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双汇复苏:3·15后的反弹
本报评论员:李丽
  李丽
  2011年7月23日,在双汇专卖1号店里,来买肉的顾客依旧熙熙攘攘。这段时间的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很多买肉的顾客左挑右选。据该店的店长说,这家店在瘦肉精事件之后不久就摆脱了影响,目前销量依旧可观。
  对于双汇集团而言,3·15事件的打击是不容忽视的,就连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都承认,3·15对于双汇而言短时间内是场灾难。然而,在3·15过去不久,连续跌停的双汇发展(000895)股票再次上扬,从最低时的55.6元上涨到70多元。
  双汇开始复苏,不仅因为股票价格的上涨,从双汇的销售额上来看,这种迹象依然明显:据万隆介绍,双汇在今年6月份的销售额已经恢复到80%左右,而7月份甚至可以超越3·15之前的销售额。而且,对于双汇没有自己的养殖基地,万隆也表示以后将会在猪肉加工的源头进行控制,加大对养殖的投入。
  万隆曾经表示要实现双汇1000亿的目标,这个目标将要在5年内实现,而实现的步骤就是要在目前500亿的基础上,每年递增,而对于今年的目标,万隆说:“我们今年定的是600亿,因为受到3·15的影响,今年我们可以干到589个亿,少十来个亿。如果不是3·15的影响,我们今年600亿可以顺利完成。”
  3·15之后
  3·15后的双汇最大的一个变化是,新成立了公共关系部。据了解,在3·15之前,双汇根本没有一个专门负责媒体联络的部门,3·15事件发生后,采访双汇的媒体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负责人。刚刚来到双汇的副总经理刘金涛就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7月23日上午,他带领媒体人员参观双汇的厂区。
  双汇的厂区非常大,从一个车间到另外一个车间都要步行五分钟以上,从每个车间二楼的参观走廊可以看到,所有的工人都罩得严严实实——统一的白工作服、口罩、雨靴、安全帽。
  车间工人们都各司其职,据刘金涛介绍,这些工人长年累月都是干手里的一种活,所以已经相当熟练。而3·15之后,整个双汇生产线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在线检测瘦肉精的步骤——即从先前抽检瘦肉精,变成了在线每头检验。
  在双汇的车间里,记者看到在屠宰线上,工人戴着两种颜色的安全帽,其中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为屠宰人员,而戴红色帽子的为检测人员,他们把每头正在屠宰的猪的膀胱取出来进行检测,如果有问题可以立即检测出来。据了解,双汇在检测这一环节每年的投入达3亿元,而在线头头检测使得每头猪的成本上涨了15元。不过,万隆认为双汇每年的利润在50多亿元,消化这点成本还不算是问题。
  除了在线检测,双汇还关闭了济源双汇工厂,并对济源双汇的产品进行了深埋处理。据了解,3·15事件发生后,双汇就对济源双汇价值3500万元的产品进行了深埋处理,而这次深埋处理的产品价值6200万元。据刘金涛介绍,这次深埋处理的产品其实并没有问题,但是要打消消费者的疑虑,才作此处理。
  此外,万隆也承认,3·15事件影响到了双汇在2011年的目标。据了解,万隆提出在“十二五”规划内实现1000亿目标,具体步骤为:在目前500亿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00亿,也就是说在2011年双汇的产值要达到600亿,但在3·15事件的影响下,今年产值会受到影响,万隆对于五年后达到1000亿,依然认为没有问题。
  加大养殖
  万隆谈养猪已经不是第一次,但这次他要来真的了。
  从万隆当上厂长的那天起,他就一直以“屠夫”自居,并以“我就是杀猪卖肉的”为口头禅。“屠夫”自然不是“猪倌”,所以多年以来,万隆都没有将养猪放在双汇的日程表上。
  然而,在3·15之后,万隆的养殖计划逐步清晰起来。据万隆介绍:“进军养殖业,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需要。因为我们自己养殖,做起来也就更放心了。再一个,养殖业的产量还有一块利益,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再把养殖业做大给我们的屠宰业配套。”
  据了解,双汇投入养殖的原则是双汇的屠宰业做到哪里,养殖业就跟到哪里。一个200万头的屠宰厂,后面要跟一个50万头的养殖场,外加一个20万吨的饲料厂。双汇的养殖场主要是在山区、丘陵等地方,尽量不占用耕地。
  养殖场的投入,1万头规模的养殖场资金投入大约在800万至1000万元。“因为我们建养猪场都是自动运水、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我们做的都是规模化的。养猪场一个人要养猪2000头,和农村的一般养猪还是不一样。”万隆说。
  在离漯河不远处的叶县就有双汇的一个养殖场,叶县距离漯河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在浓浓绿色之中的一片红瓦房就是养猪场的所在。这个养殖场的规模不大,但却是完全按照万隆的预想来建设的:全程监控、自动化和无害化。这一标准将会解决双汇的源头控制问题。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上游养殖业的投入是保证双汇未来快速发展的基石,只有真正打造出上游生猪养殖、中游生产加工及下游流通运输等一体化的产业链,才能在真正保障产品安全,并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目前,双汇的优势集中在加工和流通环节,由于养殖基地的建设周期较长、前期投入较大,因此,进入养殖业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成本压力,但就双汇目前的规模和资金实力来看,进入养殖业对其发展影响较小。
  万隆退休后
  在任何场合,万隆都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他的下属也是用方言来跟他交流。他对外自嘲说自己是一个“屠夫”,但他承认每天晚上都会看书,而且他还透露对于新科技的热衷是他带领双汇走到今天的不二法宝。
  据万隆回忆,在他刚刚当上厂长的时候,厂子里的机器经常坏,刚刚修好,还没等他回到办公室坐下,厂子里又打电话过来说机器又坏了。这让万隆感到异常心烦,后来他发誓要用最好的机器来进行生产。“我刚开始进口生产线的时候,厂里的人都反对我,说价格太贵,有人说杀金猪都赚不回来,但是我们两年就收回成本了,而且又进口了很多条生产线。”
  长年以来对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不断要求,是万隆在长时间内能带领双汇走在全国猪肉加工类企业前面的主要原因,万隆甚至对自己厂里每一台进口设备都了如指掌。
  今年,万隆已经71岁高龄,因此何时退休是被外界关注且常常被提及的话题,万隆说,其实他在60岁的时候就想退休,而且一直在做交班的准备,他也曾交过两次班,但都没有成功。由于很多投资者的进入,他被这些投资者要求工作满一定的期限,所以就一直没有退休。
  对于自己的接班人的选择,万隆已经有了想法。他介绍说,他一直力图要给双汇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和体制,在此之下,双汇自然就可以选出未来的接班人:“我还要继续改造完善我们用人的机制和内部管理的机制。比如我们现在的管理人员都是竞争上岗,而且我们都是有任期目标的,每年都要考核,都要有一个述职报告,少于80分的就要考虑任免。所以在用人问题上,我们有一个竞争的机制、评价的机制、退出的机制,我觉得只要有这么好的机制,今后选人用人就不是多大的问题了。”万隆说,这个机制大约在双汇资产重组后就可以差不多完成了。但对于机制体制建立完成后,是否就能顺利退休的疑问,万隆表示他现在也不知道。但他相信,他的退休不会对双汇产生影响。
  在周思然看来,作为双汇的掌门人,万隆在社会上及行业内的影响力较大,其个人形象也已经是双汇形象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位这件事本身就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广告效应,因此,万隆的退休必将给市场带来一定的震动,对双汇的生产经营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在短期内导致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受损。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双汇复苏:3·15后的反弹
  本文所版面
【第 29 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