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永恒的契诃夫
本报评论员:李黎

  李黎
  到今年7月15日为止,契诃夫已经整整离世108年。这么多年,契诃夫的名字如同铭刻在俄罗斯文学的金柱上,上世纪出生的几代中国人对俄罗斯文学是有着异常强烈的情结。除了爱情和青春的记忆,还有那个时代政治环境的烙印。然而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常常被片面理解一样,契诃夫也一样被崇拜和被多数泛泛而读的人盲视着。历史和政治的局限所造成的理解偏差,使阅读契诃夫形成了一个落差现象:我们一面仰视他的盛名,一面长期以来按我们所习惯的阐释来认识他的作品。
  如果几代人都曾经在课本中学到的有关契诃夫的评论总是“辛辣嘲讽”或“无情揭露”了谁,这其实是一种过于夸张而引起的误读。契诃夫对他笔下的人物永远充满着怜悯和爱意。如他自己说过,作品中“既没有恶棍,也没有天使……我不谴责任何人,也不为任何人辩护”。契诃夫主张的善良、平和与中立,还有他的冷静和宽容,比起“深刻鞭笞”会让读者更有亲切感。平等意识是契诃夫创作的重要内涵之一。“过着寄生虫般的腐朽生活的贵族们将可耻地退出历史舞台”,这是高尔基当年对《樱桃园》作出的阐释,而这种高尔基式的理解影响了中国契诃夫的理解几十年。今天的中国的年轻人应该完全可以跳出这一带有强烈社会政治色彩的评论对契诃夫进行理解。这也同时证明了契诃夫所具有的广阔的阐释空间。
  医生文学家
  1904年7月15日契诃夫因病去世,他只在这个世界呆了44个年头。1890年代,契诃夫几乎完成了他人生中所有著名的中篇杰作。《第六病室》、《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带阁楼的房子》、《套中人》等等。揭露黑暗的《第六病室》发表后轰动了整个俄国。90年代以后,契诃夫努力从事戏剧创作,写出了《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等不少有名的剧本。
  然而有人始终把契诃夫定义为一位“业余文学家”。他从医科大学毕业后终生行医,也终生在业余从事文学创作,他曾经说,学医对他的文学事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因为扩大了他观察这个世界的范畴。而这些知识对于文学创作的真正价值,只有自己也是医生的人才能了解。因为接近医学,他避免了许多创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熟悉自然科学的人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有考据癖。契诃夫永远立足于现实主义,即使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与大多数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不同,契诃夫并非贵族出身。值得一提的还有契诃夫笔下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带小狗的女人”和“新娘”,还是戏剧中的“三姐妹”,她们对理想的憧憬和对生活的向往都符合契诃夫主张性别平等的“女性主义”,同时也是契诃夫本人关于人的信念和世界观的具体显现。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曾惊叹契诃夫是一位对人类灵魂深刻精到技艺高超的解剖者。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和尤金·奥尼尔也把这位戏剧大师尊为自己的“艺术之父”。他是幽默的写作者,成熟犀利的写作者。契诃夫绝不仅仅是一个对旧制度的批判者。比起愤怒,他对人类永恒的精神困惑这一命题倒是更感兴趣。正因为如此,他超越了一般时代中只揭露与批判的立足点,也超越了那个时代,以获得永恒的文学价值。
青春的遗产——《带阁楼的房子》
  契诃夫于1896年创作的《带阁楼的房子》,几乎代表了几代人的青春情结。它以爱情为题材,暴露了庸俗和虚伪,以唤起读者厌恶“浑浑噩噩的、半死不活的生活”。诗人欧阳江河曾把这部作品上升到如此重要的境界:“我把它看作是某种基本的人生感情,其中掺和着我们那个年代的梦想、初恋,以及为这种梦想、初恋的到来所准备的伟大的空虚,和由于这种梦想、初恋的缓慢的、悄悄的、几乎觉察不到的消逝所引发出的茫无所措的、难以言喻的忧伤。它已经进入我们的呼吸和血液,我们之中的许多人才得以在后来的种种诱惑和灾厄到来时免于堕落或倒下……”
  如果每个人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告别自己的青春,画家何多苓当年创作契诃夫《带阁楼的房子》这套连环画插图时,是看作他对自己青年时代美好的一切,以及初恋的告别。波浪一样连绵起伏的岁月和初恋时目光所及朦胧诗般的景致:带着红色光晕般的夜晚,温柔拥吻的恋人和白桦树林,寂静的夜和月光还有淡淡的怅惘。用欧阳江河的话来说,是“一个我们必须与之告别却又无限怀想的世界,一个介于轻与重、现实与虚无、故乡与异乡、遗忘与纪念之间的世界”。由于小说的原型是俄罗斯风景画大师列维坦,所以,这组画中的男主人公就有列维坦的影子,有浓厚的俄罗斯情调。在青春岁月就热爱契诃夫文学作品的人,在这组连环画前,无一不会萌动对远逝青春的怀念,以及在浓重又明快的色调下,无可避免的伤感。
TIPS:
契诃夫的主要作品:
    《胜利者》(1883)、《变色龙》(1884)、《草原》(1888)、《没意思的故事》(1889)、《库页岛》(1893-1894)、《在流放中》(1892)、《第三病室》(1892)。后来,他由开始创作戏剧,如《结婚》(1890)、《蠢货》(1888)、《求婚》(1888-1889)、《一个不由自主的悲剧角色》(1889-1890)、《伊凡诺夫》(1887-1889)、《樱 桃 园 》(1903-1904)等等作品。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永恒的契诃夫
  本文所版面
【第 62 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