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冰
7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性侵案原告首度亮相媒体,这位名叫迪亚洛的32岁几内亚裔酒店女服务员首度打破沉默,接受美国《新闻周刊》及ABC电视台专访,向世人讲述了当时发生的事情。
完全在人们预料之中,她的故事与卡恩此前一再辩称的事件过程构成了一出活生生的“罗生门”。卡恩的美国律师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指责迪亚洛和她的律师企图通过媒体公关来影响检察官的判断,而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迪亚洛的律师则针锋相对:对迪亚洛的抹黑行动才是“史无前例的”,“正是因为那些卑劣的、无中生有的和匿名的攻击,迫使迪亚洛走向前台,亲自揭露卡恩的野蛮罪行。”这场爆发于法院门前的“口水战”,也将世人围绕一桩曾经轰动整个世界的性丑闻背后的阴谋的猜测和辩论推上了又一个高潮。
上一个戏剧性转折发生于7月1日,当日,曼哈顿法院法官将卡恩无保释放。据称,纽约检方未来还可能放弃对他的指控。
纽约法院做出上述决定,是因为检察官发现那位声称被侵犯的女清洁工在案件陈述中屡次说谎。检方6月30日透露,根据其掌握的一段案件受害人在案发后的电话录音,该名女服务员有可能是在企图敲诈钱财。在与朋友的一段几内亚方言的通话中,女服务员称自己将从案件中获得一大笔财富,因为“这个人(卡恩)有钱”。检方还发现,该女服务员的身份远不止单身母亲这么简单,她的银行账户中有来自不同州的男子汇款,总计数万美元。因此,她不仅可能是个兼职妓女,并且还可能与毒品贩子和洗钱者有牵连。另外,这位女清洁工还曾声称自己在几内亚遭到士兵轮奸以求得美国政治庇护,然而后来她承认这些事情从未发生过……
这一出人意料的变化自然大大增添了此前即广为流传的“陷害论”、“阴谋论”的砝码,著名的“末日博士”、纽约大学教授努里埃尔·鲁比尼当天在自己的Twitter上写道:“我在卡恩被捕的第二天就说他很可能是被人陷害的,最近的消息证明了这一点。是谁把钱存进了她的银行户头呢?
自5月14日被捕至今,卡恩自己一直都在“喊冤”。虽然他的辩护律师并未否认卡恩与酒店女服务员发生了性关系,但他们自始至终坚决否认对卡恩的强奸指控。同样,自卡恩被捕至今,有关这起离奇的性侵案的阴谋论也始终没有停止过。之前的调查显示,有57%的法国民众认为这是一桩阴谋。而当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刚刚获得任命后仅仅两天,卡恩案便遭翻盘,似乎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整个案子无非是一出为将卡恩从IMF总裁位子上拉下来而演的戏——目的达到了,戏随之落幕。
如果对将近两个月来媒体上关于卡恩案的各种五花八门的阴谋论作一个简单梳理,我们大致能够得到三个在逻辑上还算说得通的版本,而它们的主角分别指向法国总统萨科齐、俄罗斯总理普京和美国政府。
从卡恩性侵事件中可能获利最大的,无疑是他的政敌——现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因此,这位个性乖张的政治家也是最先受到怀疑的所谓“幕后主使”。卡恩在法国是一位颇有人气的政治明星,原本极有可能代表左翼社会党在即将举行的下届总统选举中与代表中右翼的萨科齐对决。他的落马使萨科齐少了最强劲的一位对手。而以下几处细节更是加重了萨科齐的“嫌疑”:
首先,法国媒体发现,在法国,第一个透露卡恩被捕消息的,是萨科齐所在的“法兰西公民联盟”的一位名叫约纳坦·皮内的成员。当他在其twitter上发布“卡恩因涉嫌性侵犯而在旅馆被捕”的消息时,卡恩实际上刚被警方从飞机上带走14分钟,尚未立案。直到整整一个半小时以后,《纽约邮报》网站才发出第一条相关消息。其次,法国著名政论家阿塔利认为,卡恩出事的索菲特酒店就可能下套,“因为它属于前总统密特朗的一名顾问,与卡恩政见不合”。法国媒体还报道说,索菲特酒店的拥有者法国雅高酒店管理集团家族成员中有人和总统萨科齐的团队成员过从甚密。卡恩的好友、法国哲学家赫尼瑞威甚至还令人匪夷所思地指出,卡恩所住酒店的2806号房间,本身就是一个“暗示”,因为法国社会党登记2012年大选党内候选人的开始日期正是6月28日,意味着卡恩将在这个关键节点上被困住!第三,就在卡恩被释放后不到一周,又有一个名叫特里斯坦·巴农(碰巧也是32岁)的法国女记者兼作家向巴黎检察官办公室递交诉状,控告卡恩在8年前强奸自己未遂。许多人怀疑巴农是受人指使,目的是为阻止卡恩重返法国政坛再造新事端。
为了增加这种论调的可信度,有人还翻出卡恩去年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说过的话:财富、女色和犹太人血统将成为阻碍自己赢得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的因素;而今年4月在接受《解放报》采访时,卡恩甚至已经预言会出现一场闹剧:一个女人编造了一个在停车场遭到自己性侵犯的故事,“因为有人答应给她50万欧元。”此外,据说在更早的时候,卡恩就曾在洗手间里警告萨科齐不要用下流手段对付自己。
俄罗斯总理普京被扯进这个案子,属于让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卡恩被捕后,他的政治密友、萨塞勒市长普伯尼对媒体表示,卡恩曾告诉一些亲密盟友,怀疑“普京在密谋圈套”,企图令他失去IMF总裁一职,并失去同萨科齐竞争总统宝座的机会,目的是为了加强与萨科齐之间的友谊。据说,“普京与萨尔科齐关系密切”——2007年6月G8峰会期间,媒体披露萨科齐会见普京时竟然喝醉酒,出席发布会时“站不稳”,而萨科齐此前对酒从不感兴趣;2008年9月,普京称要教萨科齐练习柔道;同年11月,萨科齐前往俄斡旋俄格冲突,劝阻了普京“绞杀”格鲁吉亚总统的对抗做法。从媒体的一些公开报道中似乎可以看到,卡恩提及的萨科齐与普京私交甚好确非不实之说。自2007年萨科齐上台后,俄法关系逐步“升温”,大概不乏普京与萨科齐私人友谊推动之功。
普京本人当然立即对这种指控做出了反驳,他的发言人称这纯粹是无稽之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事实上普京倒恰恰被描述为迄今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站出来为卡恩鸣不平的国家领导人。据传,卡恩被捕后不久,普京即宣称卡恩是阴谋的受害人,而幕后导演正是美国情报机构。普京报料说,作为IMF总裁,卡恩在金融危机以后屡屡与美元霸权作对,他赞同用特别提款权(SDI)取代美元的设想,并多次对美国乱印钞票表示不满。此外,一份由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局(FSB)提供的报告显示,卡恩掌握美国肯塔基北部诺克斯堡的191.3吨黄金储备“失踪或下落不明”的证据,这批原本是应该交付IMF的黄金被美国秘密转移,让卡恩非常愤怒。事实上,自从卡恩接任IMF总裁以后,他所推行的很多政策(诸如援救欧洲)引起了美国政府的不满。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一手导演了这桩性丑闻。一些小报还煞有介事地称,在获得秘密报告之后,普京当日还要求将此报告张贴在克里姆林宫官网上。但事实是,此事根本没有发生过,其始作俑者是一位叫做“Sor-cha Faal”的阴谋论者,曾经通过互联网散布过许多谣言文章。而且,普京总理在后来的公开声明中说,自己从未说过美国陷害卡恩。
但是,卡恩因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而遭到美国暗算的说法,却是一向反感美国的许多法国人最愿意接受的一个阴谋论版本。5月20日,法国新闻工作者内维就直言不讳地在《费加罗报》网站上写道,“美国不喜欢卡恩,因为他不按美国的思路走”。同一天,与卡恩关系密切的巴黎大区议会副主席米谢勒·萨班夫人也公开指出,“这是一个国际大阴谋,因为有人(美国政府)想要除掉IMF的首领”。这种阴谋论还因为下述意识形态味道浓厚的逻辑推理而得到加强:萨科齐所代表的法国右翼政府与美国走得比较近,除掉了卡恩,既帮了萨科齐,又潜在地降低了素来对美国犟头倔脑的左翼政府在法国上台执政的可能性,对美国可谓一箭双雕。
卡恩案已经激起了大西洋两岸汹涌的口水战,而美国警方及媒体的处理方式则进一步掀起了法国全国上下的反美情绪。据路透社报道,事发当天,纽约警方把卡恩羁押在当地声名狼藉的赖克斯岛拘留所。“那里住得挤,吃不好,一些在押人员住在设有50张铺位的囚室内。”美国各大电视网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卡恩胡子拉碴、戴着手铐出现在法庭上的情景;美国报纸则长篇累牍地报道案件中让人难以启齿的细节。当高傲的法国人看到本国的精英被美国人粗暴地反铐、推搡、“游街”、不许保释、甚至还受到防自杀监控……他们觉得美国人是在故意羞辱自己。法国的许多政要——从前总理、社会党前主席若斯潘到前司法部长巴丹代尔——都曾直言无忌地说,卡恩受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野蛮和残暴”的对待,美国的做法根本无视司法公正中最基本的“无罪推定”原则……在法国《新观察家》报网站上,许多网民直斥美国是“疯狂的国家”、“一群野蛮人”。甚至一些右翼支持者也表示,他们虽然不喜欢卡恩,但对美国的行为“不寒而栗”,并号召法国人不去美国度假。
就我这样一个万里之外的旁观者而言,上述所有版本的阴谋论都是经不起推敲的狂想故事。以美国和法国的司法独立与新闻自由程度,任何一种类似的复杂阴谋实施起来都是极为困难的,而且只要稍假时日,很难不被揭露出来。因而,无论是萨科齐、奥巴马,还是他们联手,搞这样一次阴谋都是得不偿失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法国会有那么多人对它们信以为真呢?我认为,这除了再一次凸显了法国人冲动的民族性格外,更多地可能与他们对美国由来已久的积怨以及国内适逢重要选举的紧张政治氛围有关。而普京被莫名其妙地牵扯上,充其量只是发泄一下西方人对这位俄罗斯强人政治领袖的反感而已。真相其实一点也不复杂:这不是一起常见的强奸案,就是一起常见的嫖妓纠纷(妓女见财起意)引发的刑事案件,或者说得更精确一点,一起“放荡政客”遭“无良妓女”暗算的黑色幽默剧。
在我看来,令法国人耿耿于怀的美国媒体的做法,其实只是美法两国迥然不同的政治文化的典型写照。“浪漫”的法国人素来对婚外性事持一种见怪不怪的宽容态度,在这方面对政治家的要求也从来不高。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好色的政客至少要比贪财的政客好”。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则具有高度的道德洁癖,美国民众则视政坛“性丑闻”为重大原则问题,媒体因此一定会刨根问底。
至于纽约警察的卤莽做法,按检方自己的说法,之所以在案情尚未了解清楚的情况就仓促抓人,是因为担心卡恩离开美国后就很难控制,这是吸取了知名导演波兰斯基一案的教训。美国人还辩解说,后来无保释放卡恩,恰恰说明了美国司法的独立和公正。这一说法大致是说得过去的,但我认为它并不足以解释纽约警方在细节上的许多反常举动。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居然如此轻率地相信一个有不良记录的身份可疑的外国移民的报案,就将卡恩这样的大人物抓起来。若要说避免“嫌犯”逃离,其他的像监视居住之类的办法还有很多,更无需在起初就动用不准保释之类对付危险罪犯的手段。
我的分析是,这些细节同美国政府与司法当局无关,但它很可能折射出美国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某种无意识情绪。如果说卡恩案背后确有什么“阴谋”的话,这或许是最接近事实的“阴谋”。
由于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建国历程,可能还受到保守派政客长期宣传的影响,美国的大众一直以来对社会上的精英怀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怀疑和敌视,尤其是对那些华尔街的金融家。在他们看来,这些人利用精明而无耻的诡计窃取了自己辛辛苦苦诚实劳动的果实。关于这种民间情绪,我们能够在20多年前轰动一时的影片《华尔街》中一睹无余。正像1987年的华尔街股灾帮助那部片子一举摘得奥斯卡大奖一样,2008年的金融海啸也大大地强化了社会大众对金融大佬们的义愤。媒体揭露说,这次危机正是那些华尔街精英自私而不负责任的行为所造成的。更加令人气愤的是,他们现在一边还在挟持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去填他们挖出来的窟窿,一边自己却继续坐享丰厚的奖金!
更为隐秘和重要的是,因为在宗教道德方面素来有着很高的自我期许,在美国朴实的底层民众——从来不怀疑一本《圣经》已经道出了世间一切真理的虔诚的基督教徒——眼里,那些衣冠楚楚的外国人(尤其是狡猾的犹太人)当中,充斥着心怀鬼胎的间谍、窃贼、阴谋分子和共产党人……他们时刻想要毁掉美国这座“山顶上的圣洁城市”。半个多世纪以前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之所以能够在美国这片号称“世界头号民主国家”的土地上如此大规模兴起,这种广泛弥散于社会中的思维方式是重要的土壤。很不幸,卡恩身上几乎具备了上述一切可疑和可憎的元素。我们甚至可以猜想,仅仅是“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这个名字,就很可能令一些美国人心生三分狐疑。
因此我要说,不是美国或法国政府策划了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而是美国大众潜意识里长期存在的阴谋论,使可怜的卡恩(我在这里说他可怜,意思只是:作为一个犯罪嫌疑人而非已经审判确认的罪犯,他本应受到法律规定的更好的待遇)遭受到了粗暴的对待。从某种程度上说,为数相当不少的美国人在思维方式上同他们正致力于打击的“伊斯兰极端分子”惊人地相似!
围绕卡恩案的沸沸扬扬的阴谋论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许多时候,简单的头脑往往最容易轻信各种光怪陆离的复杂故事,因为简单,或因为拒绝承认自己简单。美国人如此,法国人如此……当然,我们中国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