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金弘毅详解瑞银国际板策略 3月,不管是证监会还是央行均在各种场合提及国际板的建设和筹备,这也成为今年证监会的工作重点之一。作为国际投行,瑞银在国际板客户需求与项目储备上有着一定的基础,瑞银亚洲投资银行部主管金弘毅表示,国际板的推进最有可能再明年推出,并且以人民币计价会更受国际公司欢迎。 国际板应以人民币计价 目前,各家国际投行都在准备国际板项目,针对国际板推出时间的问题,金弘毅认为国际板是迟早要推出。从时间判断来说,今年的可能性还不是很大,有可能是明年。但条例有可能今年应该会出来。明年第一批公开招股的可能性最大,最快今年年底。但即便有今年有公开招股的情况也只会是个别项目。 金弘毅表示在国际板方面,瑞银有瑞银的优势。有大公司来拜访过瑞银,瑞银也有一些前期的工作在准备。瑞银的优势在于有国际平台,很多大客户都是跟瑞银有一般性业务。所以,国际板将来会是瑞银工作的一部分,但这不在瑞银今年的重点工作之列。从瑞银去年开始的项目储备来看,不同客户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有客户目标是要做第一批挂牌的,前期工作基本上就做好了;有客户则是表达了对国际板的兴趣,等相关条例出来再进行项目推进;大多数企业还是拜访过一两次,但只是表达了意向。所以,现在已经在做的国际板项目,当然是名声比较响的、可能性比较大的,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一批的项目中。 在国际板客户类型方面,金弘毅表示这是一个组合。超级大型跨国公司是一种,基于第一批发行的品牌效应,这也符合监管者的胃口。第二种类型是红筹回归。第三种是一些亚洲公司,跟中国企业有点像,可能名气不一定很响,但确实需要资金、通过发新股来发展。另外是不一定符合现有要求,但将来第三批第四批会有兴趣且符合的。在瑞银储备的项目中,各种类型的都有一些。 希望登陆国际板的企业,大多是优质、知名公司,现金很充足或者说这些企业有很多的资金来源。这些企业发新股,可能是逼不得已来摊薄股本,跟国内企业上市发新股是很不一样的概念。有些情况下是发“老股”,比如说老股东要卖,这就涉及到存量发行。或者发的量比较小,这里面就牵扯到很多国际国外情况要结合的因素。未来登陆国际板的,绝大部分都是很大的公司,即使第一次发3%、5%的股本比例都是很大的一个盘子。但如果这些公司吐过没有很强大的资金用途,完全就是为了在国内做品牌效应,最终也就是募集5亿美金到10亿美金这样的一个规模。 关于国际板的计价方式,金弘毅认为,到现在为止,主流的思想还是以人民币计价。也是这个原因,能吸引境外投资者、境外发行人。对潜在的发行人也是一个吸引力,这些潜在的发行人过去是一个投资群体,虽然有一些去境外的融资途径,但整体而言还是很少的。这也是中国资本金输出的一种办法,人民币国际化不错的体现方式,不是让中投或者中国人寿出去买国际股票,而是让国际公司来到家里来,让中国的老百姓可以去买它的股票。以人民币计价会是更受国际公司欢迎的重要原因。 瑞银的业务策略 目前瑞银在国际上的投行项目、A股再融资等排名都在行业前列,但在中小板、创业板IPO的项目很少,未来瑞银将进行策略的调整。金弘毅表示,虽然中小项目收益难与大项目媲美,但瑞银也确实在改变策略,在开发一些优质的中小项目,肯定会逐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瑞银在中国的投行人员数量还是在很小的水平上逐步发展,今年瑞银可能人数上会净增长20%。同时,公司经纪部门的研究和销售团队也在扩展,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研究。 而且质量控制非常重要。金弘毅表示,瑞银比较重视质量,中小企业的风险还是比较大,如果上市一下子被证监会否了,或者上了之后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这对瑞银的信誉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在管理上,金弘毅表示,希望人员稳步上升,并精挑细选新进人员,这更好的符合瑞银文化,可以在瑞银的良好框架下操作。中小板、创业板项目虽然说是快,但还是需要起码一年半的培养期,所以即使从今年开始或者去年开始的一些项目,可能最快也是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才能出来。另一方面,会继续关注增发项目,发债券发行和并购等。过去数周内,瑞银完成了奇虎360科技美国上市,远东宏信香港上市,新兴铸管40亿元公司债券发行 ,东亚银行(中国)20亿元高级债券发行,中石化230亿元A股可转债发行。 A股一直存在新股无风险收益的局面,但今年1月份A股出现不少上市企业破发的情况,对这种情况金弘毅表示,A股是逐步应该跟国际接轨的,当然跟中国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给客户带来价值的,真正把一个事情做成,这在中国做投资银行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过去十年IPO都不愁卖,就是有项目就卖出去,定价也很高。现在越来越市场化,定价放开,跌破发行价的现在也有了,迟早也会出现有一些企业发股票卖不出去的情况。只是国内可能起步相对比较短,都觉得蛮新鲜,其实大家也不用太紧张。破发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现象,这在国外是很普遍的。当然我们都不希望见到不规范的事情等等。可是如果市场供求不平衡,再大、再规范的公司在国外也有发不出去,或者是说到时候要临时改变价格,降低区间等等,都很普遍。这里面也牵涉到监管者要如何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可能说每个案子都赚钱。 从“搜索时代”到“开放时代”百度联盟合作共赢模式升级 4月12日,以APP平台的全面开放为标志,“引领互联网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代”也成为了第六届百度联盟峰会的主基调。这不仅意味着百度再度迎来了一个革命性的契机,即开始用一种崭新的视野谋划和构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未来,同时也宣告百度联盟这个迄今已经积累50万家合作伙伴的平台,将以一种开放式的全方位合作共赢体系面目出现,不断推动着产业升级以及整个互联网的进步。 百度联盟“三大跨越”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这一发展堪称水到渠成。 随着中国的互联网业兴起初期,网站和软件主要都是给用户免费试用,没有自身的商业模式。百度联盟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应运而生。百度联盟将百度搜索框放到伙伴首页上,并将通过在伙伴载体搜索得到的推广收益以一定比例回报给合作伙伴。这也最终成就了百度联盟的第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搜索时代”。 在这种双赢的商业模式下,很多联盟网站内容和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升。然而据当时DCCI发布的报告,它们的生存境况却并不乐观,500元以下及无收入的比例超过50%。因此,百度联盟不断将工作重心放在致力于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收益,并在搜索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了覆盖面更广的网盟推广业务。实现“搜索+网盟”的最佳组合,以此为标志,百度联盟也带领合作伙伴进入一个兼顾成长与收益的“全网时代”。 2011年是百度联盟成立的第九个年头,始终将“让伙伴更强”视为己任的百度联盟又再度起锚,引领整个互联网产业迈入更加广阔的“开放时代”。在这种全新的业态下,互联网产业链中的个体更加长尾化,合作更加扁平化,模式更加多样化。在不断提升用户的搜索体验同时,使优质内容的开发者也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在开放的理念下实现整个互联网产业的进步和共同繁荣。 在百度高级副总裁沈皓瑜看来,无论在搜索阶段,全网时代,还是在今天的全面开放时代,百度秉承着共赢理念为合作伙伴在品牌、流量、收益、成长方面带来有效提升,进而助力产业发展。“‘开放时代’不光是‘搜索时代’和‘全网时代’的延续,更是以搜索为基础的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在此过程中,与伙伴合作共赢却是百度联盟自创建以来就从未改变过的方向。”沈皓瑜强调。 从增收到合作共赢 在联盟不断蜕变的三个阶段中,百度价值体现、支持力度及举措方面都逐步增强,伙伴数量逐年递增,现已为累计50万联盟合作伙伴带来了品牌、流量、收益方面的有效提升,每年的联盟分成收益高达数亿元。 回顾百度联盟的三大阶段,在推动合作伙伴流量最大化转为收益的同时,百度先后面向合作伙伴开放了百度统计、百度广告管家等一系列增值服务产品,帮助合作伙伴和更多站长们优化用户体验、提高流量向收益的转化率。此外还推出了先锋论坛、创业者俱乐部等一系列旨在帮助伙伴们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专业素质的项目,致力于为合作伙伴在收益、成长、品牌、融资等方面多维度的指引。 百度高级副总裁沈皓瑜表示,进入“开放时代”的百度联盟,将为合作的开发者及运营商伙伴提供门槛最低、合作范围与种类最广、收益最为有效的开放共赢合作模式。百度所拥有的每日数十亿次的搜索请求流量将完全开放给合作方,为合作网站建立规模用户体验环境,甚至在品质把控、关键词与用户需求匹配、以及服务器、技术支持方面也会给予全方位的帮助。这意味着百度开放平台将给予开发者稳定的收益、最低的资源投入及品牌展现。 推进互联网共同繁荣 沈皓瑜认为:百度联盟进入“开放时代”顺应了时代潮流,是一种必然。 互联网信息、应用的日益丰富也同时为网民带来了新的烦恼和障碍。整合信息、优质应用,成为当下全球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开放平台的呱呱落地恰恰能突破这一瓶颈。而这也与百度多年来持续推进开放理念的初衷不谋而合。 百度APP应用开放平台去年9月试水后,就获得了网民及开发伙伴的认可和好评论。到目前为止,已接洽合作伙伴2.3万家,收到提交应用约2万个,其中已审核上线应用近万个;总上线应用每日总体验人次达4200多万,应用总体验已突破25亿人次,囊括了游戏、工具、娱乐、视听、知识、书籍等众多的层面。 业内人士分析,百度开放平台所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得益于以搜索为核心延伸应用的创新理念。“框计算”技术将网民需求与应用、内容准确匹配在一起,给网民带来全面、便捷的使用体验的同时,也为开发者、运营商开创了一个低门槛、广覆盖、综合收益最有效的开放共赢合作模式。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以及搜索技术本身让百度占据了“天时、地利”的优势。 “百度会一直坚持开放理念,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精准的搜索应用体验,为合作的开发者及运营商提供稳定的收益、过硬的支撑平台及最大的成长空间。”百度联盟总经理褚达晨表示。开放平台背后是一个涉及到诸多产业链成员的生态系,只有形成一个健康、积极、透明的激励环境,实现合作链的共赢,才能获得成功。 专家指出,百度的全面开放具有分水岭意义,中国互联网生态圈正迎来全新的“大搜索,大开放”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