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私募大佬”泽熙煎熬:信任危机挥之不去
本报评论员:赵娟 张勇
  赵娟 张勇
  大盘风雨飘摇,不仅让公募基金承压,也令私募江湖风雨飘摇。
  无论是曾经叱咤股市的“敢死队队长”,还是昔日“公转私”的明星基金经理,不仅因为股市下跌令所管理产品的净值遭受较大损失,而且纷纷被卷入“清盘门”、“调查门”等传言中。
  曾被业内人士奉为“乐土”的私募行业,也在压力之下承受煎熬。
  截至6月3日,半数以上私募产品净值跌破面值。4年多来,虽然私募基金发展迅速,但类公募化的多头投资也使得大多数私募基金业绩难免波动,几乎找不到投资常胜将军,私募基金远未被投资者们真正信任。
  泽熙遭调查传闻
  单周跌幅超过10%,5月的最后一周,许多私募基金让投资者大跌眼镜,由此,传言开始演绎。
  首先被击中的是上海泽熙投资管理公司(下称“泽熙”)。
  这一周,泽熙旗下泽熙4期、泽熙3期两只阳光信托产品单周净值跌幅超过10%,泽熙5期净值下跌8%,这是泽熙投资成立以来净值损失最大的一周。
  公开资料可见的泽熙重仓的江淮动力、恒星科技、中文传媒(原*ST鑫新)等个股多在当周大幅下跌。由此,市场传闻证监会正在查泽熙操纵股市,其重仓股集体被杀跌出货。
  不过,上述传闻的演绎中并无证监会或交易所、信托公司等机构的任何说法。本报调查发现,最早传闻来自于新浪微博一个匿名人物的评论。
  Wind数据显示,泽熙投资的证券经纪人为国泰君安、申银万国、民族证券、西藏同信等券商,5月末,在江淮动力下跌中的异动上榜者,申银万国上海南汇证券营业部在列。
  不过,泽熙投资回复本报,该营业部并非其合作券商。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泽熙应该已经清掉了市场关注的江淮动力等一季度的股票。
  其内部人士称,我们判断市场会有反弹,由于管理规模较大且今年已有业绩积累,因此大胆进行了“左侧”投资,结果5月末早加仓了一个星期,这是净值下跌的主要原因。
  4月中旬,中茵股份在几个交易日内出现类似对倒的现象,国泰君安营业部上榜,市场也一度猜测是出于泽熙之手。泽熙随后澄清,其产品受托的山东信托和国泰君安营业部也出示书面说明,证明泽熙并没有对该股进行过任何买卖行为。
  或许这一切都与这位昔日“宁波敢死队队长”的神秘感有很大关系。
  执掌泽熙的徐翔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入市炒股,据说当时他还是高中生,家境普通,入市时只有3万元的启动资金,如今已身家几十亿。2009年,徐翔成立泽熙投资,如今总管理规模约70亿元,与许多阳光私募开始依靠银行渠道不同,泽熙完全依靠自销和券商渠道,徐翔则从不出席任何公开活动,也未发表过任何市场观点。
  不过,走向阳光意味着必然要面对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
  泽熙投资对本报表示,被监管层调查一事完全子虚乌有,目前未接到任何相关部门的问询或者调查通知,并且公司也进行了自查,没有发现在交易过程中有违规行为。6月2日,泽熙投资在官网首页上发表了一封《告投资者书》。
  泽熙内部人士坦言,因为资金量较大,而且敢于重仓,泽熙常出现在一些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中,被其他投资人紧密追踪。其实自从阳光化后,徐翔在操作股票中已经温和了许多,主观上,因为市场上对其席位跟踪紧密,要避免激进的大买和大卖,投资节奏不被打扰,客观上,目前监管日趋严谨,阳光私募对合规不敢怠慢。
  除了单周的大幅下跌,整体而言,泽熙投资今年的业绩尚可,截至6月10日,旗下今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为泽熙2期,下跌3.21%,表现最好的泽熙瑞金1号增长率为9.1%。
  “被”清盘者很无奈
  被传言击中的不仅是徐翔。几乎同一周,明星基金经理吕俊管理的上海从容投资和昔日的私募冠军罗伟广旗下的广东新价值投资更是直接遭遇对投资业绩的不信任——“被清盘”的传言。
  4月末开始,A股阴跌不止,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急剧下跌。这让历来偏好中小盘个股的阳光私募面临考验,许多明星私募也没能及时调整投资重点,而随着规模扩大,私募“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似乎也不明显了。
  Wind截至6月第一周统计的数据显示,管理型的非结构化私募产品中,有超过600只的净值已经在发行面值之下,比例超过50%。
  从容和新价值遭遇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业绩压力以及对其投资能力的质疑。新价值旗下已有3只产品净值跌破8毛,所有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是-17.06%;从容投资也有3只产品净值跌破80元(100元面值),截至5月31日,从容医疗2期今年以来亏损27.51%,在所有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中排名倒数。
  本报获悉,正是部分结构化产品因5月底的大跌巨亏而遭清盘的消息,殃及上述两家私募,而事实上,二者旗下均无结构化产品。
  从容投资总经理郑莹表示,医疗基金的确遭遇了2005年以来医疗板块的最大幅度下挫,但公司非常清楚产品的底线在哪里,不会连此风险意识都没有,也不会不担当,没有清盘之说。同样,从容投资也在其网站醒目位置发布了澄清公告。
  郑拓清盘事件后,中信信托等公司对新成立的非结构化产品都设立了0.7元清盘线。
  正是由于重仓医疗股,从容医疗2期、医疗1期以及投资精英两只TOT产品今年损失较大,据了解,从容医疗2期在一个月前已逐渐降低了仓位,目前为两成左右。
  其实,从容被业内称为产品架构最像公募的私募,旗下产品风格不同,除发行了医疗系列基金,旗下优势、稳健、成长系列正如其名,在风格偏好上也各有不同,其他产品今年的业绩也与医疗基金有较大分化。
  从容医疗2期的基金经理姜广策,这位温文尔雅有着学者气质的投资人也在网络上因回应质疑较激烈引来争议,压力可见一斑。据悉,姜曾在公司内半开玩笑称,医疗基金关系其下半生的荣誉,定要全力做好。
  罗伟广则受累于集中持股、中期投资的风格,他管理着超过20只产品、约30亿元的资产。随着其管理规模的扩大,集中投资现象更明显,随市场涨跌业绩波动也大。今年因总体仓位较重,其对一些重仓股没有及时调整,业绩损失较大。“做得不好就要接受批评,不过坚持这种投资方法的过程中压力是更大的,尤其每次股市在低位的时候都有争议。”罗伟广说,但他认为只要能在低位守得住筹码,大盘没有系统性风险,保持重仓,拿着看好的个股,没有对错之分。
  就在今年初,一向以“追求绝对回报”为旗帜的北京星石投资总经理江晖也一度成为被传言的主角,称他在投资者见面会遭遇投资者“肢体冲突”,原因是投资者对其无论熊市、牛市个位数的业绩不满意。实际上,2008年大跌中,江晖是国内少数保住了本金并获得正收益的私募。
  “赚钱了人家说是内幕交易,不赚钱说是坐庄失败,有风格被嫌波动大,没风格的被骂像公募般抱团取暖,连保守点的也被客户打。”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深感无奈,私募在等监管立法同时,也经历市场考验,无论是投资能力还是投资者的认识和认可。
  郑莹直言,经历过2008年熊市,目前境遇没有多糟,私募已屡被排名,时好时坏,一切还需时间的检验。“调查门”、“清盘门”事件集中爆发,只是私募们所面临的一个困境的缩影,市场对于私募的盲目崇拜并人为铸就了神坛,又将其摔下,这些大佬们的“骄傲”还将继续被打磨。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私募大佬”泽熙煎熬:信任危机挥之不去
  本文所版面
【第 20 版:证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