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失宠”金改 浙江担保业合力图存
本报评论员:叶静宇 陈勇

  叶静宇 陈勇
“好端端的小孩,怎么去做担保呢?”浙江万丰担保有限公司的一位副总不久前遭到亲友如此质疑,苦恼不堪。
  事实上,浙江万丰担保有限公司无论在资质、信誉还是专业化程度上,都已处于浙江省前列。但是,受部分担保公司违规操作事件的影响,担保行业整体舆论形象已跌入其在中国诞生15年来的最低谷。
  如果单是形象的恶化,对大量担保从业者来说,还不是最要命的。但随之而来的事态表明,由于行业形象的恶化,担保业开始遭到来自银行系统乃至决策层的重重“挤对”,这不得不引起全行业的担忧。
  4月,受华鼎、中担事件影响,多家银行已经切断或大幅削减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与此同时,担保业人士发现,在国务院审批的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12项主要工作中,竟然找不到支持担保行业发展的只言片语。“温州金改没有将担保业列入在内,是很不公平的。”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秘书长卢绍基表示。
  实际上,对担保行业来说,决策层在重要的金改方案中对担保支持与否的态度,不仅意味着某些优惠政策,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担保行业的前途命运。
  因为,目前摆在担保行业面前的纠结境地是,一旦银担合作模式的破裂蔓延至中小银行,担保公司将面临“断血”;而在目前的决策层态度中,担保公司靠多元化发展以自救的路径,似乎仍然难以突破。如果两条路都走不通,担保行业将面临存亡考验。
  5月8日,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率领数十家担保企业老总赶赴温州,与温州同行研究办法,以期合力向决策层提请对担保行业的重视
替罪羊
“担保公司为什么形象差?那是因为我们当了银行的‘替罪羊’。”浙江中新力合担保公司董事长陈杭生有些激动。
  陈杭生指出,从银行的角度,一旦发生信贷纠纷,第一个告的是企业,第二个告的就是担保公司,担保公司被推到借贷危机的风口浪尖。“事实上,正规担保公司真正的贷款利率,比小贷公司要低得多,不能因为个别违规放贷的担保公司,就让银行把整个行业抹黑了。”
  陈杭生的看法得到了不少同行的认可。多位业内人士称,担保公司依附于银行,但又与银行存在着不对等的关系,不仅带来了担保链上的高风险,也严重阻碍了担保行业的发展。
  温州市信用担保行业协会会长郭炳钞指出,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也为银行培养了优质客户,在开展担保业务过程中,中小企业、银行、担保公司均是受益者,理想的状态是风险由担保公司和银行共担。“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风险共担机制难以建立。其原因在于担保机构与银行间话语权不对等。担保公司在与银行合作时只能选择全额代偿,以此获得银行授信。”
  根据规定,担保公司开展担保业务,必须获得相关银行的授信,而每家银行都有不同的授信标准。目前,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取得银行授信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开展担保业务时间1年以上,有的要求2年;二是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要求1个亿以上;三是风险控制能力、代偿能力强。
  仅仅是“开展担保业务1年以上”这一条,就使很多新设立的担保公司无法如期开展业务。
  另外,在贷款担保业务合作中,除了少数政策性担保公司,全部风险都由担保机构承担。
  去年底,央行曾发文明确融资性担保公司可以接入企业征信系统,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迄今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仍无法进入企业征信系统。随着企业经营风险加大,风险分担机制的缺失,浙江省融资性担保业务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担保代偿率已由2010年底的0.58%上升到2011年底的0.90%,不少担保机构进入了代偿高峰期。
  此外,不少银行向担保机构收取10%-20%额度不等的保证金,这种不合理的行为也进一步增加了担保机构的风险。
  情况还在继续恶化。2011年底,部分省市有几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出现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再度提高了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融资门槛。个别总行提出新政:只有中央部委、省(市)、地市级政府全资或控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才能准入。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局长高鹰忠坦言,这一政策对浙江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影响很大,目前与该行合作的担保机构已从原来的83家,锐减至5家。受此影响,省内少数银行也相应提高了担保机构准入门槛,降低了授信倍数,提高了保证金比例,甚至暂停开展新业务。
两条路
  杭州市担保业协会会长沈见高指出,当担保的增信和杠杆作用、高信用价值、分担风险的本质特征不被体现的情况下,融资担保业就会走上一条与它行业本质特征有严重偏离的道路。“叫担保不担保,是担保不全心全意地做担保。所以,好孩子慢慢出现了坏形象,叫好不叫座,也就不奇怪了。”
  在经历这场信贷风波之后,浙江省担保行业开始反思并寻找出路。
  在沈见高看来,担保行业唯有回归这个行业的本质特征,才能在社会、经济秩序中拥有应有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要演错角色,不要站错位置,担保就是担保,信用就是信用,在‘增信、分险、服务’的定位上坚定不移,走品牌化、专业化、精细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沈见高提出,在构建信用担保和可持续经营的商业模式中一定要朝着简单再简单的商业模式发展。
  浙江万丰担保有限公司傅庆也认为,专业化是担保行业未来发展的一条道路。“只做担保,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非常典型的案例是外资的富登担保,目前也已经在中国做到一两百亿的规模。”
  他同时提出,担保行业另一条是走综合化道路。在浙江大多数担保公司看来,此次温州金改,正是一个担保行业合法地向多元化发展的机会。多位担保公司老总建议,可以让融资性担保公司发起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股权投资公司等。“但在这条路上,政策对担保行业的开放和扶持是非常关键的。”傅庆说,“比如,能不能让担保公司发起设立小贷公司。其实这在全国范围内是有先例的,像深圳就完全可以,其他很多省、市都是可以的,但在浙江省还不行。”
  事实上,担保公司对多利润点的追逐,与其高风险、低收益的特性有很大关系。以万丰担保为例,傅庆介绍,万丰注册资金1个亿,去年做了8.8个亿,放贷额度也算很高,但到年末审计报告出来之后,扣除准备金和各种成本,只有一两百万的盈利。“我们在行业内已经做得够专业了,有20多家合作银行,放大到8.8倍,但还是不赚钱。”
  像万丰的情况,在专业担保公司内十分普遍。
  决策层的态度
  对于担保行业来说,决策层的态度相当关键。
  沈见高回顾:“在2007年以前,这个行业很风光,2006年国家出台了一个‘96号文件’,开始有了独立的担保会计计算办法。2008年财政部明确了担保机构的金融性。但到2010年国家突然大调整,对担保行业予以规范整顿。”
  从2011年3月开始,浙江省历时半年多时间,对原有工商部门登记、营业范围含“担保”字样的1341家担保机构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淘汰了一批实力弱、规模小、风险高、不规范的担保机构,淘汰率达56.2%。
  而根据近日浙江省发布的融资担保行业发展五年规划,到2016年末,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总数将由目前676家,继续整顿减少到400家左右。
  对于大多数正规担保公司而言,整顿并不是坏事。但多位担保企业老总认为,如果是为了让整个行业做大做强,在淘汰一批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优秀企业的扶持和鼓励。
  事实上,浙江省内的决策层已经看到了担保行业缺少大规模机构的不足。高鹰忠指出,担保业在机构规模、业务种类上还没有形成分工协作的行业“生态系统”,根本原因是缺少一批规模较大的机构。
  他曾在近日一次内部会议上强调,要重点培育几家实力强、业务好、运作规范的龙头担保企业,保留少量的业务精、专业化、扶小支农的小型特色机构,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增资扩股,做强做大一批担保中坚队伍,形成区域分布合理,大、中、小结构体系完整,担保主业突出,业务错位发展的融资性担保行业体系。
  不过,部分担保企业老总指出,扶持措施目前来看仍是“雷声大、雨点小”,即使出台了补贴机制,政策的连续性依然不足。
  而让担保企业更为担忧的是,此次担保业“失宠”温州金改,是否意味着担保企业更难获得政策扶持,以至于在金改中进一步丧失市场地位。
  事实上,杭州某银行中小企业部负责人直言,就目前情况来看,银监会绝对不会让温州担保业翻牌,而国家给担保行业的设计有没有未来,国家也还没搞清。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失宠”金改 浙江担保业合力图存
  本文所版面
【第 12 版: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