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刘国松创作大展——八十回眸 今年3月底,中国美术馆有一项展览,“刘国松创作大展——八十回眸”,这是出生于安徽,随着国民革命军来到台湾,终至成为水墨大家的刘国松,创作多年的一项大回顾。 与刘国松相见,他不像是位八十耆老,声若洪钟;他为了在西藏山颠领略雪域之美,迟迟不肯下山,导致左耳失聪,但身体的残缺,却换来了他的“西藏组曲”系列,成为描绘西藏风景的当代艺术家里,人们必然提及的名字。 他是国民革命军先烈遗族,在南京遗族学校就读,台湾师大美术系毕业,在台湾,他是水墨革新,现代艺术冲锋号角的先锋部队。早在1957年,刘国松与他的台湾师范大学校友们,组办了“五月画会”,鼓吹现代艺术,鼓吹水墨革新,在台湾当年沉闷的艺术创作环境,宛如平地一声雷。而“五月画会”与“东方画会”的论战,是我们谈及抽象水墨与台湾艺术发展时,必定谈论的名字,刘国松,他注定在美术史留名,因为,他终身鼓吹人们从中国水墨传统中,建立新价值,而且始终如一。 今年八十岁的刘国松,他的出生经历,是大时代的缩影,他的创作轨迹,也正衔接着东西方艺术交会,面对西方艺术挟着庞大政经优势,铺天盖地袭来的那个年代,在水墨创作因袭宋元明清文人画,宛如一滩失去活力的死水之际,刘国松是无数提倡水墨革新的代表艺术家之一。 此次个展,最早的作品,是1949年,他高一时的水墨彩《妈妈,您在哪里?》。从1949年到2011年,从刘国松的《妈妈,您在哪里?》,到气势磅礡独具魅力的中国现代水墨,刘国松,他解答了中国新水墨在哪里的疑问。就像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这样评价:“刘国松属于中国,他的艺术属于世界。” ——林亚伟《典藏投资》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