一线生机,而摩托罗拉、三星对行业的进一步诠释则有后发制人的意味。平板电脑开始了第一次分流,不同流派,不同战术。
  说到底,平板电脑的分流不取决于所用的系统,更不取决于硬件参数,它更多的是一种用户体验的细分。正如易观国际虽然把市场分为三大阵营,但核心标准则是娱乐性和商务性,这不正是我们最本质的两个需求吗?因此易观国际把商务性作为未来几年最热闹的战场不无道理,因为iPad的确把娱乐性做到了极致,想要超越这个高度实在不易。
  平板电脑的分流表面上是一种生存之道,但实际上是对人性不同侧面的探究。乔布斯的魔力正是来源于此,这个佛教徒对人性极其超脱的理解,才造就了平板电脑这个伟大的产品。而这些挑战者们在选择分流路径的时候,是不是要先让自己“入流”呢?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板分流
  本文所版面
【第 49 版: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