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大国缝隙中的钓鱼岛
本报评论员:王晓夏
  军事视界
媒体人
王晓夏
yourwxx@hotmail.com
  随着80岁“老愤青”、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抛出“购买钓鱼岛”的怪论,引发了中日两国一连串关联和不关联的动作,其中以4月30日中国军舰穿越日本大隅海峡最为引人注目。
  事后,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将其轻描淡写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进行训练,是年度计划内的例行性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但透过外交辞令,外界总在猜测其中的用意。
  如同石原早年和索尼公司前总裁盛田昭夫合著的《日本可以说“不”》一样,中国军队的适时的力量展示,用强硬的腔调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说了一声“不”。
  此举或许能让日本当局重忆起中日两国建交之初,两国双方的约定——“搁置争议”。
  “搁置争议”的背后
  如果问:困扰中日两国关系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或许很多人的答案是历史问题。历史遗留下的不仅是怎样认识看待历史本身的问题,更有遗留下的领土争端,其中东海大陆架的划界问题与钓鱼岛的主权纠纷成为最棘手的问题。
  “‘尖阁列岛’我们叫‘钓鱼岛’,这个名字我们叫法不同,双方有着不同的看法。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我们双方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这次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时候,双方也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我们这一代缺少智慧,谈这个问题达不成一致意见,下一代总比我们聪明,定会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
  当初,邓小平意识到历史遗恨交织在现实的领土争端中,能得到的只有新的仇恨。在1978年中日两国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后,他在日本对400余名各国记者说了上面这段话,赢得了一片掌声。
  事实上,如果当年两国纠结在钓鱼岛的旧账中,中日关系将会受到拖累,更重要的是拖延中美建交。当时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希望尽快能够借助对方的力量来遏制咄咄逼人的苏联。
  正是迫于苏联的压力,才使得美国将冲绳移交给日本。
  1960年代末,美国深陷越战泥潭,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迫使尼克松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做出重大修改。1969年,尼克松发表了著名的“关岛演说”(后来这一讲话的要义被称为“尼克松主义”),正式宣布美国将集中力量在欧洲和中东方向上应对苏联威胁,而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实行战略收缩,进而要求以日本为首的亚太盟国“自己承担起责任来”。
  日本得以借此机会来重新获得因二战战败所丧失的权益。作为拱卫日本西南方防御的冲绳,成为摆在美日首脑案头上的重要议题。对于这两个国家而言,冲绳具有同样重大的战略价值。
  冲绳位于澳大利亚、菲律宾、日本、夏威夷、阿留申群岛这一U形防线的中心。早在冷战开始后,美国便将此作为美国在西太平洋攻击力量的中心。当时美军在冲绳建有120 多处军事基地,包括中程导弹基地、早期防空雷达警报网、远程通讯网、海军快速中继通讯网,连“美国之音”的主要中继站也设在冲绳。
  正是提前预见到冲绳的重要战略价值,美国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11月就发表声明,将琉球及周边地区纳入自己战略托管之下,并在1947年获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批准。
  当时中国的国民党政权曾极力反对,因为此前的对日和约中已规定应将琉球移交中华民国托管,当时的行政院长张群更提出“琉球群岛(冲绳)与我国关系特殊,应该归还我国”。但最终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拒绝了中国的要求。
  双方经过近两年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71 年6 月在东京和华盛顿分别签署了归还冲绳的协议,即《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议》。美国以日本拥有“施政权”为由,把联合国交付给美国托管的琉球行政权交予日本。
  美国还将原属中国领土的钓鱼岛也包括在琉球群岛管辖区域内,一并交予日本,而这一决定的法理依据却仅仅是一位名叫大卫·奥格登(David Ogden)的美国将军的一纸军令。早在1953年12月,他代表冲绳政府下达了“第27号令”,规定琉球列岛的边界。
  美国此举立即招致中国大陆政府抗议,同时在全球华人圈内掀起了第一轮大规模“保钓”浪潮,开端就是1971年元月,纽约2500名华人留学生在联合国总部前示威抗议。此后这一风潮蔓延至世界多地。
  抗议示威没有改变美国对日本的偏袒态度,但中美两国在1971年的“乒乓外交”,以及随后基辛格博士秘访北京,中美关系开始解冻,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在钓鱼岛问题态度上的软化。
  在中国的压力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在当年10月明确表态:“把原从日本取得的对这些岛屿的行政权归还给日本,毫不损害有关主权的主张。美国既不能给日本增加在它们将这些岛屿行政权移交给我们之前所拥有的法律权利,也不能因为归还给日本行政权而削弱其他要求者的权利,对此等岛屿的任何争议的要求均为当事者所应彼此解决的事项。”
  这一表态无异于表明,美国对中国和盟友日本一视同仁。按当时美国东亚及太平洋事务法律顾问执行助理罗伯特·斯塔尔的话说:“美国把从日本取得的对该群岛的管辖权交还日本,决不会造成对任何潜在的领土主张的歧视,对群岛的任何冲突性的要求,需要牵涉此问题的各方谈判共同解决。”
  钓鱼岛的“历史战争”
  中日间关于钓鱼岛的纠纷,又需要追溯历史和国际法。
  在1970年之前,中日双方对钓鱼岛的主权似乎没有太大分歧,日本也承认钓鱼岛系中国领土。
  1970 年,日本外务省前官员、著名外交史家鹿岛守之助出版了《日本外交史》。在第3卷中,他对“琉球诸岛归属问题”有详细叙述,并附有《琉球诸岛图》,其西部疆界也是自古以来便被确认的久米岛,而非时下日本所宣称的“尖阁群岛”。
  日本态度之所以发生如此之大的改变,只因为那里发现了巨大的石油利益。
  1968年10月,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 ECAFE)对东海海域进行了海底资源调查,认为钓鱼岛可能储藏着巨大的海底油田,此后,日本便开始采取一系列单方面行动对其实施控制。
  为了配合政府的行动,日本学界开始收罗历史证据,希望从法理上为其“正名”。中日两国学者展开了一场“历史战争”。尽管中国凭借先人的大量历史记载而获得完胜,但并没有改变日本完全控制钓鱼岛的事实。
  在财团、政客的支持下,在“国家利益”的需要下,日本学者将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时期的历史旧档翻找出来,日本天皇敕令、旧日本阁议文书都被当作其主权证据。这些材料不仅没有说服力,而且全然都是日本累累的侵略和战争罪证。
  在众多日本学者中,最为活跃的头面人物当数日本国士馆大学的国际法讲师——奥原敏雄。他炮制了两篇漏洞百出的学术文章,却被日本当局作为“正式见解”,作为钓鱼岛主权的理论依据。
  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他所著的《尖列の法的地位》,在文中他对国际法上关于无主地的领土取得方式——先占的内涵——给予了界定。
  他根据18世纪中后期的国际法,国家取得无主地所有权,第一重要的条件是存在对无主地持续有效地统治的,仅仅根据发现而表明其占有的意思是不能取得该无主地的所有权的。发现该无主地只是取得了一种不完全的所有权,如果不对其进行持续有效地统治的话,就会丧失这种不完全的所有权,该地域又会重新转变为无主地。
  为此,他借用1928 年美荷两国为争夺东南亚殖民领地的“帕尔马斯岛案”,为钓鱼岛翻案,因认定钓鱼岛无中国人驻守,不能实施有效统治,所以没有主权。
  这一论调无法成立。进入20 世纪以后,能作为先占对象的“无主地”逐渐限于经济价值与居住条件都比较匮乏的极地、边境或无人岛,18世纪的国际法无法适应新的情况,要求先占国对无主地的有效统治同质同量。“奥原确为日本军国主义派的学者,他有明治以来日本‘为军国主义侵略而服务’的学术遗风,他可以为侵略目的而歪曲历史。”对于奥原的学术不义,台湾琉球研究所所长杨仲揆先生曾有如此评价。
  事实上,即使奥原的理论能够成立,如果追溯中国对琉球的宗主国历史,依然能够证明中国对钓鱼岛以及更东侧琉球的主权影响。这不仅不能强化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地位,而且就连现在对冲绳的主权也值得商榷。
  尽管如此,历史的真相只是中日现实主权争端中的附属品,而在国际关系中的大国政治依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态度的变迁
  从1970年前后钓鱼岛领土争端出现至今已有42年,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主权的争端和危机也持续了42年。每当危机出现时,两国总能从大局出发,有效控制危机升级并妥善处理,而这其中“美国态度”起到了很大作用。
  从1972年到1990年之间,尽管日本对钓鱼岛有过一些小动作,但迫于美国对华战略的需求,以及美国对钓鱼岛中立的态度,日本当局算是恪守了中日之间的搁置原则。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美关系因苏联的解体而松动。克林顿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仍然保持了“中立”姿态,并坚持美日安保条约的范围不包括钓鱼岛。但在此时,中美关系的波折依然影响着日本对钓鱼岛的态度。
  其中在1996年,当中美因台湾问题发生严重分歧时,日本自行设定200海里经济专属区,发表领海基线声明,试图通过法律形式将钓鱼岛圈为己有。日本政府开始加强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阻挠中国和台湾渔船作业,驱逐中国科学考察船的测量工作,引发了第一次“钓鱼岛危机”。
  自小布什上台后,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态度开始转变,逐渐放弃此前的“模糊中立”的立场,转为积极的“小心介入”。日本也要求美国将防卫承诺扩大到钓鱼岛,甚至将钓鱼岛作为检验美国防卫承诺的“试金石”。
  在2001年,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为了争取日本的支持,美国的“中立态度”又发生了一些变化。2001年12月12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福特表示:“钓鱼岛一旦受到攻击,美国有可能对日本提供支持。”
  美国态度的变化促使日本在2002年以避免有人登岛为由,从私人手中租借钓鱼岛、北小岛和南小岛,由政府直接管理。
  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加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由于美国在东亚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需要日本的合作,日本便把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支持日本与日本参加导弹防御系统挂钩。
  于是,美国态度再次松动。2004 年,美国国务院正式宣称: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美国的新的立场加剧了中日钓鱼岛争端。
  自2004年至今,因钓鱼岛领土争端而引发的危机和事件越来越频繁。2005年,日本政府宣布对“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建立的灯塔收归国有;2008年,日本巡逻舰撞沉台湾渔船;2010年,钓鱼岛海域发生中国渔船与日本巡航舰的撞击事件。事态有越来越升级的趋势。
  如今,奥巴马政府高调重返亚太,日本更获得来自美国的“心理安慰”,不仅要对钓鱼岛“实际控制但不公开占有”,而且要将其变成名正言顺的主权现实。
  尽管日本将钓鱼岛争端塞到日、美对华遏制的大框架之中,但也必须注意中日之间存在的不仅仅是领土纠纷,而且纠缠着强烈而复杂的历史恩怨,即便有强大的外力存在,也无法避免“感情因素”成为促成擦枪走火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点不容忽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国缝隙中的钓鱼岛
  本文所版面
【第 43 版:专栏·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