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投资新政落地 首单指向债市
本报评论员:张云
张云 6万亿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正迎来全面放开。 7月19日,《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债券办法)成为保监会第一个公布投资细则,其中对债券投资种类和投资比例进行重新调整。 而在三天前的保险业上半年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近期将推出《保险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通知》和《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和比例,鼓励创新、允许试错。 短短一个月,从13条投资新政实施意见稿到实施细则出台,保监会大力推进保险投资改革,引发了市场关注。 分析人士乐观估计新政实施后,险资投资收益率水平有望可达6%以上。不过,在险资机构人士看来,因为保险资金操作非常谨慎,这样的乐观估计短期很难见效。 放开债券投资 据悉,债券办法对债券品种进行了重新分类,按照发行主体,将债券品种分为政府债券、准政府债券和企业(公司)债券三类,且增加了投资品种,如混合债券和可转换债券,险资可投资品种基本覆盖了现有市场公开发行的品种。 此外,债券办法还将投资比例进行了大幅度上调,投资无担保公司债券的余额,从原先的不超过该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上调至50%;投资同一期单品种有担保债券的份额,从不超过该期单品种发行额的20%上调至40%;投资同一期单品种无担保债券的份额,从10%上调至20%。无担保债券投资余额提高到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0%,在原有公开招标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符合规定的簿记建档方式,放松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限制等。 债券类资产一直是保险资金配置的大头,在其固定收益资产配置上占比在70%以上。据中债网数据,截至6月末,险资持有国债3209.45亿元、政策性金融债5890.85亿元、企业债5213.77亿元、短期融资券37.19亿元、中票365.33亿元,商业银行债5741.75亿元。相比较5月,险资的国债、企业债、短融持有量略有下降,不过却大幅增持了187.78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债。 不过,在新政出台之前,险资部分债券投资可谓“有名无实”。据华创证券统计,截至今年5月份,保险公司禁止投资的中期票据 908只,可投资的中期票据只有 11只,不足整个市场规模的7%;保险公司禁止投资的企业债和公司债达673只,占未到期企业债和公司债数量的45%。2009年就开始允许投资的无担保债券,主要是发行人为铁路、电网、石油的债券和票据,信用利差极低,基本仅在 50~120个BP之间浮动,对提升保险资产收益率的贡献十分有限。 国泰君安分析师彭玉龙认为,随着险资投资范围的放开,收益率将最直接反映政策利好,估计无担保债这一项可提高投资收益率1-3个BP。 “无担保债券这块投资已经比较成熟,符合资质的公司已经开始针对无担保债的资质和价格进行筛选,虽然可投资范围扩大,但是要尽量避免高风险产品。”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 而除了债券办法,《保险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通知》和《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都有望在近期陆续公布。 其中《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通知》新增品种主要有: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的重点龙头企业、重点能源资源企业的股权都列入直接投资范围;间接投资方面主要包括农业发展、养老产业和保障房这三类基金。在配置比例上,未上市企业股权、股权投资基金和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由两项合计不高于上季末保险公司总资产的5%调整为10%;投资非自用性不动产、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及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合计不高于上季末保险公司总资产的20%。 目前PE、不动产投资可谓风生水起,包括国寿、平安已经成为最具标杆的探索者。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则在养老产业方面先行一步。随着投资新政的陆续公布,保险资金的投向将更加多元。“相比较保障房,基础设施类债权项目是目前各家储备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电力、水利工程、风电等领域。”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另类投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华保险近日在接受券商调研时表示,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基础设施债权计划,已经取得境外投资资格,无担保债投资已开始。 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底,保险公司总资产6.78万亿元,以上述比例计算,仅不动产相关产品投资规模可超过万亿。 短期成效难现 “双轮驱动”一直是保险业发展期许的最好状态。目前随着保险产品结构调整及费用控制,保险业承保收入正在逐步改善;一直承担主要利润贡献的险资投资,受资本市场影响起起伏伏。据统计,2001-2011年间保险行业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仅为4.77%。 受上半年股市低迷影响,首家发布保险中期业绩预告的中国太保称,由于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以及业务增速放缓,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5%。考虑到二季度以来浮亏加大,瑞银证券也分别对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下调利润增长预期。 保监会推出投资新政正值险资投资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连续收益欠佳之时,因此业界认为,监管层希望险资放开手脚弥补投资亏损的意图非常明显。 银河证券分析师马勇认为,保险业投资范围是一个从债券、权益到另类投资逐渐放开的过程。2006-2010年,保险资金平均投资收益率6.23%,而 2001-2005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3.32%,权益投资政策提升了行业投资收益率。而此次放开的投资领域将会带来多少收益考验着险资管理者。 据记者了解,即将公布的《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托管机构以及投资机构门槛继续降低,其中受托券商或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删除了关于监管评级的要求,并将资产管理规模的要求调整为: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资产余额(含全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不低于100亿元。这意味着未来,保险资金将打破体制内的单向流动,引入券商、基金、信托等机构参与投资。 或许是嗅到险资投资政策的利好消息,7月19日 保险股受到多路资金追捧,截至10点30分,沪深两市保险股成吸金池,共流入4.43亿元。截至中午收盘,新华保险涨幅超6%,中国人寿超5%,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涨幅均超3%。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缴文超估计,新政实施后,预计投资收益率水平可达6%以上。但这样的乐观估计短期很难见效,“保险资金还是非常谨慎的,即使投资领域全面放开,调仓也没有那么快。”一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