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鲍勃·迪伦的脸
本报评论员:鞠起

  鞠起
  一、一张青涩的脸——从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到鲍勃·迪伦
  你很难说清楚一个具体的鲍勃·迪伦(BobDylan)的形象,他那桀骜不驯的表情曾经是美国60年代的几个重要标志之一,但你若认为那便是全部的鲍勃·迪伦,却又无法解释他在车祸后推出的纳什维尔地平线中那平和温暖的微笑。看上去,鲍勃·迪伦的脸似乎就像月亮那样一直在改变着。但凡事总有些规律,如同月亮总是由新月开始她新一轮的圆缺,没有哪一张多变的脸孔不是从青涩的年轻人开始的。
  1941年,鲍勃·迪伦出生在明尼苏达,当他还叫做罗伯特·齐默曼的时候,只是个表现欲非常旺盛的孩子而已。14岁时他组建了自己的摇滚乐队,但同样很快地,他就厌倦了这种吵闹而欠缺内涵的音乐,和那种小场面的狂热。没有理由可以阻止他离开居住了将近二十年的希宾小镇,去寻找一个新的自我,和一种能够符合这个新自我的音乐形式。
  在明尼苏达大学学习的第一年,一起鬼混的朋友们给他介绍了美国民谣战士伍迪格斯里以及垮掉派的诗歌和小说。正是这些当时的先锋的文化帮助罗伯特·齐默曼重新定义了他自己。他用英国现代诗人迪伦·托马斯的名字重新洗礼了自己,接过伍迪格斯里那把“能够杀死法西斯”的木吉他,改变了他原本甜美的,毫无个性的嗓音,开始了属于他,鲍勃·迪伦的冒险。
  1961年,迪伦来到纽约民谣圣地格林尼治村,成为了这个民谣工坊中的新学徒。他寄住在别的民谣歌手家,他和人组队去看望住院的偶像伍迪格斯里。他签约了CBS唱片公司,渐渐崭露头角。1962年,他像个中学生一样出现在自己第一张同名专辑的封面上,略带羞涩地望着镜头,除了少数几首灵光乍现的歌曲如《纽约闲聊布鲁斯》之外,他似乎要被打造成一个年轻的民谣偶像,一个更为英俊的伍迪格斯里的拷贝,甚至这张专辑里有一首歌就叫做《给伍德的歌》。
  而鲍勃·迪伦说,不。
  1962年的一个夜晚,鲍勃·迪伦和一些民谣圈子里的朋友在格林尼治村的一家咖啡馆有一搭没一搭地谈论着越战,这个国家的未来和美国精神。突然,迪伦想到了什么,一言不发地离开。第二天他带着他写了一晚的歌词来到咖啡馆,把稿纸往桌上一拍。于是,推动时代的风吹了起来。
  二、一张飘在风中的脸——民谣王国国王鲍勃·迪伦陛下
  1963年发生了什么?
  1963年,小马丁·路德·金博士组织了华盛顿游行,1963年,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1963年,迈克尔乔丹诞生。
  1963年,一个名叫彼得·保罗和玛丽的合唱组唱红了一首歌曲,以至于所有美国人顺带着都知道了这首歌的作者:鲍勃·迪伦。
  这首歌就是 《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inthewind)。它是如此能够代表这个迷茫而丰富的时代,以至于当我们在1994年电影《阿甘正传》中听见它的时候能够毫无疑问地感受到:对,我们在六十年代,我们在美国。
  这首歌的旋律那样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在10分钟内学会,但他的歌词却那样深邃,可以让我们永远都在思考。迪伦在歌中提出了9个问题,而它们的答案,也许时至今日仍在风中飘。
  1963年鲍勃·迪伦跟随制作人约翰·哈蒙德改签哥伦比亚唱片,两年间,他推出了收录了《答案在风中飘》的《放任自流》,《时代变了》和《鲍勃·迪伦的另一面》这三张专辑。并且两次在全美最大规模的民谣音乐节新港音乐节上表演,1963和1964年的演出使得他的名声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也渐渐地从伍迪格斯里的影响中走出,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民谣国王。1963年的一场演出中,迪伦念了一首自己写作的献给伍迪格斯里的长诗,这既是致敬,亦是告别,他将要告别这个偶像,而同时,不曾被人们意识到的是,这也是他对于过去的自己的告别。
下转54版
上接53版
  在这一阶段中,鲍勃·迪伦的主要创作方向是抗议民谣,除了《答案》之外,《大雨降至》以及 《时代变了》、《战争的主人》都是发人深省的抗议民谣歌曲。这个时代的鲍勃·迪伦是最为人熟悉的,似乎全世界的乐迷都愿意他沿着这个模式永远走下去。然而,就如同当初他厌倦了摇滚情歌一样,鲍勃·迪伦很快又厌倦了去做什么时代的代言人。于是,虽然他在1964年的 《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仍然是一张民谣专辑,但在最后一首歌里面他唱道:
  “那不是我,宝贝儿,那不是我。
三、一张乖戾的脸——插了电的鲍勃·迪伦
  1965年到1966年的鲍勃·迪伦是疯狂的。在他推出的第五张专辑《全都带回家》的封面上,歌迷们发现,原本严厉地审视着时代的鲍勃·迪伦这一次把犀利的眼神对准了他们。
  在这张专辑中,《暗自思乡布鲁斯》以及《铃鼓先生》仍然是了不起的作品,但最令歌迷们疑惑的是:那个电锯一样的声音是什么?为什么那个声音会出现在民谣之王的专辑里面?
  1965年7月25日的新港民谣音乐节上,鲍勃·迪伦揭开了那个没有人愿意相信的答案:他居然拎了一把电吉他上台!他难道要叛变去搞什么摇滚乐了吗?!由于观众的愤怒和实在太过糟糕的演出音效,这个国王只唱了三首歌就被他的臣民们赶下了台。
  鲍勃·迪伦披上了新衣,他的歌词依旧犀利,和新的音乐形式一起组成了他所独有的电声民谣,同年,他发布了也许是他自己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辑:《重返61号公路》,尽管专辑的每一首歌都很优秀,但其中一首实在太过耀眼。那就是美国的第二国歌,滚石杂志评选的史上最伟大单曲:《像一颗滚石》。在这首歌里面,他用他干瘪的嗓音声嘶力竭地吼道: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
  这首歌诉说了一个曾经富有的落魄者的故事,同时也是在陈述着他自己的心情。演出仍然场场爆满,但那些观众都是结伴来痛斥他对民谣音乐的背叛。这期间,他开始沾染毒品,而他的词作也越来越晦涩难懂。他在1966年的专辑《美女如云》,通篇渲染着一种迷幻的色彩。此时的鲍勃·迪伦开始了他的世界巡演,每日在兴奋剂和毒品的支撑下24小时地工作,像是一台插了电的机器,而他身边的人都看得出,这台机器不久就要彻底地损坏了。他的每一场演出总是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原声民谣,大家相安无事,下半场电声摇滚,观众便力图用嘘声盖过音乐,有时迪伦实在气不过,便在台上与观众对骂。
  1966年7月29日,迪伦在伍德斯托克骑摩托车遭遇了几乎致死的车祸。
  他的一切演艺事务,和身边所有的矛盾纷争突然间戛然而止。
  大概他又一次地厌倦了那样的生活吧。
四、一张平和的脸——60年代之后的鲍勃·迪伦
  60年代是属于鲍勃·迪伦的,遭遇车祸后,他开始远离聚光灯的中心,而他的音乐风格也再一次地发生了改变。1967年的《约翰卫斯理哈丁》专辑突然之间回归了温暖抒情的乡村民谣,而歌词也不再犀利地直指政治现象。而1969年的《纳什维尔地平线》则更像是一张甜腻的情歌集,而迪伦的嗓音也柔和得几乎无法和之前的他联系起来。
  1969年,名垂摇滚史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开演,而迪伦并没有参加。他似乎彻底变成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高人。此后鲍勃·迪伦最有名的单曲莫过于1973年为电影 《帕特加雷特和比利小子》所做的主题歌《敲开天 堂 之 门 》(knocking onheaven’sdoor),这也是许多中国听众最开始接触到鲍勃·迪伦的歌曲。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鲍勃·迪伦,他的歌词不再长篇大论锋芒毕露,简单的旋律配上温和却哀伤的歌词,一再重复,将听者带入浓厚的情绪当中。
  迪伦之所以伟大,当然在于他在60年代的耀眼光芒。但同时也在于,当不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之后,他仍然保持了自由而旺盛的创作活力,七八十年代,他一直保持着每一两年一张的发片速度,并且在各种音乐形式之间穿梭自如。虽然少有惊世骇俗之作,但你要知道,真正的得道者当然鲜少与那些凡夫俗子谈论。
五、一张怪老头的脸——你将要看到的鲍勃·迪伦
  去年我在美国小镇Amherst观看了迪伦最新一轮的巡演,他戴着礼帽,很有腔调地在舞台上踱步,闲庭信步般地完成他的表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听觉上,他所能给你留下的最直观的印象就是难听。到了这个岁数,他的演唱已经几乎没有音乐性可言,而是一种独特的,配乐诗朗诵的调调。
  我想这也许可以给即将去参加他北京演唱会的观众们打一剂预防针,而除了 “不好好唱”之外,他的演出选曲也比较偏爱自己近期的作品。所以我们只能祈祷他会因为是第一次来到北京而多带一些我们更加熟悉的经典作品了。然而,老爷子的另一个兴趣就是改编自己的经典作品。在Amherst的演出中,我只能依稀靠着配乐分辨出他所唱的《像一颗滚石》。
  那么,这个演唱会到底还值不值得去听呢?如果问我,我会说,绝对值。他的乐队是优秀的,除了演唱之外,还可以提供不错的音乐享受,此外,迪伦本身并不是一个以作曲和演唱见长的歌手,不了解这一点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迪伦迷。最后,鲍勃·迪伦是一个活着的传奇。在这个星球上除了他和保罗·迈卡特尼爵士,再也没有人可以有资格代表20世纪60年代那个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了。而这在笔者看来也是鲍勃·迪伦北京演唱会最大的价值所在。
  鲍勃·迪伦的大半生,追逐时代,审视时代,推动时代而终被时代所追赶,以至于我们常常只能看着他的背影。而今,中国的听众终于有机会去直面这个天才的词作者,二流曲作者,三流的演唱者,一整个时代的剪影,有着无数张脸孔的传奇人物,无论如何,值得纪念。
  女士们先生们,鲍勃·迪伦……
2011年4月6日
鲍勃·迪伦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登上舞台;
2011年4月8日
鲍勃·迪伦上海站演唱会在上海体育馆举行;
2011年4月12日
香港成为鲍勃·迪伦亚洲之行的第三站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鲍勃·迪伦的脸
  本文所版面
【第 53 版: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