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来自美国的“遏制”
本报评论员:王晓夏

  王晓夏
  随着美国大选的升温,“中国话题”开始变得火热,相比四年前达到了新的高度。一切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总统候选人总偏爱为有“孤立主义”情结的公众寻找一个不需要太多思考就能理解的敌人,因此这个敌人必须“狰狞而恐怖”。过去随时可能用核武器毁灭美国的苏联长期担当此角色。
  如今,同样可以“毁灭美国经济”的中国成为了最佳选择。各位候选人不仅将美国企业破产和失业归罪于中国,有甚者甚至公开叫嚣贸易战。尽管言者日后未必践行,但却为其拉近了和白宫的距离。
  美国正处于深刻而系统性的危机中,不仅在美国社会生活日渐显露出来,甚至开始动摇人们对美国制度信赖的根基,此时的中国似乎成了拯救信任的“万灵药”。事实上,现任总统奥巴马早已在去年就频频抛出“中国”这剂猛药,今年初更是高调宣布将美国的外交和安全努力朝亚太地区倾斜,中国成为亚太的重中之重。“遏制”(Containment)这个冷战时期对付苏联的重要手段,似乎将开始变形,并开始全面转向中国。
  遏制的起源
  最早提出“遏制”一词的,是被誉为“构筑美国外交政策的圈外人”的乔治·凯南。这位曾经担任战时美国驻苏联的外交官员,在1946年,向华盛顿提交了一份被称为“长电报”的政策建议,并随后在美国著名的《外交事务》杂志刊文详细阐述其主张。
  在凯南看来,当时在欧洲拥兵百万的苏联,其主要威胁来自意识形态和政治影响,而并非军事。因为共产主义对贫穷国家更有吸引力,而在拥有众多中产阶级的富裕国家并没有市场,战后凋敝的欧洲必然导致共产主义的“乘虚而入”。尽管他的见解被后来者广泛批评称其“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烈”,但并不影响他获得“冷战最顶级战略家”的称谓。
  “只能向治下的人民分配贫穷,无法对其提供任何有意义的生活。”凯南认为这就是共产主义最大的内在矛盾,并因此预见苏联必将垮台(让人感慨的是,和他同一时期的“苏联通”们甚至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因苏联高压体制之严酷而都认为苏联体制牢不可破)。
  基于苏联意识形态辐射力的潜在威胁,凯南提出了“选择性遏制”的外交政策,意图将目标集中在对美国至关重要的战略地区,如西欧、日本和盛产石油的中东,放弃那些必然发生反殖民主义或民族主义革命的国家,如中国和其他穷国。
  在他看来,当时的反殖和民族革命都是历史的必然,违背历史潮流必然付出沉重代价。但让人惋惜的是,凯南基于地缘政治和现实利益的考虑政策主张,并没有被华盛顿接受。对共产主义蔓延的恐慌成为美国外交政策最终的驱动力量,尤其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更是坚定了美国选择全球性遏制战略,作为应对苏联的选择。这一选择长达20年之久(1950年-1969年)。
  尽管随后赫鲁晓夫上台后,曾向美国表达了和平的意愿,但并没有改变美国既定的战略轨迹。美国在世界任何一个有可能成为共产主义栖身之地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一系列联盟条约、军事基地和提供经济援助来强化美国的影响力。高峰之时,美国在3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100万的驻军,是5个地区性防御联盟的成员国或积极倡导者,和世界上42个国家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并向100个国家提供军事或经济援助。美国遏制的效果便是将这些国家变成防御苏联的堡垒阵地。
  但在这种没有节制的选择下,越南丛林最终成为了这一战略泥足深陷的殉难之地。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日益发展的全球经济,也同样冲击着“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美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在1969年到1979年10年间,美国迫于压力选择了战略收缩,被迫导向了选择性遏制战略,但随后苏联入侵阿富汗再度促使美国重新回归全球遏制战略。
  1991年苏联轰然倒塌,此后中国似乎成为美国遏制战略的新目标。
  中国威胁?
  随着苏联的垮台,美国对共产主义的担忧开始褪去,由此开始削减军费开销,享受和平红利。但在冷战思维的影响下,中国依然是美国冷战政策惯性之下的敌人。“中国威胁论”在苏联垮台后甚嚣尘上,但其支持者始终无法拿出确实的证据,来证明来自中国的军事、经济或政治层面的威胁,因此中国也未曾真正遭遇像苏联一般的遏制待遇。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力量逐渐崛起,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
  2011年一家国际调查机构在22个国家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国的问卷调查,结果其中有16个国家的民众广泛认为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或很快超过美国,成为一个新的全球性超级大国,其中对中国认可度最高的分别为法国(72%)、西班牙(67%)、英国(65%)、德国(61%)民众。
  虽然这只是民间社会的看法,但各方对中国后继一系列相关数据的预测,确实让美国感受到压力和挑战。中国在工业产值、投资总额、能源消费、出口和外汇储备等方面已经居世界首位,GDP全球第二的基础,也让科研和军费开支同样位列世界前列。
  按照西方学者的预测,中国在下个10年将会在很多重要的经济运行数据上超过美国,首先是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GDP,随后是按汇率计算的GDP。
  经济力量的增长,必定将促使中国进一步谋求更加强大同时也是和其经济力量相匹配的军事实力,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预测,在2025年中国的军费开支将赶上美国。在拥有巨大力量后,中国必然将在国际事务中谋求更大的话语权,这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
  事实上,即便就在眼下,中国借助索马里海盗、北非“茉莉花风潮”等国际事务,已经派遣了远洋舰艇编队进入到印度洋和地中海。中国正在积极谋求力量投射的努力,以及提升海空作战能力,进而获得对美国海军的“反介入能力”(试图阻止美国军事力量接近西太平洋沿岸)的种种举措,已经早被美国军方所重视和关注。
  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无论是常规作战能力还是核武能力,都无法真正有效威胁到美国,但如果任由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那么中美两国力量的天平将在未来发生微妙的变化,这将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从历史来看,即便是美国的重要盟国,美国也不能容忍其经济实力超越美国,因为经济力量的超越,必将带来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以日本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GDP也非常接近美国,并有超越之势。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日本经济必将领跑美国之时,美国最终利用对其绝对的政治影响力,逼迫日本等国签署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进入长达十多年的低迷期,尽管时下仍无法断言日本经济衰微的原因必定因为此协议,但和此协议却难逃干系。顺便一提,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之时,恰好是美国针对苏联实施全球围堵遏制之际。
  如今,面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美国似乎开始重拾凯南最初为美国设计的“选择性遏制”战略。今年初,奥巴马高调宣布调整美国的战略布局,未来中国所在亚太地区将成为美国最重要战略要地,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分别为中东地区和欧洲。
  欧洲无疑是中国商品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尽管美国仍将其列为战略要地,但欧美成熟的市场机制,使得美国很难能通过政治影响力来干涉正常的经贸运行。此外,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任何试图损害中国的经济行为,也将为欧洲国家带来同样的伤害。例如,在美国要求欧洲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之时,就曾遭到意大利、希腊等国的异议,因为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对这些欧洲国家的伤害更大。
  尽管存在诸多限制因素,但美国仍有强大能力来对欧洲施加影响力。
  中东地区又是中国能源进口的重点区域,同时一直以来就是美国利益的重心所在。尽管随着北美洲国家非传统石油(油砂)开采能力增强,使得中东地区不再是美国重要的能源来源地,但控制中东依然能够掌控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能源供应,进而控制其经济命脉。
  对亚太国家实际影响力对中国的影响更加巨大。首先,周边国家和中国和领土领海纠纷必然将迫使中国投入和消耗更多的资源,拖累中国经济增长。另外,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和中国质化趋势十分明显,如东南亚国家未来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有力竞争者。在去年中国停止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后,很多外资企业纷纷转战东南亚国家。
◆下转49版
◆上接48版
  尽管中美目前存在紧密的经济联系,甚至有学者将其现象称为“中美国”(Chimerica),这一国家的西半部分为东半部分提供廉价商品,同时也为后者提供消费这些商品的债务。
  美国试图伤害中国经济,但这同样会为美国带来阵痛,而中美两国这种紧密联系只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全球性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随着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市场以及中国可能的产业升级,这种联系势必被削弱。
  在这一背景下,时下美国强调的也只是让中国负起更多的责任,比如继续购买美债,使得目前严重失衡的全球经济体系能够继续维系下去。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美国也必然要加以遏制和打压,来维持其领导权。
  但是对于美国而言,对付苏联的传统遏制战略能够成功遏制和打压中国经济吗?
  遏制有效吗?
  冷战期间,美国的遏制战略对最终苏联的垮台到底功效如何,直到今天依然是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
  美国全球性的军事部署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对此,上世纪80年代曾担任美国国务卿的乔治·舒尔茨对当时苏联的遏制战略的实质有这样独到的见解:“无论我们是否在全世界关注的某个危机时刻在我国海岸线附近采取重大措施,也无论我们是否帮助尼加拉瓜获得自由,但是在欧洲、中东、阿富汗、柬埔寨、南美东南亚,我们的敌人和我们的朋友都会对我们的决定作出自己的判断。”
  透过这一表述,可以得知,“遏制”只是通过力量的存在展示一种姿态,近而获得各方的反馈。对于未来美国对华新的遏制手段,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此方法却在诸如南海问题等周边领土、领海纠纷中,效果十分明显。
  美国海军编队只要造访南海国家,美国发表一些支持其对南海主权要求的言论,便立即得到这些国家的反馈——更加高调地重申对南海的主权要求。而美国海军在南海的种种行动和官方言论,总能最先刺激到中国的民间舆论,而后也总能在中国官方在南海问题上的言行中,找到受其影响的蛛丝马迹。
  尽管看似有效,但中国的回应举措,却未必符合美国遏制战略的最初意图。如同美国对苏联的全球遏制,目的在于减少共产主义蔓延和苏联的力量辐射,但由于美国的遏制行动,却遭到苏联更加凶猛的反扑,反而使得苏联的影响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频频出现。
  未来美国的遏制战略是否能收获最初的意图,我们不得而知,但如同冷战期间一样,这一战略只能收获到让双方都感觉不期而遇的意外,同样这也需要中国能有更大的智慧去面对。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来自美国的“遏制”
  本文所版面
【第 48 版:专栏·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