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评级业高增长背后故事
本报评论员:胡蓉萍
  胡蓉萍
  毛振华决定将中诚信国际的控股权牢牢抓在他自己手中。
  本报获悉,穆迪公司和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诚信)已于近日重新签订合同,取消6年前穆迪入股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简称中诚信国际)时约定的“若未来政策允许,穆迪持股比例可由49%上升到51%,拥有控股地位”条款。
  之所以这么做,对毛振华而言,除了从评级业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及他作为这个行业中国创始人的情结之外,还有他重新开始寄予这个行业发展的希望。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诚信旗下评级业务收入为2.7亿元,这是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最好评级业务业绩。
  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在两会期间表示,高收益债券最快会在上半年推出。多位评级业内人士表示,高收益债的推出或让中国评级业逐渐迎来全评级时代,给在债市扩容中获得红利的评级业以更多的想象空间。
  评级业新希望
  早在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推出短期融资券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证监会推出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这是中国评级业第一次进入快速发展的标志性年份。第二年,中国最大信用评级公司中国诚信与穆迪的合资协议获得了商务部的批准,合资公司挂牌。穆迪获得了其与中诚信合资公司的经营管理权,未来政策允许时,穆迪可增持2%的股份到51%,达到控股。
  早在两年前,中诚信董事长毛振华就向穆迪公司提出了取消“2%”条款的要求。而在此之前,他也曾有过完全卖掉中诚信的念头,因为“评级业务不赚钱很多年”。
  该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对穆迪而言,实现这一条款的可能性很小,搁在这儿反而难受;而且在中国国内的评级市场,穆迪公司的贡献并不大,取消这一条款也很合情合理。”
  就在毛振华向穆迪提出要求的2010年,债券市场信用类债券全年发行规模已达到1.72万亿元,债券发行数量893只,存量达2.15万亿元,评级机构在资本市场上的评级总收入达到2.55亿,债券评级品种、数量均出现跨越式发展,评级业得以快速发展。
  对评级行业前景看好的不仅仅是毛振华,联合资信常务副总裁邵立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信用评级的未来应该讲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一是跟债券市场发展本身密切相关,我们债券市场现在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未来还将扩容,直接融资规模和间接融资规模差距在缩小,这都是积极的现象。另外,评级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投资者开始真正参考评级的意见了。”
  同时,高收益债或将在2012年上半年推出,多位消息人士认为评级将纳入到对高收益债的相关规定中,这对评级业来说也是一大利好。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沅帆对本报表示,在证监会主席办公会上,监管高层介绍称高收益债的相关管理规定已于2月底报国务院审批,获批后不日将出台具体规定。周沅帆指出,证监会特别提到,可发行高收益债的中小企业,从评级角度上是指BBB至AA-的企业,上市公司也包含在内。“高收益债应该是一个新的市场,我相信非常需要评级,但是一开始,对评级业而言可能不会有很大的收益,毕竟市场能有多大还无法预计,但这个品种的推出可以让评级业进入一个真正的全评级时代,让市场中评级符号更多元,有利于评级的级别体系更加规范,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何敏华称。
  邵立强表示:“高收益债的具体办法虽然还没有公布,但我认为评级是必要的,高收益债既然收益高,肯定风险就高。不评级的话,这个风险完全靠投资自己判断我想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收入翻倍
  2011年整个评级业的收入更加可观。本报间接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了解到,根据协会的初步统计,201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直接评级收入(不包括跟踪评级)为4.6亿元,比2010年翻番。这一数字在2009年为2亿多,2010年为2.4亿,该统计还没有将交易所市场债券评级以及信贷评级等业务计算在内。4.6亿元的收入中,中诚信和联合共占有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从1992年诞生到2005年,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赚,到2005年,当年赚了1000万,紧接着到去年光资本市场评级业务收入1亿多,这个行业在这几年的发展是很快的,未来应该依然潜力巨大,关键是它的作用将更多体现”,中诚信国际常务副总裁何敏华表示。
  毛振华说评级业是经历了很长冷板凳时期的,“以前我们评级业务最好的时候收入是七八百万,有些年份压根就没收入,我们公司第一次合资是在1999年,跟惠誉和IFC,合资第一年一分钱没有赚。后来惠誉就想撤出去。公司成立20年中,有13到14年是亏本的。”
  尽管如此,作为中国评级行业的创始人,毛振华异常珍惜“中诚信”这个品牌,这也是他此次提出废除上述条款的另一初衷。
  评级业内人士介绍:“这几年市场发生很大的变化,过去评级都不太挣钱,但这几年评级的公司都开始挣钱了,这几个公司收入都超过一个亿,假如收入过了一个亿,利润率不出意外的话都在35%以上。”
  不过,在评级业快速发展之时,对其评级级别信任的质疑声亦与日俱增。此外,在现行的发行人付费模式下,评级公司的评级总监们又再度为级别竞争发愁。
  评级业中,中诚信有点像一个没落的贵族,坚持着它的“保守”,毛振华坦言:“我们在评级业中的市场份额,原来是70%,后来在40%左右,现在达到30%,后面肯定还会下降。为什么中诚信市场下降?就是因为中诚信坚持在评级里面,我们不敢评太差的公司,比如说像政府融资平台,我们只做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县级政府不敢做。”
  国内首家采用投资人付费营运模式的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已于去年发布了它的评级业务体系,其在投资人付费模式下的评级报告也已经面世,某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监认为这对评级行业来说是一阵清风。
  中债资信总裁蔡国喜对本报表示:“中债资信的运营,不管是股权安排、付费模式还是业务模式,都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独立性为目标,代表的是包括投资人、承销商、发行人在内的市场各方的利益,并以服务市场发展和建立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为目标,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才对传统散售卖评级报告的投资人付费模式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目前,发行人付费模式依然被国际经验证明是目前最不坏的模式,而未来违约可能的出现及高收益债的推出都将给评级业带来新的希望。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评级业高增长背后故事
  本文所版面
【第 12 版: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