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陕西国资跃进:5年后收入至少翻番
本报评论员:张延龙

  张延龙
  相比于GDP增速、居民收入增速,陕西对省属国企的规模、收入等指标的增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一号和二号省属国企——延长石油集团和陕西煤化集团在“十二五”末要分别实现2500亿和2000亿收入,并进入世界500强。目前,延长石油集团的年收入约为1000亿,陕西煤化集团的年收入则在500亿左右。
  并非只有这两家企业享此 “殊荣”,一位不愿具名的陕西省属国企人士说,“基本上排名靠前的企业,都被要求实现收入翻番甚至四五倍的增幅”。比如说,目前年收入300亿左右的陕汽集团“十二五”的目标是1000亿元,而年收入60亿元左右的秦川集团则要完成收入500亿元的任务。
  尽管陕西当地官员承认在过去的“十一五”任务中,非公经济比重指标完成得“不够理想”,但面对未来“十二五”的总体目标压力——既包括经济增速,也包括种种需要地方政府完成的民生指标,包括保障房建设、陕南300万人移民等,“国有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龙头作用”。
跃进
  “前段时间报目标的时候,说实话我们是吓了一跳——本来以为我们提出的速度已经很惊人了,没想到相比于兄弟单位,我们提的目标还是落后了。”上述不愿具名的陕西省属国企人士说。
  据悉,对于“十二五”期间省属国企发展速度,陕西省政府所要求的口径是“5年内,省属企业销售收入递增不低于20%,普遍实现翻一番的目标”。
  但实际上,大量企业接到的任务都远远超出翻一番的水平。
  截至2010年底,陕西全省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共17家,除西飞、长庆油田等央企下属企业外,其余多为省属国企,收入最高的是延长石油集团,去年收入超过千亿。
  而在未来5年,目前千亿收入的延长石油需要实现2500亿左右的收入目标;收入500亿左右的陕西省煤化集团的目标则是2000亿,陕西省有色集团、陕汽集团、陕钢集团则需突破1000亿元。
  而目前,陕西省有色集团、陕汽集团、陕钢集团的收入分别为450亿、300亿、200亿元左右。
  事实上,依靠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很难在未来的5年中实现如此远大的目标。“我们自己也在想办法,除了加大对主营业务项目的投资,其他办法无外乎三条路:一是加大并购,尤其是对行业内、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并购;二是吸引资金参股,做大企业规模;三是做一些多元化的尝试,比如地产、酒店等可以立竿见影的项目。”他说。
  而无论是并购还是多元化尝试,都意味着要投入巨量资金。分管国资的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在最近参加陕西煤化集团2011年工作会时说,“希望你们今年销售收入达到700亿,投资达到300亿。到2012年,销售收入争取达到1000亿。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还是要加大投资,要有好的项目支撑。”
  政府也在协助这些优势企业加大并购。接近陕西省国资委的人士说,陕西省政府已经决定由陕西煤化来整合同为陕西省属国企的陕西省地方铁路公司,而未来陕西煤化集团将向此板块投资300亿,进而拥有自己的货运铁路。
  “我们有钱,但现在缺的是项目”,一位陕西省属国企下属子公司负责人说,“集团已经下达了收入指标,只考核收入,对利润的考核不是那么严格,所以现在非常希望找一些好的项目企业,实现控股或者参股。”
  要实现这些目标,除了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股权融资可能是更重要的手段。据透露,陕西省政府希望在今年年内推动陕西煤化集团的主营业务在主板IPO,并已获得国务院三年经营业绩豁免。
  以陕西煤化去年净利润80亿元的水平保守测算,按照煤炭行业平均约20倍的市盈率,其上市后将实现至少1600亿的总市值,而目前陕西煤化净资产为45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其融资额将超过千亿,超过陕西省30余家上市公司以往募集资金的总量。
国企使命
  对于被列入“金砖四省”为陕西而言,未来5年中经济增速显然是第一位的,其2011年经济增长目标为12%,而整个“十二五”期间的平均增速则为13%。
  过去的“十一五”期间,陕西省经济总量排名前移4位,而如果保证此水平增速,“在全国位次再前移几位,比重进一步提高,陕西就不再是欠发达省份,应该是中等发达省份了”,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在最近参加当地发改委工作会时说。
  速度仍需要投资来保证。赵正永坦陈,“陕西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不足、外贸带动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近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都增长18%左右,但我省是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消费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外省,扣除这方面的因素,消费的增长就很有限了。”
  但他同时也认为,“今后一段时期,陕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状况仍不会改变”。
  投资重任仍需大量国企来担当。当地分管国资的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在最近一次讲话中称,“今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00亿元,其中延长、煤业、有色三家企业投资就要达到1000亿元(延长450亿、煤业300亿、有色250亿)。”
  对于这些实力雄厚的国企而言,按照陕西省政府的要求,“十二五”期间陕西工业投资累计要超过2.5万亿元,其中“陕西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起码要占一半以上”。
  事实上,除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十二五”期间大量地方政府所特别提出的民生指标,也需要这些国企和政府共同分担。
  赵正永说,“国有企业之所以被称为‘国字号’,政府之所以还要拥有一批国字号的企业,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和政府一起,共同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也正因此,一些国企被要求参与民生领域的建设和保障,以帮助政府分忧。比如在保障房领域,陕西省政府和延长集团已共同组建保障性住房建设公司,将运作100亿左右的社会资金来帮助市县解决资金困难,同时鼓励各个市县采取多种措施筹措社会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目前,陕西全省的保障性住房总的建设资金在750亿元到780亿元,其中中央和省里的补贴80亿元左右,市县100个亿左右,另外600多亿元需要社会筹措。而若“按照以往的常规安排,每年投入10多亿元,到2020年也不一定能完成”。
  “我们要求这个公司不要赚钱,但也不要亏本,用这样一个市场化运作和政府购买服务产品的模式,在五年之内彻底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陕西省官员说。
  而据透露,当地的另一项重点民生工程——陕南移民计划也将由陕西有色集团出资参与。这项号称未来10年移民300万人、总投资1100亿元的庞大计划此前一直被外界质疑其资金来源如何筹措,依靠政府财政难以承担巨量投资。
  据称,3月23日,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专程带队前往安康调研移民搬迁工作,而随行人员除陕西住建厅、交通厅、国土厅等相关厅局官员,陕西有色集团的负责人也随行前往——这无疑将打消此前外界的筹资担忧。
进退之间
  赵正永在对陕西“十一五”工作进行总结时称,虽然“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指标都提前1-2年完成,但非公经济比重、科技研发费用、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还完成得不够理想。
  非公经济比重低实际上也是外界对包括陕西等西部省份的一致印象。去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做客人民网,有网友提问说:“以陕西煤炭重组为代表的‘国进民退’现象引人关注,您觉得这种现象是喜是忧?如何评估它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
  李金华当时说,我认为在一些地方或者在一些行业、企业,存在着一些民营企业受排挤、受歧视的问题,可能有“国进民退”的现象。但是我觉得这不是全局,不代表基本面。总体看,国企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发展,因此我不太赞成笼统地讲“国进民退”。
  但他也表示,有些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的中央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宏伟目标之下,原来的垄断不但没有打破,新的垄断还在增强,这个十分令人担忧。他们不仅垄断了资源,而且垄断了资金,垄断了市场,垄断了产业链,产业链越拉越长。
  “国家的投资、政府的采购偏向于国有企业,使一些垄断企业赢利大幅度上升。但是很多国有企业的赢利大幅度上升,背后却掩盖了国内企业内部许许多多的弊病,比如决策的随意性、损失、浪费等等。”李金华说。
  事实上,陕西省排名靠前的省属国企,也多集中于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领域和有色金属、钢铁等资源领域。
  对于正迫切希望发展的陕西而言,其逻辑是,对于政府所提出的“十二五”总体目标,“国有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龙头作用”,而对于这些国企提高要求也有利于 “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企业主业集中”。
  当地人士也认为,支持国企做大做强不仅有利于保证发展速度,实际上也是一种二次分配——长久以来民众实际上并未分享到国企增长带来的红利,如今实力雄厚的资源性国企带头承担保障房建设、陕南移民等社会责任,实质上体现了社会财富再分配,让民众得以分享国企红利。
  “‘十二五’期间全省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两条,一是加快发展、追赶先进,一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这也是省委、省政府对国资监管和企业发展的要求。”赵正永说。
  尽管市场主义者往往担心 “国进民退”造成资源垄断、效率低下,但是显然,在地方主政者看来,国资进退之间,并非只是简单的对市场的权衡。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陕西国资跃进:5年后收入至少翻番
  本文所版面
【第 13 版: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