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城市之光
本报评论员:李黎
  李黎
  2012年8月,古老的园林地坛公园,平素夜色里阴郁深邃的空间被40多件灯光装置作品映射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古树和古建筑之间,每件作品在其各自独立的空间静静散发着光芒,和夜晚来公园的城市居民互相凝视。光与人之间可以存在着什么样的神秘交流?一些目光被灯光点亮,我们可能会想起遥远的童年记忆里某个欢欣奇妙的灯会。在北京第三届国际灯光艺术节上,灯光艺术家们携带着个人作品为观众展现不一样的“光表达”,但凡电网所及,灯光装置艺术的荧亮都似夜色里奇妙的异想世界那般瑰丽。
  艺术家通过光作为主体进行艺术创作,并不断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频繁出现。照明技术的进步使灯光成为融入日常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点亮北京”的策展人,灯光设计师丁平说:“在家里,有的器皿是拿来用的,有的器皿是拿来看的,而灯光装置在城市里就如同居所里用来被欣赏的物件。而每一件作品都在表述一种个人的愿望,这种个体的愿望放大到生活层面上,成为生活里的一种景观。如果一定要说灯光艺术作品是‘非实用性’的,我觉得就如同一个国家办奥运会或者世博会时,人们可以在这场盛会里欣赏到无数奇妙的作品,但这个国家不可能常年举行如此盛事,所以在公园或广场,购物中心这样的民间公共空间里,我们想通过小一些的创意来打动城市里的人们,增加一种在城市生活的话题,增加一种去处。”
  2012“创意点亮北京”国际灯光艺术节于2012年8月10日在北京地坛公园开幕。在十天时间内展出来自海内外的近40件灯光艺术作品。除了三年来一直为灯光节创作的忠实设计师外,2012年还集合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更多顶级、新锐设计师们加入到此次设计盛会中。
  当夜晚降临时,来到地坛公园买两块钱一张的门票,去灯光节看看那么多好玩的东西。丁平说: “我们有铁杆粉丝,我们在那里转的时候听到老头老太太说,今年你一个相机我一个相机,我们各找各喜欢地拍。聊了之后才知道他们是年年都来看的,把这个灯光艺术节当成每年的嘉年华会,这给我们的灯光设计师带来非常大的满足感。今年我们做的那个五角星的灯光跳棋,小朋友们都玩疯了。所以我们的灯光设计不仅仅是为地产开发商和商业机构做的,也为老人和小孩还有残疾人而做。有人文关怀的灯光作品 ,才能给城市夜晚生活增添愉悦。另外,我们希望可以关怀不同人群,展览完可以永久地放在一些景观或者公共广场,做更永久地展示。”
  灯光照明在城市生活里日益重要,而究竟是“点亮”了生活还是“亮花了”,这就不一定了。我们日常所见的“光”,最多是俗艳的霓虹灯,或者花园绿地的一些LED灯珠。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师,《照明设计》执行主编何崴认为,“光环境”要融入日常,灯光设计师必须得有思索。“我们有时候会在社区或某个公园里看见一片阴森森又突兀的‘绿光森林’,就是因为灯光设计语言太过直白贫乏欠缺思考。设计灯光的人认为树是绿色的,就简单地认为打上绿光好了。光环境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气氛,城市里观看的老百姓可能不会说出那么多学术语言,但是他会说,舒服不舒服,这个其实很重要。”
  对于很多城市居民来说,他们把地坛的国际灯光艺术节当成一个灯光庙会。何崴说这样很好,名称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像国际上的里昂灯光节也是源于一个特别朴实特别民间的宗教的纪念活动,最初不过起源于老百姓在家门口的祭祀。接地气很重要,作为一个公共艺术活动,我认为和老百姓接近的,不该是以艺术家为主体的强势艺术形式。如果是一个好的灯光艺术家,你把他放在任何一个环境中,首先考虑的一定是环境因素,这环境因素里也包括人的因素。比如放在地坛公园就应该表达出对这个古老园林足够的尊重和思考,如果放在普通的北京居民社会,在一群光着膀子摇着蒲扇的老大爷中间,那你的作品应该让他们觉得是属于他们日常生活的。”何崴第一年参展的作品叫《星空》:在低空里搭了一个人工的网,网上布满了像星云一样的图案,下面放了很多老式的马扎。当时地坛公园有很多遛弯的老头老太太就过来坐在马扎上,抬头往上看,有人说唤起了当年在胡同或大院里仰头看星星的旧年月记忆。“另外,千万不要低估中国百姓对灯光装置艺术的接受程度。昨天有人在微博上告诉我说,你的保安把你的作品解说得太好了,我很惊讶。后来到现场看了会儿,那个保安主动给来看作品的人讲解,不光讲了作品说明文字里的内容,还加入了他自己的理解。有人问这个自行车到底该蹬的快还是慢呀?他不紧不慢地回答其实你蹬快或者蹬慢都无所谓,就像是人生一样,难道你能说快就是对慢就是不对的吗?我无法细述当时感到的震动,只是最后走上去说我是这个作品的设计师,想跟你合个影。从这点我深深感到,不要低估普通老百姓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城市之光
  本文所版面
【第 45 版:生活方式】