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寿险偿付能力逼近150% 国寿、平安亟待投资突围
本报评论员:欧阳晓红 张云
  欧阳晓红 张云
  靠天、靠股市“吃饭”的中国寿险业正遭遇“腹背受敌”的困境。
  一个少了48个点,一个少了22个点,受累于上半年业务发展、资本市场波动、股息分配等影响,国内两大寿险巨头中国人寿与中国平安寿险的业务偿付能力充足率双双逼近150%的二类监管指标。
  中国人寿公告称将发行300亿的次级债以补充资本。届时,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将上升40个点,达到204%。这或将成为一种补充资本的常态。
  股债双熊背景下,上半年险资收益率为2.1%,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在股市持续低迷的状况下,保险资金亦难以退却,“目前绝对不能减持,反而要小心加仓,不管底部在哪儿,保险资金逢低吸筹的思路不会改变。”中国人寿一位负责投资的人士说。
  险资持续逢低增仓
  在上半年的中国人寿投资组合中,较上年未,债权类与权益类分别下降了2.29%与1.28%;而定期存款、现金及等价物、其他则分别上升了1.275、1.89%、0.41%。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说,上半年抓住市场机会适度超配固定利率存款;加大债券调整力度,使之存量债券组合收益率得以提高。他表示,上半年做的主要是“存量资产调整,降低持仓成本”。
  权益类投资方面,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中国人寿则抓住了阶段性高点实现投资收益。换言之,在高点位时,中国人寿择机“套现”了。
  另类投资方面,中国人寿加大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投资力度,加强非上市股权、PE基金等领域项目储备。
  如此,中报显示,国寿股份上半年的投资收益率(简单年化)为4.50%。而平安人寿平均投资收益率为1.47%,简单年化为2.94%;中国平安期末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亏为61.69亿,其中59.73亿浮亏发生在当期;中国人寿的这组数据分别是6.6亿和667万。
  截至2011年中期,平安人寿投资资产达8380.7亿,较年初增长9.8%。其现金及等价物占比9%,权益投资12%;债券投资58%;定存19%。
  宏源证券分析师黄立军认为,平安人寿实现包括影子会计调整在内的投资收益117.89亿,平均投资收益率简单年化为2.94%,低于内含价值报告5%的假设。同比而言,投资业绩略好于2010年上半年的0.88%。
  实际上,由于银行存款尤其是协议存款利率高企,平安人寿定期存款比重达近年来新高,就此,黄立军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债券投资的比重,2011年中期债券投资比重仅为58%。6月底,平安人寿权益投资比重达12%,反而较年初有所增加,显示其在股票市场处于较低点位时选择战略性增仓。
  上半年平安人寿体现的投资风格是在“逢低增仓”。一个是高位获利,一个是低点吸货,二者可谓异曲同工。
  据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险资在股票市场有两次比较大的加仓动作,一次是4月份,股指在2900到3000点纠缠,险资银行存款骤减900多亿,很大部分流向股市,但之后股指应声下跌至2700到2800点区间;在6月份,为博中报收益,险资一度在2700点附近增加近400亿弹药,结果依然深不见底。
  一位中国人寿投资人士表示,每逢下跌,都有小幅加仓,但数量都很少。对于后市,这位投资人士表示下半年形势要比上半年乐观,公司对下半年投资思路作了调整,权益类中性,在固息类产品上比较激进。
融资困惑
  在资本市场波动之下,寿险公司却难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结局。
  中报显示,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4%,较上期少了48个百分点。而2007年该数据为525%,即便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其偿付能力充足率也有310%。平安人寿则为158.1%,较去年末下降了22.1个百分点。“很明显,资本市场的震荡格局将会持续一段时间,预计随着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未来外部融资将持续成为充实资本金、补充偿付能力、优化资本结构的主要手段。”刘家德说。
  这意味着,上市8年从未进行股权融资的中国人寿终于开始“补充血液”了。刘家德说,次级债是最切实可行的融资方式。300亿次级债到位后,可提升40个点的偿付能力充足率。
  而就在今年3月份,刘家德还曾表示,当时的211.99%偿付能力充足率,仍属于偿付能力充足水平,国寿三年内无融资计划。
  平安人寿偿付能力不足的压力也已显现。宏源证券分析师黄立军认为,平安寿险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迫近150%的监管指标,对平安寿险的注资迫在眉睫。
  黄立军分析,假定平安对深发展注资170亿,那么平安集团实际资本剩余1270亿,距离监管下限1081亿仅190亿的空间,无法保证平安在保险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保持充足偿付能力。所以,平安再融资或将再次提上议事日程。
  谋求投资突围
  对下半年资本市场,刘家德持谨慎乐观态度。他说,下半年固定投资收益占总资产的比例要维持在80%左右,会在信用和收益较好的债券上有所选择。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陈德贤则认为,目前国内国外的投资环境皆存在变数,预计下半年的外部市场将有波动,他同时表示,目前平安集团投资业务当中组合结构比较理想。
  与此同时,“随着货币政策的新变化,对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流动性所带来的一些影响,也会关注银行协议存款需求的进一步变化,做好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工作。”刘家德说。
  其实,相比较权益类、债券类的谨慎,险资在大额协议存款方面表现热情。保监会数据显示,前六个月共有1.77万亿险资流进银行存款,占比33.5%,已创历史新高。
  数次加息后,大额协议存款利率应声上涨,行业惯例是在5年期定存的基础上上浮50个基点。而国有商业银行大额存款利率在5.5%左右,股份制银行略高为在5.6%以上,不少城商行协议存款利率则超过6.5%。
  除了大额协议存款,商业银行债同样受险资青睐。今年6月份,保险公司债券托管量继6月份增加431.07亿元,创下单月新高,其中九成购买了商业银行债券。
  除了流向银行间市场,另一个方向是基础设施建设类债权计划,赚取比五年贷款利率九折左右的收益。据悉,目前有几十个债权计划等待保监会备案通过,其中包括太平的核电、国寿的火电、人保的水电、华泰的煤电项目等等,规模累计达千亿。
  刘家德还希望获得保险业投出的第一单PE项目。他表示,随着股权投资牌照的获得,目前中国人寿在股权投资方面已经向监管部门提出了第一单的报备。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寿险偿付能力逼近150% 国寿、平安亟待投资
  本文所版面
【第 17 版: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