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明
A股又见新低,不足半年急促下跌30%。这自然跟内忧外患有关,美欧债务危机与银根紧缩抗通胀的双重压制。这种经济晴雨表反映,A股投资者自是对监管者无从抱怨。
但坑爹的是,同期A股4万亿市值蒸发,去年融资万亿后今年又已融资逾6000亿。更让人伤不起的是,1990年至今A股累计融资4.3万亿元,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仅约1.8万亿元,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若按30%算,其所分享的红利最高不过0.54万亿元。
有媒体称,A股没有救市良药,不能靠控制新股节奏来救市。并指出,新股市场化方向不能破坏,即使暂停或放缓也治标不治本,股指不应该是监管指标。
这看起来有些道理,但这种声音其实是隔靴挠痒,回避了监管归位的问题,这又是在打着市场化的名义,为市场化而市场化。问题是,中国股市,一直是被监管者打着市场化的名义,拿着计划的大锅,亿万投资者当鱼肉给炒着,端给的是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与国家税收分食。
投资者要的其实不是救市,而是要最起码的市场化——公开、公平、公正,要的是监管者提高市场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应厘清的是:什么叫市场化,市场化的目标是为了什么,为谁创造利益,保护谁的利益。市场化最通俗的一句话表述就是“利用价格机能达到供需平衡的一种市场状态”。新股发行被认为是朝市场化推进,那是“朝”,不是“是”。源头上,发行审核端是行政审批制,到了发行端就说市场化了。
需求市场说了算,供给行政说了算,可是连市场都有失衡的时候,这计划之手就能分毫不差地算着市场需求?
但A股2007年大牛市之时融资仅为8127亿,而今年前三季度已经超6000亿元,依据现有速度今年将与2007年旗鼓相当。这种抽血似的扩容方式,给本来就处在流动性收紧的A股雪上加霜。融资慢一点又何妨,市场低迷时,将企业负债如此急促地转嫁给A股投资者变成股权,企业倒是安全了,却是加剧了A股投资者的不安全。指数当然不应该是监管指标,但加剧低迷的股指,蒸发的却是投资者的真金白银。
谁都知道,暂停或放缓发行节奏,确实治标不治本。问题是,这计划发行审批导致的标不治,市场引发的本又无从对症下药,冤死的就是A股投资者了。这就有了壹平台公司部门总经理姜兵在微博发出“退出股市”的无奈声音——今年亏损55万元,从1993年炒股至今亏损120万元。而姜兵只是众多亏损股民中的一员。
治本之策,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就在于证券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
证券市场20年,投资者分红不过5400亿元,而这其中还要剔除交易佣金4000多亿元,印花税约6000多亿元,事实上A股投资者最终亏损逾4600亿元。这意味着,A股涨跌带来的是零和游戏,而政府还要抽税。市场投资价值难以体现,自然也难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如今,A股低迷之际,暂停融资实为矫枉过正,优中选优该是市场所欢迎,但放缓发行节奏该是监管应有之义。更为重要的是,A股上市企业强制分红早该体现,分红回报要作为再融资的硬性指标,以建立起合理和有效的市场分配制度。
分红问题不解决,A股依然只能延续零和游戏的局面,真正的财富效应依然难以实现。
同时,退市制度一直是一副空架子,ST股盛行,壳资源依然被爆炒。没有有效的退市制度,意味着A股市场难以有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功能,融资的使用效率也将大大降低。发行制度的改革则更应该从发行端开始,逐步由审批制转向注册制,否则一、二级市场的价格扭曲将持续存在。股票发行是企业好坏都能卖出,这完全背离市场规律。
其次,应推动长期资金入市,特别是社保资金的稳健入市。持续打击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之下,更应严惩信息披露违规,破坏的是市场公开透明的原则,而且在无形中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一是应降低甚至取消印花税,全球也仅有1/6的市场开征此税。而红利税,则更是降低投资者的分红所得,重复计税,在本身分红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该取消。
近期,一首《小股民之歌》自我调侃着A股投资者的苦相,道出的却是普遍亏损之下的无奈。其实,A股投资者要的并非是救市的“灵丹妙药”,要的只是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诉求,要的是证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积极酝酿推出,这样才能真正保护他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