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商业地产元年 谁能弯道超车
——2011年中国商业地产企业价值榜评选综评

  正略钧策房地产研究中心
  2011年可以称之为“中国的商业地产元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商业地产正处于大规模进入的阶段,竞争异常激烈。其中既有地产商主动选择的因素,如城市化发展达到50%的临界点特征、房地产从增量开发为主向存量发展为主的过渡、城市群和人口的聚集效应、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零售业的升级等;也有地产商被动选择的因素,包括投资者的偏好、地方政府偏好、综合避税的考虑、住宅地产的调控波动风险日益加大等。
  从涌入的竞争主体来看主要包括这样几类企业:1)外资对接收购者。凯德利用外部雄厚的资本,快速收购核心城市的优质物业,并形成了来福士、凯德MALL和凯德广场三条产品线;2)运营能力领先者。太古、华润等依靠核心地段的优质物业,建立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运营能力;3)现金流滚资产模式。万达、宝龙等具有成熟的资金平衡模式和产品线体系,能够快速复制和拓展,规模增长的潜力最大;4)更多的企业目前仍然处于战略摸索阶段,包括区域和商务产品领先的卓越集团、正在加大商业投入和转型的万科以及资金雄厚的险资等,这一类企业尚未形成成熟的产品线和产品定位,未来发展尚难定论。(图1)
  本次我们选择了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16家企业进行分析,通过价值规模、持续领先和运营效率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解读当前国内商业地产的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
一、商业价值榜企业价值规模分析
  1.除万达、凯德等少数已经形成跨区域规模优势,大部分尚处于起步阶段
  2010年商业价值榜企业平均持有商业项目面积为173万方,其中万达和凯德商业的持有面积分别为556万方和455万方,远远高于其他企业水平。
  从规模性来看,目前商业地产企业整体规模有限,除万达、凯德外,大部分企业仍聚焦于一个区域或若干散点进行发展,例如卓越以深圳为主、富力以广州为大本营。然而,随着2011年众多开发商纷纷向商业地产领域的投资倾斜,未来的行业格局可能很快被重新书写。(图2、表1)
  2.核心地段优质资产日益稀缺,二、三线城市及轨道交通节点物业机会尚存
  从持有物业总资产规模来看,太古地产、凯德商业和万达集团的资产规模位居前三甲。太古地产以轨道交通节点物业为核心,其中香港的太古广场、港岛东与又一城以及北京的三里屯VILLAGE等项目最为知名,同时太古地产在美国、英国等拥有众多优质资产。2008年万达集团商业地产发展开始加速,但是项目大多位于二、三线城市,相对资产质量位于中等水平。华润集团的投资物业资产质量也较高,总规模达到182亿元。就目前国内核心城市而言,核心地段的优质物业日益稀缺,而二、三线城市的机会尚大量存在,特别是未来28个城市规划有地铁建设,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的新城区和二、三线城市的核心区,从地铁物业的发展经验来看,这种物业的升值潜力巨大,商业的市场培育期短,存活率高,是下一步抢占优质资产的机会所在。(图3)
  3.租金收入规模普遍不高
  2010年从租金收入来看,太古地产、凯德商业租金收入均超过50亿元,位居第一梯队,由于物业位于一线城市的核心位置,单方租金水平高。华润和万达集团的租金收入水平分别为14亿-15亿元左右,同属于第二梯队。万达集团持有物业体量大,但是由于其租售策略采取抓大放小的方式,主力店的租金水平并不高,因此尽管其租金回报稳定,但是租金总收入规模不高。华润2010年租金总收入达到14.69亿元,其中深圳华润中心年租金达到6.3亿元,占43%。(图4)
二、商业价值榜企业持续领先能力分析
  1.商业价值榜企业发展速度分析
  作为典型的重资产运作行业,资金实力是制约商业地产发展速度的关键,而万达和宝龙,在国内目前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的情况下通过探索,走出一条项目内资金平衡的模式,从而获得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万达集团通过强有力的执行能力,保证项目的运作周期基本锁定,拿地到开业控制在18个月左右。通过标准化产品模型的建立,实现了快速的复制和扩张,预计未来每年新增300万方的商业规模。(表2)
  2.万达、世茂遥遥领先,区域布局灵活
  截至2010年,万达集团总体土地储备面积为3590万方,其中商业物业面积为1077万方,自2006年宁波项目成功之后,万达找到了快速复制和发展的法宝,并于2008-2010年开始大规模进行土地储备,主要趋势是从一线城市核心区逐步转到二线城市核心区甚至副中心。
  另外,世茂、华润、卓越、龙湖的商业类物业储备面积均超过200万方,其中世茂股份在明晰未来三驾马车的业务结构之后,商业地产迅猛发力,截至2010年,商业类土地储备已经达到800万方。(图5)
  从取地策略来看,万达集团在项目拓展过程中,商业与住宅的比例较为灵活,在一线城市基本为6:4,二、三线城市基本为3:7。二、三线城市项目在自身项目资金平衡的同时,可以尽可能地反哺一线城市项目。
  其次,万达集团拿地体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在GDP较高但却没有大型城市综合体的二、三线城市,趋向于拿较大体量综合体地块。(图6)
  三、商业价值榜运营能力分析
  从租金坪效来看,与资产质量密切相关,其中太古地产、华润置地项目的平均月租金坪效100-300元左右,其中华润的深圳华润中心单方月租金坪效达到163元。
  万达、宝龙等“现金流滚资产”的模式以规模扩张为主,目前商业物业的资产主要分布在二、三线城市,因此单方月租金回报处于较低水平。(图7)
四、总结
  从竞争手段来看,抢钱、抢地、抢人才是主流开发商当下的竞争策略,竞争模式尚未清晰,万达集团凭借独特模式领先,凯德、太古、华润等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在高端商业拥有很强的运营实力,传统开发商正虎视眈眈,未来格局尚难有定论。
  1.商业地产养铺期普遍较长,租金收益能力差,对长期资金占用量大,同时国内商业地产的融资环境单一化,重资产特征决定了资金问题的解决是商业地产发展模式的核心。从资金竞争的格局来看,普遍面临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现金流滚资产”成为城市综合体模式的主流模式。
  2.由于国内商业地产发展起步较晚,商业地产价值链长,并且招商运营与管理的复杂程度高,人才瓶颈成为当下开发商面临的共同难题。
  3.商业地产仍然属于占位期,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规模化拓展,抢占有潜力的一、二线城市次核心区、以及二、三线城市的核心区、沿轨交物业等。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商业地产元年 谁能弯道超车
  本文所版面
【第 39 版:中国商业地产价值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