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沪上80%寿企倚重银保利润挤压暗伏隐患
本报评论员:蓝彬珍
  蓝彬珍
  在银保渠道黑马频出的时代,个险市场却颇为平静。
  以上海为例,个险市场的版图,超过80%的市场份额,主要由三巨头以及新华人寿、生命人寿、友邦、中宏等20%的分公司占据,大部分公司市场份额不到1%,或者为零。
  20%之外,更多中小型公司采取的是过分倚重银保或“单条腿”战略。其中光大永明、中意人寿、阳光人寿、等中小型寿险公司沪上分公司,个险业务几乎没有展开,个险新单业务趋零。
  一方面源于对银保快速取得现金流占领市场的战略布局,而另一方面这种单条腿走路的模式正陷入僵局,而这其实也并非全国市场的唯一样本。
  “银保”效应
“个险渠道要铺设,远比银保渠道难。”据一沪上中资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个险渠道在前期的铺设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现金流,譬如复杂产品的设计、代理人增员、机构设置等;而银保渠道主要销售短期趸交产品,能快速囤积现金流和赢得市场排名,是寿险公司最看重的效应。因此,在公司或分公司成立初期,多从银保渠道入手,迅速占领市场。“银保”单条腿走路,成为沪上大多中小型寿险公司在资本不充足时进军市场的无奈之举。而这种模式,确实帮助寿险公司短期内迅速占领市场,赢得排名。
  光大永明人寿上海分公司,2007年底成立之时,就做出了优先考虑银保的渠道选择,与光大银行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去年,光大永明成为上海银保市场最大的黑马,凭借一年15亿的银保保费规模,但在上海各险的保费收入,也是由经济公司代理的。
  今年上半年其沪上分公司银保保费收入排名已经位列上海市场第九,但沪上个险市场几乎空白,至今仅有的一点个险保费收入,也是交由经纪公司代理。
  阳光人寿,成立3年左右才正式进军上海,但短短一年时间,今年上半年分公司银保保费收入已经挤进了上海市场前7名,个险渠道仅有400万左右的保费贡献。“铺设个险渠道,公司需要更多的考虑”,上述负责人表示,个险渠道主要为重保障的期缴产品,初期在人力、物力上,例如代理人的增员、佣金支付,机构的设立等,对公司来说都是大规模的消耗,对保费利润的贡献又需要有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股东有发展战略的考虑,开设分支机构经营个险渠道,如果规模无法扩展,达不到平衡点,会陷入僵局,甚至无法摆脱亏损。据悉,光大永明上海分公司也曾展开过个险渠道,但发展并不顺利,最后被迫叫停。
  而据相关数据显示,个险渠道正在弱化。
  除了平安、国寿外,沪上占据最大份额的友邦上海分公司,自08年以来个险发展受阻,据业内上半年5、6月份数据不完全统计,其个险新单不到续期保费的十分之一。
  太平洋安泰,尽管其上海分公司个险保费收入占据公司总保费一半比例,但据业内数据不完全统计,超过7成保费收入为续期保费,以今年6月份为例,其个险新单约为700多万,而个险总保费收入超过6000万。
  据统计,上半年,沪上个险渠道保费收入 97.9亿元,同比下降8.5%。据不完全统计,以6月份36家主要寿险公司上海市场为例,单月个险新单保费收入约为3.29亿元,相比单月13.9亿元的总保费收入,新单收入仅占据四分之一左右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沪个险总保费靠续期保费在支撑。
单腿僵局
  不过,即便银保围剿带来排名上的甜头,但迅速囤积的银保资金,利润空间有限,大部分在全国范围内倚重银保的寿险公司,成立多年未盈利。
  据悉,光大永明人寿成立近10年,2010年度净亏损约 20856万元,相比 2009年亏损增长约200%。瑞泰人寿,2010年净亏损8893万元。中意人寿,2010年亏损6838万元。“银保越来越难做,银保利润也仅仅是保本,或略有盈余”,一家寿险公司相关高层坦言,相比个险市场,银保利润空间其实很小,银保趸交产品的利率往往随着银行利率和客户预期而走高,同时,还要承受银保合作手续费压力。
  据中信建投一位保险业研究员补充,央行持续加息进一步加大了5 年银行定存和分红、万能保险收益率之间的差异。由于通胀和加息对权益市场不利,在一定程度挤压了保险公司的利差空间。而以存款利率做重要参考指标的短期银保趸交产品,影响更深远。“现金流越大,压力就越大。”上述公司高层表示,投资环境,银保资金根本无处释放,仅仅靠大额协议存款和国债收益,无法紧跟持续走高的利率,特别是对于大部分没有自己资产管理公司的中小型保险公司而言,资金更无法把握。
  利润空间挤压之外,是银保业务的明显萎缩。
  据悉,上半年,受银保业务萎缩的影响,光大永明沪上排名已经跌至第12位,一内部人士表示,去年上半年就创造12个亿左右的保费规模,而今年8个月总保费还未到去年中期水平。今年上半年,沪上银保渠道保费收入158.1亿元,同比下降21.3%。
  今后,银保的销售难度会越来越大,银保产品轻保障、重趸交的结构也正在转型中,和银行的磨合就是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期缴产品比趸交产品更复杂,在客户排队的短时间内,工作人员很难和客户详细解释,而转型期缴对银行利润也将有影响,这都需要一个磨合期。”上述高层表示。
  个险才是基石
  事实上,并不止是上海市场,在银保渠道的萎缩下,全国多家寿险公司都在为过去贪恋银保的后患埋单或善后。
  太保、泰康等主力公司,今年以来也都在奋力追赶曾经落下的个险市场,三巨头中,个险市场最弱的太保,今年以来奋起直追,以30%的新单增速,才得以上半年在三巨头中脱颖而出,不至陷入负增长漩涡。泰康上海分公司因其每月仅有几百万的个险保费,而总保费规模备受影响,一度被新华拉开距离。
  今年以来,整个寿险行业个险新单的发展已经陷入僵局,三巨头中除太保外,平安、太保上半年个险保费收入都呈现不同程度负增长。
  据一家合资公司精算师表示,尽管今年整个行业个险渠道保持20%的同比增长,但其实是因为依靠了一线独大的分红险的件均保费较高的优势,其实增速远低于2010年。
  一家中资寿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人表示,个险渠道的利润其实是金字塔效应。前期投入大,但只要续保好,后期利润就很大。因为个险渠道的佣金等成本基本在前几年支出完毕,后期收入基本作为公司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家公司有没有最终实力,看真正的实力还是取决于个险渠道的好坏,个险才是保险的真正基石。“尽管分公司目前还没有个险业务,但今后肯定要拓展。”上述中资公司高层坦言。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沪上80%寿企倚重银保利润挤压暗伏隐患
  本文所版面
【第 20 版:保险/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