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最败家的玩意儿
本报评论员:半窗灵鼠斋

  半窗灵鼠斋
  接了魏晋飘飘欲仙的遗风,隋唐起,有好事的文人开始关注观赏石,尤以太湖灵璧两种为甚。这两种石头,材质上比较接近,均属石灰岩,成因近似,冰火两重天以后,凝结起来,被一道一道水波多少万年的淘洗搜剔,出了这种骷髅般异样的效果,审美也渐渐固定,传有“瘦、皱、透、漏”四字真诀,到了宋代,就已经风靡得不行,最后把国家也葬送了。您说一种玩意儿能败家,那不稀罕,能亡国,这个就非常了得了吧。所以笔者对于观赏石,就跟看某些美女一样,一直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北宋怎么亡的国?先说北宋中期,文官体制,民情已经显出疲累凋敝之势态,又来了一个王安石,坚持青苗法,其实加剧了这种凋敝的进程;晚期宋徽宗又是集举国之力,尽玩赏之能,特别是动用国家舰队运送太湖石(叫花石纲),所以外寇轻轻松松地骑着马就把皇上太上皇掳到北京喝羊杂汤去了。笔者以为,北宋亡在这王安太湖二石,本来就是文官政治,积贫积弱的,哪里经得起皇上大臣各种折腾,终于不起。
  但也就是因为了宋徽宗的折腾,让观赏石成为了我们基因里的审美。观赏石的风靡,深层原因是园林文化的成熟,盖屋舍树木,再怎么精巧,总是郁郁勃发,深浓蓊厚,即使冬天叶残了,树身也是暖黑色的,倘使没有浅色的小景来破空透气,难免会显得板滞。所以太湖石在早年身价最高,因为它的石材颜色往往是乳白的,米色的,或者浅灰,摆在院子里,玲珑剔透,正堪此破空透气之大任,生发出很多韵味来。时代风气熏染久了,就出米芾这样的怪物,闹出了“米癫拜石”这般的韵事,流风所被,天下无不翕然从之,笔者推算他拜的一定就是太湖石。至于说后来安徽灵璧石的兴起,那就是文人案头的文房摆设了,所以它的石色黝黑如乌金,但是肌理细切光润,又能击之如罄,响亮清越,不免成为六百年来名物,价也日昂。现在的拍卖场里,老的好的灵璧石,没有一百万,你想都不要想。
  但是弄假山石观赏石这个活儿,他要的是胸中得有丘壑,再小的一方石头,必须经过了读书人的手,才富韵味,而这个韵味,又是娘胎里带出三分,书桌上修炼到七成,和下等人说不了这个上等法。1949年以后,“鸳鸯蝴蝶派”的作家中,有个叫周瘦鹃的老先生,经常养养花,弄弄太湖石,他手里出来的,味道就会不一样,至少气息上,还是文质彬彬。后来弄得周恩来也晓得,要和他结交,得了玩石的大好处。想当初咱大清国,盐商造园子,能请得动四大高僧之一的石涛大和尚出马,给画效果图,安排假山位置,真正羡煞我等后学。至于说花多少银子,笔者不敢私自揣摩。
  当今天下繁富,没有文化的也能发财,于是观赏石的评判标准就开始变化,财主们买石头,几百上千万的都不计较,要的是两个字——象形(可能早年认字少,喜欢看图说话)。比如说石面上要是模模糊糊有个花纹,蟠曲如黄鳝,或者高昂如野雉,那这个牛逼就可以吹得很大很大,可以告诉老板这石是龙凤呈祥啊,不得了,天下就这么一块。其实这不是屁话吗,随便哪块石头,天下能找得出第二块一模一样的吗?要是石面上隐约见到两个皮皮虾(即濑尿虾)打篮球,那二龙戏珠的名堂,也是逃不掉了。
  不过笔者思忖:土老板的审美,未必错。瘦皱透漏,哪一个是好字眼?气运上现出一些些不详。富可敌国,也从手指缝里溜走了。玩石能玩得丧掉家国,真是可怕,还不如一点不懂的土财主,弄一块大圆石头,端坐家中,看看皮皮虾,压压酸白菜,来的真切实惠呢。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最败家的玩意儿
  本文所版面
【第 59 版: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